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安桥:一桥飞架,两铺相通
-
福州有句俗语:“圣君殿水两头涨,涌出黄金滚滚来”,这里的“两头”,其实说的是两座桥。一座是上期说到的“门面”三通桥,另一座就是本文的主角——历经两百多年沧桑却不减风韵的星安桥。
-
星安桥,人称“一桥飞架,两铺相通”。它的名字,是取福星铺(在双杭)和安乐铺(在苍霞)“两铺”中的“星”字和“安”字合成而来。
-
星安桥位于星河巷三捷河上,初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桥长18.3米、宽2.1米,为花岗石两墩三孔拱桥,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在清到民国初,星安桥是城南交通要道。那时候,由仓山龙潭角乘摆渡船过江,在苍霞洲道头上岸,星安桥是必经之路。
-
星安桥旁有古迹法师亭。那时,来往的客商、进京赶考的举人,必先向桥亭的陈法师行香叩拜。
-
举人行香是为金榜题名;游宦的官僚行香是为了迅速打开局面、创造政绩、官升三级;而行商的烧香则是为了大发利市,遇到大铺家;寻常百姓烧香则是为了平安纳福。
-
星安桥最大的亮点是各个历史时期传承有序的建桥、修桥铭文。
-
桥两侧石板刻有“乾隆丙午新建”、“嘉庆乙丑年重修”、“垂裕堂张重修”、“憔善社监督”等题记,说明此桥后由民间组织修建的,也反映出古人对桥梁质量相当重视。
-
桥身石柱上记载,星安桥经嘉庆十年(1805)、光绪十六年(1890)、宣统二年(1910)、民国14年(1925)、1993年多次重修。
-
星安桥比三通桥,体量要小得多,也秀气得多。厚重的石板和桥身精密的结构,让人不禁叹服古人的造桥技术。桥上原先有棱有角的层层石板,还有圆形、方形柱头和石狮子,历经两百年多年风雨沧桑,早已十分平滑圆润。
-
星安桥虽略显斑驳,但桥体基本保持古韵,每天人来人往,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样令人感慨的还有与桥共生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像一把巨伞,庇护着过往的居民和游人,正如福州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星安桥畔得“心安”,如今安于一隅的她,仿佛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与上下杭的繁华与热闹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
流年似水,古桥犹在。穿越古今两百多年的星安桥犹如江南水乡的“女子”,宁静平和。她虽不耀眼,却令人难以忘怀,她就静静地在那里,等待着邂逅更多美好的故事。
(摄影: 叶 诚 参考资料:《福州双杭志》《台江区志》《人文苍霞》等)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