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新闻 >> 社会

张其清:用生物科技,把牡蛎壳变得比黄金还贵

2022-03-10 15:56:41来源:高新福州

“别小看这小小的一块牡蛎壳,市场上售价不到1克重的引导人体骨病缺损再生修复材料要2000多元。”在位于高新区的福建吉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内,创始人张其清展示了该公司利用海洋资源等研发的多种具有引导人体病缺损组织器官再生修复、替代的材料产品。

张其清:用生物科技,把牡蛎壳变得比黄金还贵▲用牡蛎壳研制引导人体骨病缺损再生修复材料

用牡蛎壳研制引导人体骨病缺损再生修复材料,用鱼鳞、鱼皮等“海洋废弃物”研制医用缝合线和胶原修复膜,以实现人体皮肤和骨等软硬组织器官的再生修复,吉特瑞生物依托福州“山海资源”这一原材料供应基地,开发的产品已能适用于口腔、整形、神经外科、五官科、骨科和肌腱断裂等多个医用领域。

在吉特瑞成为引导组织再生医学领域领军企业的背后,是创始人张其清激情创业、开拓奋进的生动故事。

张其清:用生物科技,把牡蛎壳变得比黄金还贵▲张其清

学而优则创

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其清长期从事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纳米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在学术上建树颇丰。

张其清:用生物科技,把牡蛎壳变得比黄金还贵▲张其清

“在科研一线工作了几十年,我见证了中国生物医药材料行业从建立到兴旺发展的全过程。这个领域受专业技术壁垒和企业资金投入限制,与发达国家仍差距明显。”张其清说。

抱着要将医用引导组织再生材料研究成果产业化的使命感,2013年,50多岁高龄的张其清走出实验室,在福州高新区创建了吉特瑞生物。“科学家仅仅停留在发表研究论文阶段,是远远不够的!科研成果必须转化成产品为大众服务,才有科学价值!”

张其清:用生物科技,把牡蛎壳变得比黄金还贵▲吉特瑞公司

“学研产”先行者

不过,创业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周期漫长、申报门槛高,公司创立初期,张其清曾深受创业手续太多、审批流程繁琐、多头跑手续等苦楚。

2013年,张其清到福州高新区参观,对海西园的规范管理“一见钟情”,当即决定在这里落户。次年,吉特瑞生物正式在海西园留创园揭牌。

“福州高新区一站式、保姆式的服务让人印象深刻,让我免去了许多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繁琐。”张其清说道。

张其清:用生物科技,把牡蛎壳变得比黄金还贵▲吉特瑞总部效果图

除了在审批等方面提速,对于张其清想建立研发基地和生产厂房的计划,高新区也马上安排、快速落实,规划了两块共约4.55万平方米的发展用地。

2018年7月,吉特瑞医用引导组织再生材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主体大楼正式封顶,成为高新区在马排村片区18个项目中首个交地、开工建设和产业化的项目。

“后方稳定”让张其清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产学研落地。

创业期间,张其清主导研制出了胶原基可吸收外科手术缝线等新品种,并主持制定了我国首部可吸收外科缝线国家行业标准。他还开创了胶原基材料引导组织再生(GTR)新理论和新技术,实现了GTR材料国产化及大规模生产。

张其清:用生物科技,把牡蛎壳变得比黄金还贵▲张其清(右二)与同事进行技术和业务探讨

吉特瑞生物也先后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重大项目。目前,公司的医用胶原膜和医用胶原修复膜两项产品已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结束了同类产品只能依靠进口的历史。产品自上市以来,公司销售收入快速增长,2021年突破5000万元。

张其清:用生物科技,把牡蛎壳变得比黄金还贵▲张其清(左一)与同事进行技术和业务探讨

因为在产学研方面的贡献,张其清也得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获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首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药科技之星、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及成果转化奖等超50项荣誉,还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科研上水平,转化上效益”,怀着这样的信念,下个阶段吉特瑞将进一步开拓现有产品市场、研发新技术,继续为国内再生医学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