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留住文脉,古街更添新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这条“街”,就是泉州中山路。
中山路修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下南洋经商致富的华侨,在路两侧盖起了南洋骑楼。这些骑楼,建筑风格各异,有闽南传统的红砖古建,也有西洋风格的石砌楼房,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6月20日,中山路。钟楼静静矗立在十字路口,光阴流转不息。
漫步在修缮一新的中山路上,不经意间抬头,见骑楼屋檐下整齐排列着滴水兽。它们有着多变的形象,有狮子、金鱼、麒麟等,狮子是镇宅神兽,金鱼寓意年年有余,麒麟意味吉祥如意。经过复原,已重现亮丽的色彩和精美的造型。
老街居民说:“这是雨漏,是我们特有的排水构件。看着它,感觉老城的过去又回来了。”
2018年启动的中山路修缮工程,不求一味复古。工匠们在原有滴水兽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比如剪瓷滴水兽,在灰塑技术基础上镶贴瓷片,能减轻传统构建受到的雨水侵蚀,从而保存更久。
留住历史文脉,融入时代发展。这是福建保护传统街区的一个缩影。
老街:留住“形” 传承“神”
目前,福建历史文化街区总数达49个,其中福州三坊七巷、泉州中山路、厦门鼓浪屿、漳州台湾路—香港路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得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修旧如旧”“微改造”,不动根基。
为保护古城,泉州市确立了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保护,把历史遗存的保护放在第一位;二是发展,通过改善街区商业居住环境,让居民受益,通过共享共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山路修缮工程,一直坚持着这两个原则。”泉州市古城保护发展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坚持“原真性保护”。回收数万件烟炙砖、清水砖等旧砖旧瓦旧构件,邀请当地古建筑修缮技术领头人、非遗技艺传承人进行施工指导,保持骑楼窗楣、檐口、柱式等特色,重现出砖入石、蚝壳堆砌、石雕砖雕等传统工艺。
采取便民修缮措施。施工过程中,边勘测、边设计,边定方案、边施工,多次优化修缮,尽可能减轻对居民生活干扰。这是因为,“每户居民同意修缮的时间不一,而且在上下班、上下学,街巷拥堵时,无法进行连续施工作业,只能采取跳跃式、间断性施工”。
立足于提升生活环境。通过小型公共空间“针灸式”植入,口袋公园、袖珍绿地多了起来。古榕巷深处,新改建的街心公园里聚集了不少居民休闲聊天。“这里新改建的小公园,成了街巷里一道新风景,我们有了日常休闲娱乐的地方,真的非常开心。”
泉州市鲤城文史学会执行会长林建强认为,在“原真性保护”过程中,打造宜居生活圈,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满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样的保护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多年来,泉州对历史街区实行原貌保护,成果斐然。泉州中山路2001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2010年列入第二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名录,2015年入选首批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2023年3月被认定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当地还为中山路立了法——《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
留住古街的“形”,传承古街的“神”。虽然城市各异,古街特色不一,但保护过程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守正创新。
位于福州闹市区的三坊七巷,文化气息氤氲。从这里的青石板小巷,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数百位近代风云人物、名人志士,使福州这片热土蕴含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独特的灵性与才情。
近年来,三坊七巷按照“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修复模式,对文物、古建筑进行了保护修复。一些古厝逐步被开辟为传统文化的展示中心、文创基地,延续了使用功能,传承了文化血脉,走进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街区坊巷相连,粉墙黛瓦,民居精致。这里有全国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由1个中心馆、37个专题馆和24个展示点组成。
位于光禄坊的刘家大院是三坊七巷内最大的古民宅之一,著名作家郁达夫曾居于此,是社区博物馆的中心馆,浓缩展示三坊七巷的历史渊源、传统建筑和园林、民俗文化、传统手工业等。
“社区博物馆是新形态,将历史文化与社会地理空间有机融合,对社区历史与集体记忆进行收藏与保护。”三坊七巷保护开发运营公司文旅部经理黄秋淋介绍。
守正创新,这个“正”,是留存历史风貌、以民为本、合理利用;这个“新”,是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新实践,以实现保护传承的根本目的。
居民:烟火气 时代味
6月21日,漳州台湾路东段一栋临街三层楼民居。外观为骑楼样式,门面约4米宽,往里走,进深二三十米,临街为店铺作坊,厨房、客厅、住房等紧随其后,排列成狭长形态,犹如竹竿。这就是闽南特色民居——“竹竿厝”,老城居民老张的家。
台湾路,古称府学前街,东段是骑楼式店面,中段是中西合璧式建筑,西段是古色古香的闽南风格民居。
“老房子住久了总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因雨污不分,下雨天地沟污水倒灌。但我们在这里住了50多年,有着很深的感情。”老张说,老城居民割舍不下的,不仅是浓浓感情,还有熟悉的老街生活。
如今,近1.7万名老居民悠然生活在漳州古城。早上打开前门营业,在骑楼下泡茶,既是日常社交的一部分,也是生意往来的一道环节。
不过,古老的街区,熟悉的生活,在时代洪流中,正悄然发生变化。
“这些年当地非常重视古街巷的保护,修建水管、电线下地、整修道路,大大提升了居住环境。”老张说,“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年久失修的排水沟重建了,渗水的山墙修缮了,老街的闽南韵味越来越浓。”
去年,漳州古街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老街热闹了许多,老张也很快融入新场景。“平时游人来,在门前喝口茶,我会主动和他们聊这里的历史。对生活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也会站出来提建议。这是我们的家,我有责任发挥作用,让老街变得更好。”他说。
生活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连接着传统与现代,与老街新事物相融共生,与时代并肩同行。
泉州中山路如鱼脊,连接起周围鱼骨般的小巷,又如珍珠项链,串起罗马式钟楼、陈光纯故居、府文庙等重要文物史迹。
金鱼巷与中山路垂直相交,约300米长。“海丝金凤”位于巷口。这是一家制作泉州传统美食“元宵圆”的老店,林金鱼和陈霞凤夫妇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此扎根经营。
一碗元宵圆承载了中山路几代人记忆。一次,一位老华侨来到店里,吃完元宵圆后说:“这才是小时候的味道。”老味道勾起了游子的乡愁记忆。小时候,他就住在中山路上,归来时已年逾70岁,一晃就是60载。
社会在发展,小店与时俱进。目前,“海丝金凤”开展快递、外卖等业务,还在微信上线微店。“我们还通过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扩大销售面,在流量上做文章,不断提升老顾客心中的口碑。”陈霞凤介绍道。
现代人工作忙,没时间自己做,常来店里买元宵圆,可煮好后打包,放不了多久。为此,“我们制作了方便顾客冷冻保存的成品,也可以把粉和馅分开,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自己制作”。
岁月变迁,夫妇二人从祖辈手上接过元宵圆手艺,从中山路广告栏下支起的一个小摊,目前已发展成有四家分店的连锁店。
老街焕新了,但市井生活依然在这里交融。不变的是美味、乡音、建筑、乡愁;变化的是居住环境、业态创新。
文化:根与魂 融与新
走访老街,在时间和空间的交织中穿梭,从路到街,从街到巷,大大小小、宽宽窄窄、新新旧旧、曲曲直直的街巷讲述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相融共生的动人故事。
6月20日,泉州西街的一条小巷子里。郑达真坐在自家小店——芥子书屋里,静静眺望着正对面的开元寺。
开元寺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1000多年,在这条街上也最出名。西街上的免费奉茶摊,坚持了20多年,为过往陌生人提供夏日清凉。清明节,润饼皮摊位前排着长队,为合家围桌购买传统美食润饼菜……“在西街,有着浓郁的传统风情和温暖的人情味,这种感觉,一直没变。”
郑达真是泉州本地人,2010年回乡创立“美好生活造物社”文化策展品牌,以西街为中心开展活动,目的就是活化街巷里民俗文化故事,用现代创意开发再造新产品、组织文化活动。
上街赶集是一种传统生活方式。市集曾是西街最受欢迎的“临时商场”,留在市民记忆中。在这里,人们购买食材、品味美食、挑选物品;也在这里,人们交流信息和思想。
2013年,郑达真创办泉州市集品牌“七番市”。“‘七’在闽南人看来是很吉利的数字,从海外打拼回来的人被称为‘番客’,‘番’同时还有市集之意,我想‘七番市’能重现泉州海丝贸易繁荣的景象。”郑达真解释说。
走进“七番市”,有各种泉州地域特色的传统手艺与美食。妆糕人、木偶冠帽、传统竹器……原本藏在老街旧巷里的老手艺人,带着他们的手工艺品,走进大众视野。
“市集里,不仅做工艺品,我们还会把现代人喜欢的、年轻化的东西融合进来,比如文创、咖啡店等。因此,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郑达真说。
如今,“七番市”已在西街举办多年。2015年起,还走向其他文化街区,包括福州、厦门等城市。
此外,郑达真与团队还在西街陆续开设了客栈、公益图书馆、小酒馆、手工坊、茶馆等。在打造过程中,他们非常重视融入闽南文化元素,并在日常运营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
“比如我们的小酒馆保留了闽南特色的红砖,馆里搭建了高甲戏台,邀请一些名家来表演。没有演戏时,会利用起来举办小型音乐会等文化活动。”郑达真说,她想以当代人的视角呈现传统文化。
有了一位位“开路人”,西街逐渐聚集起一批年轻人,创新发扬传统文化。他们扎根在一片片高低起伏的红砖古厝中,从历史文化中提炼元素、吸取养分,推陈出新,创造发展。
“西街慢居”系列民宿带来舒适慢生活体验、“白水皓兮”茶室塑造闽南茶文化体验、“府里·闽南城市复合空间”建立全新的闽南文化复合空间……
留住文化之魂,融入现代生活,彰显独特之美。
砖瓦排列、街巷纵横,人声鼎沸、烟火氤氲的古建筑、老街区,渲染着一幅生动的古城生活图景。(记者 蒋丰蔓 李闽 通讯员 李泽波 陈杨)
- 这个专业火了!部分省份入学即就业,还带编制(2024-06-27 10:02:15)
- 冷门专业变“热”了,快来看一下你适合考古吗(2024-06-26 09:53:05)
- 百年小黄楼 “新剧”频上演(2024-06-26 07:48:34)
- 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二审稿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管理(2024-06-25 11:15:53)
- 福建:多姿多彩,文物“活”在当代(2024-06-24 08:44:01)
- 福州星安桥修缮提前完工,文物部门解决百年古桥“树患”(2024-06-21 21:15:03)
- 国家文物局向山东大学博物馆划拨美国公民捐赠的1件清代袍服(2024-06-19 18:08:08)
- 788件埃及文物抵达上海 其中两件率先开箱亮相(2024-06-18 16:27:00)
- 福州:四城区国有土地 先考古后出让(2024-06-18 09:08:37)
- 福州四城区国有土地出让实行考古前置(2024-06-18 07:43:47)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