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白沙镇林柄村:山水林柄 美丽宜居
-
林柄村下辖林柄、楼厝、园溪、云堡里、堡里5个自然村。人口1590人,村庄现有耕地0.19万亩,林地1.33万亩。村民主要从事产业为水稻、橄榄、脐橙柑橘、蔬菜种植,村内拥有一处有机蔬菜配送农场佳美农场,开发特色农业,提高村民收入。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开发了云堡寨山庄。
林柄村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溪水潺潺、悠远的古厝文化,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发展规划上以生态低干预为重要原则,不搞“大拆大建”,探索“留绿、留白”的可持续开发模式。近年来,林柄村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特色农业,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县幸福家园创建村、县美丽乡村创建村等。
一、以特色农业为抓手 带动产业振兴
巩固发展好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林柄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基础。
林柄佳美农场正运用PGS的管理方法,探索先行了社区互助农业(CSA )的合作新模式,引领了一批年轻人来村创业,带动了林柄村田美农场、脐橙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引导许多村民走上有机生产的道路,也使其自身成为了福州最有影响力的CSA农场之一。
-
佳美农场发展至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为鼓励大学生来村创业,林柄村主动出资为佳美农场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活动配套,支持产业发展。
同时,村委与闽侯县乡村振兴促进会展开全面合作,党建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建设初心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为其衍生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来村参观游客的食宿需求不断推动林柄村民宿产业与餐饮产业的发展。
-
通过引入一批特色农旅企业,林柄村逐渐中心开花、以点带面,实现了乡村产业的发展,为实现林柄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产业支撑,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
荷花池第一期种植面积约为30亩,预计明年开春将进一步扩大30亩种植面积。同时,将建设有机耕路步道、休闲亭等便民措施,为后期游客到来观光做好准备。
小小的一朵荷花,其中蕴含着大大的前景。
荷花——集观赏性与经济性为一体的经济作物。从夏日荷花盛开到秋天莲子成熟,再到冬季硕果累累直至采藕,荷花的一生与浑身都是宝。
同时,荷花产业的加工生产也涉猎广泛,荷叶鸡、糯米饭、莲子、莲藕、莲蓬加工等等,其衍生产品丰富,经济价值高。荷花产业的引进,预计能够为村内带来50个~80个的就业岗位。
-
林柄村村委背后设有“人才基地”、双新双创基地。共有前后两个环境优美的美丽庭院,设有公共办公室一间、会议室一间、茶水间两间以及厨房卫生间等配套,二楼还有三间可供住宿的客房。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在领导的支持下,林柄村为了更好地引进外来人才进村发展创业,村内配套了双创基地。
二、以尊重自然为理念 建设生态宜居环境
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林柄村的发展以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生态低干预为重要原则,着力挖掘乡村历史文化,保留农村元素和乡村特色,不搞“大拆大建”和“推倒重来”,探索“留绿、留白”的可持续开发模式。
-
近年来,为提升村容村貌,恢复自然景观,着力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林柄村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一是加大了对裸露山体的植被修复并加强了水系治理,结合地形地貌和自然特征开发了荷花主题园及梯田体验区,有力维护了林柄的绿水青山,显著提升了绿化水平。
二是重拳打击“两违”,通过拆除违法占地建筑、拆除违建坟墓、拆除土墙房、拆除临时搭盖。
三是除道路硬化、支路美化以外,对古厝的修复坚持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村部的改造保持了传统的建筑特色,周边不协调、不自然的裸房外墙也都进行了针对性改造,并加盖坡屋顶以提升村庄整体的协调度,同时还打造生态自然的乡村美丽庭院景观,实现了村容村貌大提升。
-
村内规划将在今年年底前进一步开发溯溪周边的景观整治与配套,将古厝-田园风光同溪流景观进一步结合。
扩大村内观光游玩的范围,将林柄的水资源文章做出特色。
沿溪两岸,不仅有着大量的脐橙、沃柑、柚子等可供采摘的水果,还有原始的水稻耕作的景色,对当下久居城市钢筋混凝土之中的都市人而言更是一片令人流连忘返的桃花源。
-
除了沿溪的景观整治与配套,在古厝附近的小山上,山体公园的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公园不仅是村民们饭后闲暇时间的纳凉散步点,也是能够一览古厝-田园与溪水描绘的一幅巨大山水画的绝佳“网红点”。
三、以厚植文化为底色 共创乡风文明
林柄村人杰地灵、底蕴深厚,古厝文化、诗学文化、敬老文化相得益彰,长久以来坚持营造文化氛围,打造文明乡风,讲好林柄故事。
-
一是古厝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时提到,“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传统风貌和个性。现在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城市逐渐失去个性。”在践行乡村振兴建设开发时,林柄村做到了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保持建筑个性,通过联合政府、社会力量留存了多处明清古厝,其特征鲜明、雕工精美、技艺精湛,林柄村为古厝保护做了长期规划,通过深入挖掘传统建筑技艺、传统民俗文化、抗日文化等方面开发价值,结合古厝研学等活化业态,促进古厝领域的多产业协调发展。
-
二是诗学文化,林柄人李可蕃是中华诗词学会全国发起人之一,为中华传统诗学的传播作出很大贡献。他曾任福建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和福建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俗文学学会诗钟研究委员会委员、福州三山诗社理事、福州中山诗社顾问等职,秉笔《福建诗词》16年,作品被选入《福建当代十一家诗词选》,是林柄诗学文化的杰出代表。林炳村多年来坚持维系乡贤团体,将笔墨诗香带回家乡,为林柄村的乡风文明建设铸魂强根。
-
三是敬老文化,林柄村近年成立了一支以7人为核心的巾帼志愿服务队,每周风雨无阻地为老人、妇女提供志愿服务,如为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在拗九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老人送点心,为空巢老人打扫卫生等等,以实际行动逐渐带动起其他党员、学生和村民参与到敬老助老的行动中来,营造了文明有礼、崇德向善的文化氛围。
四、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格局 创新基层治理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林柄村的基层治理主要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着力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转变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寓治理于服务之中,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良性互动。
-
随着林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层社会治理遇到不少新矛盾、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执法规范建设,营造良好的村居法治环境。
一方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范围,明确村居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程序公开、标准公开、结果公开的行政执法行为规范。
另一方面,加快林柄村社会治理重点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根据新型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等的发展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注重提升群众法治观念,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事务中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 实现乡村生活富裕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林柄村党支部书记李洋指出,要通过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突进。
六、以古厝为亮点 助力白沙全域旅游
以国庆、中秋双节为契机,10月2日,林柄村举办了白沙全域旅游推介活动,展示林柄独具特色的古厝文化以及云堡寨等自然景观。游人纷至沓来,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在歌舞中体验乡村风情,感受林柄文化。活动当天,林柄村还举办了“白沙好物集市”,来宾在现场就能品尝到闽侯的有机美食,体会闽侯好味道。
-
林柄古厝中的“林柄三落排”最具亮点,是游览的重点。纵观林柄三落排东、中、西三座建筑,是闽侯以至福州地区古民居建筑中所罕见的,它是我省清代木构民居建筑中的重要实例,已被闽侯县政府公布为文物点。
此外,在白沙岚光溪影院打造未来乡村规划馆,院内拟设一面愿景墙,通过光电效果将未来乡村美好愿景投射在墙面上,营造美丽乡村的科技感和网红感。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