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起步镇:激发产业活力 绽放乡村魅力
-
起步镇地处罗源县北部平原,南接罗源城关、北联宁德飞鸾,沈海高速穿境而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近年来,起步镇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立足食用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联村组团、三产融合”产业振兴模式,取得显著成绩,入选福建省第一、二批农民创业示范基地,获评2019年度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今天来看看罗源县起步镇有哪些典型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聚焦产业兴旺,奋力谱写农业强镇“大文章”
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为契机,立足食用菌产业基础,整合资源,创新理念,建设“两区一中心”,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效益。2020年,起步镇食用菌产业产值预计7亿元,比2019年增长40%。
-
一是壮大产业基础,打造“种植核心区”。
以起步镇长治片为核心,涵盖周边7个村,依托4家市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1500多户参与种植。实施食用菌珍稀品种(绣球菌)示范推广基地、秀珍菇生产基地和11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打造标准化、周年化连片生产种植基地,丰富菌菇种类,壮大产业规模。
-
二是提升产业效益,发展“三产融合区”。
改造原福州起步花卉市场展示厅,建设食用菌文旅园及食用菌种植加工厂两个板块。采取“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政府先期投入乡村振兴专项债券3200万元,完成项目征地、防洪工程、主体厂房等;引进龙头企业发展食用菌生产、加工、电子商务等项目,打造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和展销体验中心,推进食用菌三产融合发展。
-
三是注重科技创新,建设“研发中心”。
始终坚持“科技强农、科技兴农”发展战略,争取各级资金1200万元,建成集研发、展示、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研发中心;成立食用菌专家工作站,入驻专家、技术人员30名,并与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技术团队签订合作协议,为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二、聚焦生态宜居,精心打造山青水秀“好起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两山理论”,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乡村综合环境为抓手,有力助推乡村产业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振兴“大环境”。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围绕“两区一中心”实施5个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有效护航农业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路网建设步伐,打通沈厝村、港头村的断头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5000米的路灯建设。以打造水口洋村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为引领,实施高速出入口、主干道、食用菌种植核心区等美化提升工程,全面提升镇域面貌。
-
二是推进生态保护,宜居环境“高颜值”。
实施“村植千树”绿化美化宜居工程和森林村庄建设,上长治村、西山村获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实施“厕所革命”,新建改造农村公厕11栋,目前正在建设2栋,新建改造三格化粪池3351户,实现村村有公厕和户厕全覆盖。严格落实河长制,强化日常巡查力度,有效保护镇域内起步溪、护国溪水质。
-
三、聚焦乡风文明,大力倡导向上向善新风尚
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两手抓、两手硬,以文化特色为主导方向,大力弘扬畲族、红色、民俗等特色文化。
一是传承“畲族文化”。
依托水口洋村、黄家湾村、庭洋坂村等畲族村文化资源,建设畲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畲族文化传承基地等项目,积极探索文创融合、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对黄家湾垻头自然村畲族迁徙中转站历史遗迹进行挖掘、保护、修缮,加大宣传力度,打造闽浙畲族祖地文化品牌。
-
二是挖掘“传统文化”。
挖掘起步镇潮格村倪振孝廉事迹,开展“一镇一孝廉”廉政宣传活动。举办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登上中文国际频道,让传统文化再放异彩。深入开展历史文化建筑和古厝保护工作,委托专业团队编撰《起步·风》图书,努力留住乡村历史文化“根”和“魂”。
-
三是激活“红色文化”。
发挥庭洋坂村畲歌传习所平台作用,践行“畲融于党”理念,创作“红色”畲歌4首,让畲族文化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依托榕树下“红色时光”朗诵会、潮格书院等“红色讲坛”,开展教育教学活动45期,传播“红色思想”,弘扬“红色文化”。
-
四、聚焦党建引领,积极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实现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一是党建引领有力。
深入实施“红色领航工程”,在21个村成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引导基层党员争当乡村振兴“主心骨”;常态化开展“争当好支书”“办好家乡事”等系列活动,强化镇村两级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
二是增收致富有效。
落实罗源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十项措施,充分调动政府、企业、银行等各方力量,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2019年以来,实现村级集体经济较2017年翻4倍增长,21个村收入突破5万元大关,6个村收入超10万元。
-
三是乡村治理有序。
加强镇综治中心建设,健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有效化解昌西水库项目征地、潮格小学建设用地等矛盾纠纷190件。加大乡村法治宣传力度,扎实推进“平安创建”“七五”普法等工作,增强群众法治观念。2019年“平安三率”测评排名全县第4,社会面整体安定稳定。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