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4日召开,《福建省促进公平竞争条例(草案修改稿)》《福建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草案修改稿)》均提交二审。二审稿增加了许多有针对性、接地气的条款,如规范网络商业行为、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权益等。
促进公平竞争条例二审稿着重对网络混淆、虚假宣传等备受诟病的商业行为进行规范。作为新兴商业模式,直播带货近年来迅速崛起,然而一些主播为了追求流量和销量,不惜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二审稿要求经营者不得采取“虚构交易额、成交量、预约量等与经营有关的信息”“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对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或者其他公众。
人力资源市场条例二审稿增加了对生活性服务业市场建设的条款,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培育和发展为家政服务、健康照护、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提供服务的人力资源市场,并建立覆盖城乡的灵活就业人员用工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分类建设零工市场,提供零工岗位收集、供需对接、就业创业培训、困难帮扶、权益维护等服务,保障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二审稿还增加了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超龄从业人员劳动权益的条款。如用人单位招用超龄从业人员的,应当依法保障其劳动报酬、休息休假、保险福利等权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专业化服务,应当就劳动报酬发放、社会保险费缴纳以及其他权利义务提出合理化建议,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记者 李白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