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马尾故事丨这棵大榕树下的剃头担子,一开张就是40年

2019-11-18 09:59:27  来源:马尾的事儿
  

  初冬的阳光里偷偷渗进了一丝凉意,悄悄洒落在纵横交错的小巷里。在马尾快安村西边村头的一棵榕树下,一家旧式理发店静静坐落于此,它像一个温柔乖巧的孩子,在大树的庇护下,默默在这里经营了40年,这也是村里唯一的一个剃头担子。

马尾故事丨这棵大榕树下的剃头担子,一开张就是40年

  11月12日上午,穿过七弯八绕的小巷,记者在快安村西边村头的大榕树下见到了陈勇弟,这家旧式理发店的剃头师傅。理发店是用木头和麻袋简易搭建而成的,没有门,榕树边还挂着一个写着理发店的木牌,店内面积不足十平方米。

马尾故事丨这棵大榕树下的剃头担子,一开张就是40年

  紧挨着窗户的墙上悬挂着一面镜子,镜子下面紧挨着木槽,木槽里装着剪刀、毛刷等工具,一把用胶布封了好几层的推子挂在镜子旁边。墙上还挂着理发衣和洗头毛巾。一切陈设都充满了复古传统的味道。

  这里没有花式的洗剪吹,也没有时尚的漂染烫,只有69岁的陈勇弟、老靠椅和沙发。略显低调的门头,如果不是常去,路过多次也不容易注意到。

  别看店面不起眼,但这家理发店开了有一百多年了,是陈勇弟已故的爷爷开的。1964年,年仅14岁的陈勇弟从父亲手里接过理发店,后来因为房租昂贵,他将店面搬到这棵榕树下,一开就开了四十年。

  “以前村里人们对剃头的要求也很高,手上的刀工得到位,才能留得住老顾客。”陈勇弟告诉记者,小时候,他经常跟着父亲挑着担子走村串户,看哪家需要剃头,就停下脚步。而在今天,店面是他的“常驻地”,但只要村民有需要,他也会麻利地提起剃头工具箱,穿门入户为村民剃头。

马尾故事丨这棵大榕树下的剃头担子,一开张就是40年

  记者注意到,来这里理发的顾客大多是快安当地的中老年人,有不少是回头客。上午不到9点,就有很多人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等待理发。陈勇弟戴着老花镜,他手上拿着一把电推子,不紧不慢地修理着头发。细碎的发丝不断从客人头上掉下,恍惚让人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剪完头发,我们还会为客人修容,修去脸上多余的杂毛,让脸上更干净。”陈勇弟一边说,一边用热水浸泡后的毛巾敷在顾客的脸上,再涂抹上一层肥皂沫。随后取出剃须刀,手法老道地在脸上刷刷打磨。只见刀刃紧贴着脸皮,发出“吱吱”的声响,将客人脸上多余的汗毛全部剔除。再拿起毛刷,轻轻将杂毛扫干净。这样,一个完整的剃头工序才算真正的完成。而整套下来,收费不过才十块钱。

马尾故事丨这棵大榕树下的剃头担子,一开张就是40年

马尾故事丨这棵大榕树下的剃头担子,一开张就是40年

马尾故事丨这棵大榕树下的剃头担子,一开张就是40年

  “从小理到老,我这一大半辈子的头发都是在这边剪的。”58岁的林老伯说,很小的时候是父母就经常带着他来到这家理发店,“大半辈子都是在这里剃头,给别人剃头我也不放心。”林老伯说。

  与几个老人的交流中,他们的言语中透露着对老式理发店的眷恋。“老师傅手艺好,剃头修面的功夫到位,价位也便宜,在这里剃头太舒服了。”正在剪头发的王阿伯告诉记者,自己是魁岐村的人,早上特意坐公交车过来剃头,在这个理发店里,他找到了童年熟悉的感觉。

马尾故事丨这棵大榕树下的剃头担子,一开张就是40年

马尾故事丨这棵大榕树下的剃头担子,一开张就是40年

  “我这辈子也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剃头,别的我也不会做。”陈勇弟说,如今,整个快安村也只剩下他这么一家剃头担子,为部分念旧的老人剃头修面。随着时代的变迁,剃头修面的手艺也会慢慢没落的,这是一个现实的趋向。年轻人很少会接触到旧式理发店,更喜欢潮流时尚。“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关上这家店,这大概是必然的趋势吧。” (记者 薛海云 文/图)

【责任编辑:徐匆】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