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新闻

劈山跨海的“江南红旗渠”

2023-06-08 09:05:13来源:福建日报

劈山跨海的“江南红旗渠”向东渠世坂渡槽(资料图片)

不久前,“向东渠八尺门渡槽异地迁移保护工程”竣工。该渡槽原屹立于东山县八尺门海堤之上,因海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的需要,迁往十几公里外的羊角山附近。

这也再一次唤起人们对向东渠建设岁月的追忆。

20世纪70年代,5万多位建设者劈开24座山头,盘绕100多道山梁,跨过15条溪流,3次改变设计方案,建造18座长7335米石拱渡槽,最终修成全长85.81公里的引水工程——向东渠,彻底解除千百年来威胁云霄、东山两县的干旱。

其工程量之巨、技术难度之高、施工条件之苦、完成工期之短、创新求精之识,成为当年艰苦创业的成功典范,被誉为“江南红旗渠”。

“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历史”

“三天无雨火烧埔。”这句民谣传唱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霄旱灾的严重。由于漳江江面远低于地面,群众自发的引水、抽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用水难题。而对岸的东山作为一座海岛,连年旱灾,严重威胁工农业生产和居民饮用水。

“年年抗旱,年年旱。水源这个主要矛盾不解决,现有的耕地就不能旱涝保收,更别提扩大耕地了。”在大兴水利的背景下,时任云霄县委书记李文庆深入走访调研,催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漳江上游筑坝拦水,再建渠引水,沿途灌溉云霄旱区。

“向东!向东!”在李文庆看来,向东渠的水不进东山岛就不算成功。经过两县多番讨论,最终敲定方案。

自此,向东渠建设轰轰烈烈上马了!

“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历史。”时至今日,李文庆依旧强调“人定胜天”。李文庆回忆说,指挥部根据各大队的财力、物力、人力等划分施工段,责任分配到生产队。工地上红旗飘飘,数万名建设者挑柴头、扛锄头,搭起工棚安营扎寨,漫山遍野都是他们挥汗如雨的身影。

事实上,向东渠之水并未浇灌云霄每一寸土地,4个没有直接受益的公社也积极投身向东渠工程建设。

“东厦公社历史上旱灾严重,后来能用上淡水,多靠其他公社支援。兴建向东渠,我们也当不计回报、不遗余力。”方松有是所在的东厦公社洲渡大队党支部书记,当年率领大名鼎鼎的“铁姑娘突击队”参与向东渠建设。她们一边兼顾农业生产,一边在世坂渡槽的建设中承担艰苦任务,无论是运输石方,还是高空作业,都毫不逊色于男青年。

修渠缺少钢材、水泥,民工团就地取材。转瞬间,从各座怪石嶙峋的山上凿来3.5万立方米的石头。几千辆手推车、独轮车、自行车、板车和几百艘木帆船,一天多趟从各地汇集而来,组成了“海陆运输队”“飞车队”。一块块重达四五百公斤的石条,不分日夜地运抵向东渠工地。

回想当年,李文庆记忆犹新:“民工团不但付出了血汗,还奉献了智慧,在施工中发明创造了‘三角凿土法’‘斜坡耙土法’以及土设备龙门吊、丁字架、吊杆等,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

土洋结合,巧造“人工天河”

劈山跨海造“长河”,要克服物资短缺、器械简陋、技术落后等现实困难。为攻克难题,指挥部专门成立干部、民工、技术人员“三结合革新小组”,将“土”发明与“洋”规范结合起来。

首先上马的是渡槽。面对人工运石赶不上施工需要的情况,技术人员思考:“能不能在槽壁、拱肋和槽墩上做文章,减少石材用料?”

指挥部施工组组长吴禹门带着问题深入工地,拜群众为师,最终根据水车木厢壁的结构原理,设计出“轻型、薄壁、大流量、瘦身、空心”的新型渡槽和槽墩,不仅节省了约40%的石料,还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为兴建石拱渡槽闯出一条新路。

解决了石料的问题,木材不足成了又一道难关:砌筑石拱渡槽所用的拱架是“满堂式木拱架”,需要大量的木材搭出下体排架。不用支撑木,能不能砌石拱?

经过反复探索,“三结合革新小组”运用铁轨弯道固定的原理,首创“双铰矩形夹合木拱架”:把17片0.2米宽、0.03米厚的木板,夹合成为一条长23米的弧形拱架,在底模上加上“U”字形钢框,防止被木板的反弹力崩坏。

后来,他们又创造性地把古代木拱桥的“三铰桁式木拱架”技术运用到砌石渡槽上,提高木拱架稳定性的同时,节省了约70%木材和约50%铁件,彰显了“闽人智慧”。

制好的木拱架两端可直接支撑在槽墩牛腿上,拱下无需支设木排架,极大缩短了工期。“双铰矩形夹合木拱架”和“三铰桁式木拱架”的研制成功,大大鼓舞了建设者的信心。

1972年12月,在完成了海堤上57座槽墩的砌建任务后,工人们紧接着投入了吊装U形钢筋混凝土渡槽的战斗。

按照常规,要把56跨每节7吨重的渡槽吊装到20米高的槽墩上,并且使它们合龙,必须有一台大型塔式起重机和一整套吊装设备。可是,工地上除了几部钢丝绳土绞车外,没有任何吊装机械。

“三结合革新小组”就地取材,把钢丝绳土绞车和30米高的“Λ”字形龙门吊架相结合,制成“独木丁字架”,把一节节渡槽吊装到槽墩上,凌空架起一座横跨八尺门海堤的“彩虹”。

“‘双铰矩形夹合木拱架’和‘三铰桁式木拱架’施工工艺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并在之后一段时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广泛应用,至今还能在部分拱桥施工中得到应用。”省水利建设中心教授级高工黄震宇说。

1973年3月12日,向东渠竣工通水。滔滔的漳江水顺着新开挖的向东渠奔腾直泻,形成一条“人工天河”。水流到哪里,哪里就人声鼎沸。通水后,云霄、东山两县共增加水田灌溉面积23万亩,老百姓在曾经的旱地插下了水稻秧苗……

1978年3月,向东渠“大型渡槽”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同年9月,向东渠“拱式木拱架”荣获“福建科学技术成果奖”。

治水精神,激励一代代人

通水后的50年来,向东渠不但承担着两县工农业和居民用水任务,还成为城区防洪排涝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珍珠”台风侵袭云霄,向东渠通过合理调节,最大程度拦截沿线山洪并调引排入河道,有效减少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2019年,向东渠多次完成向云霄城区生态补水任务,有效提升了山美溪及南湖水质,为沿线经济开发建设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有了水,云霄儿女坚定地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路子,40枚地标农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福建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东升埭海堤改造、漳江水闸灌区等农田水利工程为乡村振兴夯实根基……

而八尺门渡槽,像一条连接着婴儿与母亲的脐带,源源不断地为东山的发展输送营养,使东山建设成为美丽富饶的生态旅游岛。

时光荏苒。近日,记者步入位于云霄的向东渠事迹教育实践基地暨展示馆。生锈的老式电钻机、打铁工具、测量仪、独轮车,泛黄的手绘图纸、手工计算稿,黑白的照片,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当年云霄、东山两县人民并肩奋战、攻坚克难的故事。

“向东渠的治水精神,是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好财富。”年逾古稀的谢鹏志,曾参与向东渠建设,筹建展示馆亦功不可没。多年前,他寻访两县成百上千位向东渠的建设者、亲历者,收集当年建渠的实物,只为再现当年向东渠建设的恢宏场景。

“我的母亲李淑梅曾是向东渠工程讲解员。还未通水前,她就带着向东渠的沙盘模型到福州参展。据说,那是全场规模最大的一个展品,厚厚的宣讲材料她‘啃’了一个通宵。”林毅慧从小听母亲讲述向东渠,那叠厚重的文本已然镌刻脑中。

长大后,她接过母亲的宣讲接力棒,成为“福小宣”向东渠先进事迹宣讲团特邀宣讲师、培训师。台上,林毅慧带领宣讲团其他成员绘声绘色地宣讲;台下,有一位认真听讲的耄耋老人格外引人注目,那正是她的母亲李淑梅。

50年来,在每个朝阳与夕晖的映射下,世坂渡槽上镌刻的“人定胜天”四个大字依然苍劲有力、熠熠生辉;如今,“勇于担当、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向东渠治水精神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记者 杜正蓝 赵文娟)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