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厝修齐斋:连江儿童启蒙教育之源
-
在魁龙坊历史文化街区,有达官贵人的百年故居,有鸿商富贾的爱庐……千姿百态、各有亮点。其中修齐斋作为连江较早的儿童启蒙教育场所,以其浓厚的书香气息脱颖而出,享誉盛名。
我们一起走进魁龙坊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11号修齐斋,在百年古厝的历史文脉中追忆那里曾经响起的朗朗书声。
-
来到中山路11号,白墙黛瓦,檐角婆娑,门楣上“修齐”二字在初冬的光影中熠熠生辉。
修齐斋,“修齐”二字,意为修身、齐家, 出自 《礼记·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修身正己立德,历来是国人为人处世、为官理政之根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在修身为本。“修齐” 体现了传统的儒家精神,也是主人“ 自修齐,至平治”的心灵寄托。
-
推门而进,进深七柱的主座尽收眼底,古厝明三暗五,是集抬梁与穿斗于一体的结构形式。虽仅为一进院落,却宽敞开阔。
温麻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振英告诉我们,这栋古厝的整体布局结构属于祠堂类建筑。祠堂类建筑常用于举办祭祀活动,会有大量宗亲莅临参与,因此它通常具有开间大、纵深浅等特点,而早期的修齐斋就是祠堂。
-
1958年,修齐斋开办了县城民办幼儿园,入学者多为六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孩子们在这里启蒙识字,并持续了近四十年,修齐斋成为县城较早的儿童启蒙教育场所,古厝的格局和功能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根据幼儿园教学需求划分成活动区、上课区、休息区等不同功能分区,后方天井两边的挂房也属于书院的布局结构。
-
据张振英介绍,当时我们国家百废待兴,开展大量建设项目,年轻力壮的都在工作。把孩子放在幼儿园里,不仅能让其接受教育,也让父母安心投身一线建设。
历经百年更迭,修齐斋不仅厢房缺失,山墙倾斜,而且存在违建搭盖,由于违建与主厝距离较近,拆除过程困难重重。据榕发温麻(连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副经理侯伟东介绍,由于项目修建中大型机械无法入场,单纯依靠人工,不仅效率低,危险系数也较大。因此,施工方做了大量防护措施来确保项目安全有序推进。
-
历时7个月,修齐斋于2019年12月修缮完成。从沧桑和沉静中醒来,带着乡愁和记忆焕然新生,正如其名“修齐”的寓意一般:修身、齐家,提醒我们应在尊重历史中探索文化,在赓续传统中积蓄力量,共同唤醒城市的活力。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