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些忙与烦?不妨到鼓楼“亭”下来!
-
如果要找一种能代表中式风格的建筑,你首先能想到什么?有顶无墙的亭,是否在你心里留下无边风月?
-
亭者,停留也。对于行色匆匆的现代人而言,凉亭可能并不受关注,但在“慢生活”的年代,福州城内的桥头、渡口、山道,甚至古厝内的花园皆有凉亭,这一座座小巧的亭子是行旅之人解暑纳凉、歇脚饮茶、闲看风景之处。
从“军工”到“民用”
亭,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形制中的一种,起源于先秦,最初是边境线上用于守望、戍守的哨所。汉代刘歆在《遂初赋》中云:“雁邕邕以迟迟兮,野鹳鸣而嘈嘈;望亭隧之皦皦兮,飞旗帜之翩翩回。”所以那时亭子多是四面临风,便于登高瞭望。
东汉末年,刘熙在《释名》中对亭又添加新的定义:“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于是长亭逐渐成为送别的代名词。此时的亭也多建在驿道,供行人休息歇脚、遮风避雨,并提供免费茶水,后来也被人们称为茶亭。我们福建地区,山中多古道,古道多茶亭。所以,后来的李叔同在那首著名的《送别》中唱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到隋唐五代,亭子被搬进了园林甚至院子内,成了宅内园林造景的一部分。亭子外形也花哨了起来,从四角方形,变成了六角、八角甚至还有圆亭。明清时期,造园的流行使得亭成为园林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号称“无亭不成园”。
-
好亭成景花间隐榭
凡逛过三坊七巷,必对旧时福州古厝内私家花园中那些“不完整”的亭子印象深刻。三坊七巷二梅书屋东院落园林中有半边亭,色彩淡雅,亭子大多为木材原本的颜色,点缀在园林环境中显得古朴自然。周边小黄楼假山东侧也有一座木质半边亭,三面悬空,一面靠墙,四檐翘角,垂柱上刻有松鼠、燕雀、蜻蜓、谷穗、玉米等动植物题材,周边装饰有12个小悬钟。
-
而在宫巷林聪彝故居的花园里,除了有半亭,还有座两层楼的四分之一亭。福州古建筑研究者陈朝军老师告诉鼓楼君,因园林空间有限,建筑都采取小尺度的造型,在墙角建亭,福州传统私家园林里多见的是四分之一亭,半亭并不多见。在福州私家园林中还有一种特殊的亭子形式,建筑之间修建了卷棚顶的亭盖,方便人们雨天通行,一些地区也称过水廊。这种小建筑形如龟壳,大小如亭,故得名覆龟亭,“覆龟”谐音“富贵”。
-
图为林聪彝故居四分之一亭
留下的“亭”都有故事
福州的每一座亭都有一段老故事——于山的揽鳌亭就有一个同“神兽”有关的故事:揽鳌亭由六根圆
木支撑,双层圆形凉亭盖设计让人眼前一亮。相传,于山被六只巨鳌由蓬莱仙境驮到了此处后,因放置位置问题起了争执,人们怕这山被六只巨鳌驮走,便建造了这座亭子,命名为揽鳌亭,来留住于山。
在冶山春秋园里有一座剑光亭,流传着这样一则江湖传说:春秋时期,铸剑神匠欧冶子在此锻造天下第一剑“湛卢”,在荷塘里淬剑,于亭中试剑,遥远的过去,亭中曾刀光剑影。
-
图为剑光亭
冶山路附近的观风亭,则诠释了古代的“官场哲学”:话说古时这条路是官员进入福州城的必经之途,福州本地官员就在此迎候,故取名“观望亭”,后改为“观风亭”。
-
图为思儿亭
亭中有诗意
凉亭也是文人墨客创作的好地方,福州不少凉亭中也留下文豪印记。
乌山的道山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为它写下《道山亭记》,其中,“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描述此亭是个赏心悦目的极好去处。此后100 多年,莆田诗人刘克庄慕名来游道山亭,也作首《道山亭》。到了元代,黄镇成也写了一首《道山亭晚憩》。
-
图为道山亭
于山有一座万象亭,宋代大词人辛弃疾曾在那亭里写下一首《西江月·三山作》:“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有得许多愁,惟有黄花如旧。万象亭中殢酒,九仙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在万象亭中,大词人喝了不少酒,“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那是他的忧国情怀。
-
图为于山万象亭
亭虽小巧、苗条、娟秀,却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若生活烦且忙,不烦在大美鼓楼“亭”下休顿,以待诗和远方!
来源 鼓楼旅游,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