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

福建援藏30年:三十而立 山海同歌

2024-09-13 17:02:20来源:福建日报微信

这是波澜壮阔的历程。

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同志第一次进藏,率领第二批福建援藏干部进藏。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尼洋河畔到藏东明珠,30年来,福建省先后对口支援西藏林芝、昌都,用“福建所能”回应“西藏所需”,逐步将“福建理念”“福建元素”“福建经验”融入当地。

这是人生境界的刻画。

30年来,10批653人次福建援藏干部人才传承和发扬“援藏精神”,将艰难跋涉的身影留在了苍茫辽阔的雪山之巅,将深浅不一的足迹留在了高山深谷的项目现场,将希望的种子埋进了当地干部群众心中,让民族团结交流合作之花在雪域高原绽放。

西藏昌都天路72拐。图源:中国日报网

在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之际,记者踏上西藏的土地,辗转于深沟高壑、山路崎岖、涛怒湍急间,寻访福建援藏干部人才行走“世界屋脊”的身影,近距离感受闽藏共奏山海交响,共谱情深意长。

一颗种子的落地

向阳新生,筑梦未来

昌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有一段关于修筑川藏公路的记录。

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10多万筑路大军历时4年多,经受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克服复杂的社会环境、保障不足等考验,仅靠简陋工具,修筑天路的真实写照。

这个“共和国一号工程”改变了西藏没有一寸现代化公路的历史,至今仍是进出藏重要通道。

由于离福建援藏队员在昌都的大本营——福建公寓很近,这个博物馆也成了不少队员了解这颗“藏东明珠”的第一站。他们记住了这样两句朴实的话,“吃大苦、耐大劳”“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福建援藏医生深入基层县区为农牧民群众手术。图源:西藏日报

“父辈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才换来今日天堑变通途,我们受这点苦、遇这点累,又算得了什么。”顶着尚未过去的高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刘春雹成了福建援藏医疗队的一员。

即将接手的昌都市妇幼保健院,面积增加了30倍,人员编制依然只有30人。而昌都79万人口中,有40万是妇女儿童。听到这样的介绍,队员们坐不住了。

“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援藏前辈们口中常说的话,刘春雹和她的战友们用身体感受,以行动践行。

2023年上半年,昌都市妇幼保健院里,一名早产儿情况危急,连家人的第一念头都是放弃。

不容迟疑。气管插管、呼吸机高频震荡通气等措施马上跟进;从保温箱的使用到新生儿皮肤护理,新生儿留置针、呼吸机使用,援藏医疗团队带着当地护士边学边做。

第25天,母亲白玛(化名)抱着即将康复出院的宝宝,宛如捧着失而复得的珍宝。

在福建省“组团式”医疗队帮助下,医院恢复了停止6年的住院分娩服务,建立完善了80多项管理制度,并开创了多个特色科室。

来自福建的医护人员还成功实施全区“首例手术”20余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0余项,首次接收10名先心病患儿到闽救治,大骨节病患者数量无新增且逐渐下降。探索“互联网+援藏”新模式、引入三明医改理念,更为当地留下了“带不走”的专家队伍。

确保援藏资金80%以上投到县及县以下基层、80%以上投到民生领域。保障和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另一发力重点是教育。

当地藏族同胞为援藏医生点赞。福建日报记者 吴鹏 摄

“发展边坝,教育先行”,巴里拉山下的这句承诺,正从愿景成为实景。仅看边坝县中学,2020年实现考上内地西藏高中班“零”的突破,2024年上线人数达28人。

无怪乎提到边坝教育的变迁,边坝县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边坝工作组领队林福泉自豪满满:“曾经边坝在11个县区排名垫底,如今跃升至第五名,今年又有43名学生的成绩超过内地西藏班录取分数线。”

攀升的数字背后,是割舍不断的“桃李情”。

20年前,漳州市第三中学开始承办内地西藏班,王阿勇有了藏族学生;作为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的一分子,他与更多藏族学生结缘。傅玉香、李光文、刘斯、曾晓梅等,留恋这片雪域的福建教师,还有许多。

“闽昌名师工作室”教学教研品牌,常态化推动“云课堂”“云教研”教育援藏新方式,实施“诊断式”常态化教研……

昌都市教育局副局长、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教育文化组组长陈鹏程说:“教育援藏绝不是物质上的单纯给予,更在于搭建一座座西藏与内地交流的桥梁,为离太阳最近的孩子打开一扇扇梦想的窗户。”

一座桥梁的搭建

交往交融,从心出发

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

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昌都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吕国健表示,经过30年接续奋斗,福建援藏已投入各类援藏资金近50亿元,实施援藏项目1118个,正在实现从单向的经济援助到产业对接、互利共赢,从“水电路网”基础设施硬件到“理念”“方法”“社会融入”等软件的转变。

也因此,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多措并举、绵绵用力,用心搭建起一座座桥梁。

福建省援藏工作队引入海螺水泥重点产业项目,投资约12亿元,是助推八宿县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图源:西藏日报

昌都经开区康巴文化产业园的唐卡漆画培训基地,摆放着一幅仍在创作的巨幅唐卡漆画作品,名为《茶马古道路线图》。完成后,它将被放置在拉萨贡嘎机场,向进出藏的人们展示着昌都作为茶马古道重镇的辉煌过往。

在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的牵线下,唐卡和漆画,这两种历经千年传承的非遗项目跨界融合,产生了唐卡漆画。

出身唐卡世家的青年唐卡画师仁青郎加成了吃螃蟹的人。他发现,唐卡漆画让唐卡变成了更具有收藏价值的作品。

福建省援藏工作队同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组建“唐卡漆画文化产业小组团”,争取到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2020年5月,在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唐卡漆画文化产业小组团支持协调下,唐卡漆画培训班在昌都市康巴文化产业园开班。图源:西藏日报

六年来,唐卡漆画在昌都发芽、生长,唐卡与文创产业、旅游业结合更为紧密,经过培训的画师视域更宽。除助力精准脱贫外,这一新的艺术形式更成为汉藏文化交融、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载体。

另一场山海携手的融合之旅,也已拉开序幕。

源自古老象雄文明的藏香,被誉为“藏域三宝”之一,其制作技艺已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产品质量不一、品牌力不足、市场拓展受限、规模效应不强、富农能力不足等短板,阻碍其发展步伐。

助力来自3500公里外的“中国香都”福建省永春县。其下辖的达埔镇共有制香企业近300家,年产值达数百亿元,还有全国唯一建成的国家级香产品质检中心。

2024年3月,在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的促成下,国家香检中心昌都业务中心正式落地昌都,为藏香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检测、科研提供“家门口”的便捷服务,昌都市藏香产业向着标准化、规范化迈进。

昌都福昌香业公司负责人刘晓静在位于市中心的“藏香阁”体验馆里,向往来的客人推介永春香与藏香融合的“福康巴”新藏香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基地标准化建设,到品牌推广、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我们都得到了福建援藏工作队的全面支持。”她说。

昌都藏香产业,正带着其独特的文化香气,飘向更远方。

聚焦重点群体、围绕重点领域,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不断丰富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和形式。两年来,组织昌都青少年、宗教界人士等群体44批1000多人次赴闽学习交流,闽藏两地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频次日渐增强、交融程度走向深化。

一片雪域的变迁

产业培育,造血活血

横断山脉南段的昌都市左贡县群山环抱,怒江穿流而过。这里山高谷深,平均海拔约3800米。放眼望去,层峦叠嶂间,一片片野生核桃林挺拔生长。

它们,能成为产业发展突破口吗?

“难,运输成本、管理成本高,又是质地坚硬的山核桃品种,不好卖。”福建援藏工作队甫一入县,听到的却是消极的声音。

福建省援藏对口左贡的“万亩葡萄基地”。图源:西藏日报

预料到在高原谋发展很难,但没想到这么难。

先后六次邀请专家对核桃周边产品进行可行性研究,反复论证、市场调研,他们最终决定,生产山核桃油!

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建起的厂房里,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继续添置设备、试投产,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继续完善商品生产许可证,帮助企业注册商标,引进厦门国企对产品的设计包装、物流、仓储、配送进行全链条支撑。这家左贡县旺达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当地第一座高标准、全环节、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企业,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

奋斗六个寒暑,“铁核桃”榨出了“金”汁,商标就叫“玉曲鹭”。玉曲河是左贡的母亲河,鹭则代表鹭岛,生动诠释厦门左贡两地一家亲。

截至2024年5月,公司累计销售核桃油26.4万瓶,产值1980万元以上,有望成为左贡第一家规上企业。

借助消费帮扶,左贡的核桃油已经卖到了厦门乃至全国,但真正实现市场化运营仍需努力。“我们帮助企业借助新媒体平台,提高产品曝光度,也积极推动核桃油产品进驻商超、酒店等渠道。”左贡县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左贡工作组领队柯海涛说。

“过去,老百姓得自己卖核桃,现在有人固定收购,我还有了稳定工作,核桃真正成了群众增收的宝贝。”2022年起,左贡县旺达镇夯达村村民丁增卓玛就在核桃油厂工作。26岁的斯郎永宗也成了厂里的管理人才。“刚入职时,技术人员一边操作一边教我。如今,我也用同样的方式带新员工。”

福建对口支援昌都县区新村建设(洛隆县布许福建新村示范村)。图源:西藏日报

援藏干部人才来了还会走,但一个个小小的改变,就如播下了一颗颗种子,总有机会发芽、成林,让雪域高原焕发新貌。

边坝县林麝养殖基地里,最初引进的10只林麝群体,如今已经壮大到200多只。提取麝香,是人工养殖林麝的目的之一。前者正是漳州片仔癀4味公开的成分之一。2023年,基地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基地出售麝香加新生林麝幼崽,总产值达到近150万元。基地负责人拜金介绍,这一数字有望很快增长到500万元,下一步将探索麝香与本地野生藏药材的深加工。

昌都市清洁能源技术重点可开发项目年发电量,相当于三个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成功引入福建省属国企与另外两家援昌都市国企,与昌都市国企成立合资公司,形成昌都新能源开发“1+3”模式,去年成功中标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牧光互补70万千瓦光伏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约4.1亿元,为当地带来财税收入近4500万元。”援藏干部赖伟源说。

突出特色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一批小而精特色产业脱颖而出。“一片光伏、一方铜矿、一只藏香猪、一袋水泥、一瓶核桃油、一瓶葡萄酒、一支藏香、一个园区、一头林麝、一瓶啤酒”,共同建构起“市县联动、一县多品、县县有特色”的产业援藏格局。

昌都来古冰川风光。图源:中国日报网

辽阔的邦达草原,纯净的来古冰川,日夜奔腾的澜沧江水,伴随时光流转、岁月变迁,成为山海共一道的最好见证。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酷炫新地标来啦!福州科技馆新馆试运营受追捧
酷炫新地标来啦!福州科技馆新馆试运营受追捧
“超级月亮”现身夜空
“超级月亮”现身夜空
福州一列车长“捡到”60万元现金后物归原主
福州一列车长“捡到”60万元现金后物归原主
揭秘!中国顶流科考船“神器”
揭秘!中国顶流科考船“神器”
福州房产频道
住房交易税收新政!购买家庭唯一及第二套住房 不超140㎡按1%缴纳契税
住房交易税收新政!购买家庭唯一及第二套住房 不超140㎡按1%缴纳契税
专题推荐
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
福州市第四届住房展销会
理论与实践
2024年福州市网络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