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非遗技艺披时尚外衣 走进现代生活
-
走在三坊七巷里的衣锦坊,抬头就能看到整齐悬挂着的油纸伞。清雅的油纸伞映照着白墙青瓦,时时透着江南小城的写意。
新华网福州4月1日电(刘丰)古朴的油纸伞不实用了,可以改造成台灯;极具老福州标签的皮枕皮箱技艺,融合成现代皮质配饰,登上了纽约时装周;承载着瓷器、漆器技艺的文创产品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受到文青的追捧……在福州三坊七巷里,一大批非遗技艺、文化正披上时尚的外衣,优雅地走进现代生活,焕发新生。
项目名片:
油纸伞是“福州三宝”之一,正宗的福州油纸伞选材考究,以实心、弹力足、韧性大的闽北青山老竹为伞骨原料,伞面的纸为特制的棉纸,纸上抹以天然桐木油,经83道工序方可完成。2015年,油纸伞制作技艺被列入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严磊利用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精心打造出了油纸伞灯。
-
严磊将纸伞的照片设置成了自己是微信头像。
走在三坊七巷里的衣锦坊,抬头就能看到整齐悬挂着的油纸伞。清雅的油纸伞映照着白墙青瓦,时时透着江南小城的写意。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个80后理工男的手笔。
电子制作专业毕业的严磊是怎样成为这个“古典”行业的领军人物?2010年初,外地的朋友托严磊帮忙买油纸伞,可是他跑遍了福州,竟没在市面上找到一把传统的福州油纸伞。油纸伞的没落他萌发了重现福州油纸伞辉煌的想法,于是,随后三年,严磊都在跟随老师傅学习油纸伞制作技艺。
在传承的同时,严磊也有80后的创造力。严磊所引领的油纸伞不仅采用了传统的桐油,在伞骨上雕刻美化,还通过现代的数码喷绘制作伞面,大大降低了制伞的成本和时间。他还利用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精心打造出了油纸伞灯。
如今,每个步入三坊七巷的游客都不会错过严磊的油纸伞摊位,一把把撑开的油纸伞点缀着古老的坊巷,晕染出这项古老技艺全新的生命力。
项目名片:
皮枕皮箱是旧时福州人结婚的必备嫁妆。福州皮具传统工艺非常严谨,制作一个漆皮枕从开始到完工,大约需要经过60余道工序。随着皮枕皮箱淡出生活,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这行。如今,掌握这套技艺的人所剩无几。
-
做皮具时,何巍喜欢关上店门保持专注。他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各种工具。
-
何巍展示的传统皮具制作工具,最老的年纪比他大了两轮。虽然看起来不如现代工具精美,但工匠用这些工具作出的皮具经过大半个世纪,依然结实耐用。
-
第一次参加手工皮具制作培训班的学员作出的手提包成品。
80后小伙何巍在福州火起来,应该是去年,他手工制作的手提包在纽约时装周亮相。其实在此之前,何巍在圈子里已经小有名气。
何巍的作坊就在三坊七巷街区,有着一批老顾客,接受订制纯手工皮具制品,诸如钱包、皮带、挎包、手提包等。现在,店里的订单已经排到几个月后。
“我一般早上过来整理一下,就把门关上做订单。不然一直有人进进出出,还问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虽然店开在闹市,但何巍却不喜欢开门迎客。在他看来,这是一门需要专注的手艺。他把亚欧现代技法和福州传统工艺相结合,迎合了现代审美设计的提包登上了国际时装周。
“非科班”出身的何巍说,自己做手工皮具完全是出于兴趣。当然,其中可能也夹杂着传承“家学”的情怀。他的爷爷也是皮具匠人。
“前段时间,有个90多岁的客户找过来,问我能不能做皮枕。”何巍说,传统的福州皮枕制作技艺复杂,一只皮枕的制作周期很长,光做漆就要半年。但传统工艺还是需要保留和传承,“这些老物件,就算在生活中不讨喜了,我也希望以后有人想找的时候,还有人在做”。
如今,何巍的手工皮具在福州掀起了一股时尚潮流,他会在周末开设零基础皮具制作培训班,3个月时间已经教授学员300多人。
目前,何巍正在努力让传统的皮具制作技艺也列入非遗项目名录。
项目名片:
作为南平市级非遗绝活,武夷山竹编工艺有实物可考最早在3800多年前悬棺中的竹席残片。创作材料选自武夷山地区上等竹子,经过三十多道工序手工制作,题材有日用品、昆虫、扇面等。
-
这些竹编小物件,展示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
竹编二维码总是让游客忍不住掏出手机扫一扫。
三坊七巷里的叶氏民居是一座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在非遗博览苑的竹编展厅,一个竹编的二维码尤为显眼。不少游客总会忍不住掏出手机扫一扫。这时的游客总会惊喜地发现,这个二维码真的可以被识别。
在去年举办的福建省最具创意文化产品评选中,南平手工艺人谢宏星创作的竹编二维码被评为优秀创意文化产品奖。
谢宏星说,要完整无缺、一点不错地编出黑白相间的二维码难度很大,是十字绣的60倍以上。他透露,在尝试了竹制二维码后,他还将尝试竹制名片等产品。
当然,谢宏星的竹编,最有名还要属竹编工艺画。竹编工艺画全部手工制作,先将原料竹经五十道独特的手工程序处理后,制成细如发丝、薄如蝉翼、透明晶莹、不腐不蛀、永不褪色的竹丝,采用挑、压、破、拼等多种工艺针法、通过虚实明暗等表现手法的变化,蕴涵书法与中国国画神韵,可与刺绣相媲美。一副名片大小的图像重量不足1克,可能需要编织近20天。
项目名片:
说到三坊七巷里的非遗,就不得不提南后街82号叶氏民居。在这里,福建省非遗博览苑结合叶氏民居的文化底蕴与空间结构,采用实物、图片、视频及光电等手段,多方位展示非遗项目,通过传承、弘扬、培训、互动、展演等活动复兴传统文化。
-
非遗书吧里有介绍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内容的书籍供游客翻阅。
-
非遗文创产品非常吸睛。
-
漆器工艺作出的饰品很受文青追捧。
非遗博览苑有个不起眼的小房间,是非遗书吧。书吧里,除了有介绍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内容的书籍供游客翻阅外,还展示了大批福建非遗的文创产品。
直接运用非遗项目工艺的陶瓷手链、漆器手镯,展示非遗文化的书签、明信片和摆件……在这里,非遗不再是站在流行文化对立面的陈旧和刻板,而是换一种方式延续着传统DNA,成为平淡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