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奇想!这位福州人的“中式乐高”作品亮相首都!
-
在福州罗源县,有位“建筑达人”,将古建筑变身“中国式乐高”。他的作品亮相2019年度“青年艺术100”启动展。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罗源一中美术老师陈杭的古建奇想。
一个多月前,罗源一中的美术老师陈杭的“古建筑”艺术作品系列亮相首都,不仅跻身2019年“青年艺术100”启动展的耀眼舞台,更因其令人惊艳的创意,成为中外媒体竞相关注的焦点。
-
尝试作“中国式乐高”
日前,我们来到陈杭老师家中,寻访作品背后的故事。只见二十多平米的工作室中,满是木材、塑料、机器、胶水、图纸、数据,充斥着灼人的创作热浪。看操作台上初现端倪的作品,榫卯相接、纵横相连,俨然是古代宫殿的斗拱、梁柱造型,且完全由一个个精巧的零部件拼接而成,这不是“中国式乐高”吗?
陈杭:可以这么说!中国古建筑本身就有系统化、模块化的基因,我将这一特点提炼发挥,融合在自己的装置艺术作品中,所以作品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
为了将成百上千个零部件“严丝合缝”地拼接起来,陈杭查阅了《营造法式》《清工部营造则例》等古建筑书籍,严格按照书中的尺度比例设计模块,多番试验,终于将古建筑的零部件模块化、标准化。
-
我们细看陈杭的作品后注意到,零部件材料并非我们预想的木料,而是树脂!陈杭向我们展示他的“新伙伴”——两台3D打印机,并进行示范操作。
陈杭:原来的作品原料是木头,依托网上激光刻版,但木头无法进行立体打印,不能完全实现我的创意。
-
将原料倒进制模容器中,输入模型的数据,机器即启动运作。
陈杭解释道,这些零部件的造型、尺寸,哪里凹陷、凸起,哪里有弧度、多圆润,我都经过严密的资料参照、数据计算。
-
模型“出炉”后,再经过简单处理,就能拼接到作品上了。比起木头,3D打印的树脂零部件不但更精细复杂,而且完美实现了陈杭的设计想法。
-
陈杭回忆说,2006年他从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后,自己北漂过,生活的压力、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得他被市场牵制、被模式左右,没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而后他积极考研,3年前从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后,他选择退回家乡教书育人,也寻回内心的淡泊闲适。这样潜下心来“玩”艺术,竟然有了真正心仪的作品,也获得了业界的认可。
陈杭:经过这次入展,我意识到,当今真正吸引人的,绝不是技术,而是“创新”。
从把古建筑变成“中国式乐高”般的装置艺术,再到尝试采用3D技术打印零部件,陈杭的创新步履不停,心态却云淡风轻。“结果如何不重要,大不了我做给自己玩。”陈杭说。
-
从“畲家老屋”到“古建奇想”
陈杭的网红作品“古建系列”亮相2019年度“青年艺术100”启动展,
入展的六件作品,从简约到繁复、从山寨到天宫,串联起陈杭回到家乡罗源后两年来的艺术成长。
-
▲山寨 创作于2017年夏天
-
▲城堡 创作于2017年秋
-
▲生长 创作于2017年秋
-
▲“格”山水 创作于2017年底
-
▲山上有座庙 2018年初
-
▲登天 创作于2018年4月初——10月
-
▲登天 创作于2018年4月初——10月
-
“接艺气”的美术老师
陈杭说,他三岁起就与画画结缘,在父母的教育熏陶下,逐步明确了自己的理想目标,走上了专业的绘画之路。如今,他反哺家乡,在罗源一中担任美术老师,用自己的专业才能教书育人,培养下一代的绘画人才、艺术才俊。
陈杭:我尝试把美术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对艺术产生兴趣。现在的学生都有手机,都喜欢拍照,有一次我把光线、构图等知识和摄影相结合,教学生如何拍好照片,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
陈杭还把画素描人像的技巧与化妆相联系,教女生化妆的小窍门,也受到了热捧。
陈杭把自己的“艺气”传给了学生,让学生接受艺术启蒙。而对于特别热爱美术的学生,他还会把自己的创作思考和艺术理念倾囊相授。
陈杭认为,罗源的孩子们艺术天赋一向很好,他希望多培养一些好苗子,帮助更多的学生考到好的美院,从而带动罗源的艺术氛围、文化氛围。
-
▲陈杭的作品亮相2019年度“青年艺术100”启动展
-
▲陈杭的作品亮相2019年度“青年艺术100”启动展
-
▲陈杭的作品亮相2019年度“青年艺术100”启动展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