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登上鼓楼这座高楼,你会想到什么?
-
登北城镇海楼
明·陈亮
东西屹立两浮屠,百里台江似带纡。八郡河山闽故国,双门楼阁宋行都。自从风俗归文化,几见封疆入版图。惟有越王城上月,年年流影照西湖。
陈亮,字景明,号拙修翁,别号沧洲狂客,福建长乐人,明代“闽中十才子”之一。其诗冲淡有陶、柳风,著有《沧洲集》《储玉斋集》。明史文苑有传。县志存有《赋适安堂题于方壶所寄画诗》等诗作。
-
其一,这首诗对福州的地标有概括:“东西屹立两浮屠”,浮屠是佛塔,这里指白塔乌塔;“百里台江似带纡”说远望闽江(当时未定名)如带,后面又写到了越王城和西湖。
其二,陈亮对福州的历史沿革做了高度概括:“八郡河山闽故国”说的是闽王古国;“双门楼阁宋行都”是说福州曾作为南宋末帝的行都,对福州历史地位和历史文化做了精要概括。“自从风俗归文化”说的是政教文化;“几见封疆入版图”则说政治辖属,不论王朝如何变更,闽中始终进入中央版图。“惟有越王城上月,年年流影照西湖”,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是感慨历史在变迁,但地理和文化上却是一脉相承。这首诗比较全面完整概括了福州的历史文化及其地位。
-
镇海楼是榕城的地标性建筑。明朝洪武四年建成时,它便是福州城最高的建筑,据说登楼即可望见大海,故称“镇海楼”。在建成后的数百年间,进入闽江口的夜航船都以此楼作为航行的标识。清光绪年间镇海楼重修,有《重建镇海楼记》写道:“且夫楼以镇海名,意在楼,实在海。嗟呼,海风叫啸,海水飞扬,登斯楼也,其忍负中流砥柱之心哉。”可谓一语道出了镇海楼之大观。明代“闽中十才子”之一的陈亮登临此楼所写《登北城镇海楼》一诗,融历史之浩叹与江山之壮景,可称佳作。诗歌的前两联写登楼所见之景,今古交织,眼界阔大。
-
作者并未交代登楼的缘由,也不写登楼的过程,直接从所见入笔,便让登临的壮景扑面而来。所写之景纵横闽都东西,空间的距离之广给人以视觉的磅礴之感,所写之景又有点面结合之美。“浮屠”即佛塔,一东一西屹立的两座佛塔即于山之麓的定光塔与乌山之脚的坚牢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乌塔与白塔。矗立于城中的二塔,如坐标轴上的两个点,在东西两端拉开了视野的广度。“百里台江”则写出了在镇海楼上南面而望的纵深景致。台江是福州城南闽江下游沿岸数个沙洲组成的一片区域,现虽已成为福州繁华都市的一部分,但数百年之前却是一个水草丰美、江流如练的充满自然之美的区域。寺塔东西高耸,台江蜿蜒如带,人文与自然形成了作者眼中交相辉映的福州印象。(图源:张勇)
-
在这壮阔的景象前,作者思接千古,想到了往前历数千百年的城市记忆。这八闽大地曾经是五代十国时“闽国”之所在,也曾经在元朝成为南逃的南宋末代皇室的行都。作者眼前所见是“八郡河山”“双门楼阁”,而心中所念却是“故国”与“行都”。这便为登临带上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怀。这片广阔的土地曾经承载着一段历史的荣耀,也经历过一段王朝更迭的创痛。“八郡河山”是大景深的全景,“双门楼阁”是小景深的聚焦,同样在历史的感怀中,作者完成了由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的纵目感怀过程。因为眼前的壮景,作者有了胸中的壮怀,因为壮怀,所以联想到了那些曾经在这里走过的王朝之兴与王朝之衰,不仅丰富了写景的广度,也提升了抒怀的深度。
-
后两联作者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叹,以景结情,意味深邃。从登楼远望的所见所想,转入对城市变迁的感怀。福州城建城历史悠久,但两千两百多年的建城史中,因为地处东南边陲,远离中央政权,自秦汉以降才与中原有了较为直接的行政联系。故而作者说,自从这片土地归入教化之内,成为文化疆域中的一块,只有这越王城上的月光,每年不变地朗照着西湖的流水。明月代表着时间的永恒,而作为对比,人世的代谢,朝代的更迭,便显得十分迅速。明月永恒而江山换代便有了历史的沧桑之感。站在镇海楼上的作者,仿佛站在一个时空的高处俯视着这片土地上的兴盛与衰败,带上了些许历史成云烟、兴衰亦徒然的喟叹。地标式的镇海楼也如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在屏山之巅,看着古城福州的沧海桑田。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