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周刊|百年前乘风破浪的中式帆船
总台记者:现在我所在的位置是福建省的厦门,无论是郑和还是郑成功,当年都是从福建沿海出发,开启了历史航程。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也从一艘100年前承载了梦想的小船说起。
1922年5月17日,一艘中国传统木制帆船“厦门号”从厦门港出发,驶入大海。
这次航行的目的地是太平洋东岸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首府维多利亚。
随同“厦门号”跨越太平洋的船员包括:49岁的船长乔治·沃德(George Waard),36岁的船长夫人兼大副蔡玉(Chay Yee),也就是“阿玉”,以及他们的9岁儿子罗伯特·沃德(Robert Waard)。3名中国水手,包括来自台湾的陈泰,以及来自香港的鲁福和王福,后两人都没有出海经验。此外,还有一只中国松狮犬。
《1922 “厦门号”的故事》编译者 厦门市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 詹朝霞:沃德船长是出生在荷兰的丹麦人。大家都知道北欧海盗,沃德船长身上就有北欧海盗的澎湃血液,阿玉她实际上是疍民,也是一个船长的女儿。疍民是生活在水上的一个族系。所以我觉得阿玉身上,也洋溢着大海的波涛。
据当时媒体报道,沃德31岁那年,在中国香港结识了19岁的阿玉。婚后,沃德曾在汕头和厦门海关工作,后来又成为华南航线“南海”号客轮的船长。
20世纪20年代,正值军阀混战的动荡年代。英国试图扩大租界,华南地区则掀起要求收回主权的反帝爱国运动,航运业陷入瘫痪。于是,沃德萌生了到英属加拿大种田隐居的想法。沃德夫妇以大约5000美元,换算成现在大约2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定制了一条正宗的“福船”。
福船制造技艺非遗传承人 杨育锥:在郑和去下西洋之前的中世纪,整个西洋的海上都是我们福船在航行。
但随着蒸汽船出现后,远洋帆船逐渐没落了。此次按照中国传统工艺建造的“厦门号”,有三桅三帆,是一艘只有23吨的小船。
在帆船时代,为了顺风顺水,从中国到美洲必须由东向西,走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西行路线”。
而从大航海时代开始,美洲横跨太平洋到中国的航线,受洋流影响,是一条“由东向西”的“单行线”。
而“厦门号”作为一艘原汁原味的中式“福船”,要走的是一条此前中式帆船从没走过的“北方航线”,就是顺着北纬40度到42度的北太平洋暖流由西向东横跨太平洋,抵达加拿大。
太平洋“北方航线”来往船只少,气候复杂,1941年12月,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时,曾故意采用部分“北方航线”线路以遮人耳目。
这条跨洋路线对帆船的凶险之处在于,受洋流和季风影响,只要稍稍偏航就可能失去动力。只有现代蒸汽轮船才敢去挑战。
而实际上,当时中国已经具备制造大型轮船的技术。
1920年,上海江南造船所造出了出口美国的万吨货轮“官府号”。
福建马尾的福州船政局则把主要精力放在新兴的飞机研发上。
参与“厦门号”建造的首席工匠汪三九后代 汪锦星:马尾号称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那时候也都造铁壳船了。木头船也许有造,但是都比较大型的,它门槛高。
相比费用高昂的铁壳轮船,价廉物美的中式帆船是最合适的选择。
沃德和阿玉最大的信心,来源于“中国黑科技”,就是传统的福船制造工艺。
参与“厦门号”建造的首席工匠汪三九后代 汪锦星:我父亲(汪三九)是1896年出生的。他那时二十多岁,血气方刚,是闽南著名的造船小五匠之一。他的压箱的手艺就是落桅杆,就是我们船造好以后,那个要竖桅杆起来。那个活是没有几个人敢接的。因为桅杆跟船体的结合不能用任何机械的。锁定没用,12级风浪那么大,一弄就断了,他必须用类似物理的那一种衔接。
在传统福船制造中,桅杆与龙骨都是核心部位。
福船制造技艺非遗传承人 杨育锥:因为船头翘尾翘,当中桅杆这个地方是船最低的地方。桅杆后面叫官厅,官厅这个地方最低。海水雨水渗到船,包括船体渗水了以后,就从最低的地方排水。
而福船的最大的秘密,就是在20世纪初仍然属于全球领先的“水密隔舱”技术。
福船制造技艺非遗传承人 杨育锥:你说的“厦门号”为什么能到美洲,就是中国水密隔舱起的最大作用。福船建造是靠一个一个的隔舱壁立在了龙骨上面,隔舱壁钉下来的时候,跟内骨、龙骨形成一体,从头到尾这么一直钉过来。钉隔舱壁的时候,隔舱壁的底座和龙骨接触时,在相接的地方要开两个孔洞。每个隔舱壁通通都开两个洞,洞洞相通,形成了舱舱相通,是它最主要的特点。
就在“厦门号”下水10年前的1912年,由爱尔兰工程师托马斯·安德鲁设计的钢铁巨轮泰坦尼克号沉没。
泰坦尼克号有15道水密隔舱。但水密隔舱壁并没有安装到顶,无法做到福船那样的可调节全封闭结构,船身左侧的船员通道也没有安装水密门。
福船制造技艺非遗传承人 杨育锥:只要在没有大型的海浪之前,而把相邻的两个舱用两个棍子堵死,把水隔离在进水和不进水(隔舱)之间,把它隔断,这样舱就不会再进水,船不会再沉了。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学院 船舶工程技术教师 江金春:还有一个甲板的这个水密系统,如果把这个盖子都盖上,实际上它上面不管你刮风下雨,海浪冲上来水都不会漏到里面去。我觉得比水密隔舱更精妙的一个地方,就是它的排水系统。
此外,“厦门号”出发时,正值日本浪人不断挑起事端,中日矛盾激化。一条典型的中国船途经日本,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1922年6月10日,“厦门号”北上到达上海。
1922年7月,“厦门号”开赴日本北海道函馆。7月14日下午4点,“厦门号 ”从函馆起锚,开始真正的跨太平洋之旅。
参与“厦门号”建造的首席工匠汪三九后代 汪锦星:福船的远洋船有一个特点,它有三帆,中间一个大帆,船头一个帆,船尾一个帆,这是福船风帆的特点。然后它用滑轮就可以弄上去。如果是大的主帆要几个人拉才能上去,上去之后,底下有固定的地方。那主帆肯定是主动力了,它招风面大。前后帆除了是动力以外,还有其他作用,就是航向。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学院 船舶工程技术教师 江金春:船行八面风,我们在一千年前就实现了,我们船可以走到斜前45度,因为对船的中轴线来讲,斜前45度吹过来的风,这船可以走。走一段之后,打个舵折过来,走另外一个方向45度,再折过去,那它不就实现了顶风走了吗。
据沃德讲述,1922年8月6日凌晨4点,他们在太平洋上突然遇到了台风,前帆遭到“狂飑”袭击,几乎要把帆桁,也就是整体的桅杆打倒。
福船制造技艺非遗传承人 杨育锥:主帆的招风面很大,所以一到台风的时候,帆不能受力,一定要落下来。
沃德在大风浪中一下子被掀翻出了船围栏,几乎落海。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阿玉一把抓住沃德的裤子,把他拉了回来。
船舵坏了,只能用前风帆的顶部和一块废木板做成的临时舵把控航向。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航海学院 船舶工程技术教师 江金春:帆船控制方向,实际上就是帆跟舵的配合。
沃德的妻子和孩子,轮流照看并控制着3.6米长的舵柄。阿玉每次要站6个小时,就像每一个掌舵的船工那样。
在太平洋上,“厦门号”每个周日都会遇到大风,不断导致船舵或者拉帆装置毁坏,就不得不再去修理。这样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都是用备用舵航行,导致航向向北偏移,航速变慢。
为了找到新的舵,“厦门号 ”不得不改变航线,转向北边阿留申岛群岛的火山岛卡纳加岛,也就是《倚天屠龙记》中描述的“冰火岛”驶去。
在当地修好舵后,“厦门号”想驶往当地印第安人村落补充给养,却发现没有合适的海图。只好冒险穿过一片从没有船只通过的海峡。
这段传奇经历也成为20世纪20年代有中国人参与的少数海外探险活动之一。
在历经磨难后,1922年9月19日,“厦门号”到达加拿大的维多利亚港,但却经历了沃德所说的“最危险的一刻”。
就在他们进入维多利亚港6个小时前,由于大雾,差点被冲过来的7000吨的日本蒸汽船“武丰丸”号撞到,当时距离该船不到100米。
沃德把全体船员聚集起来准备跳船,他当时几乎想去海底找那只“戴维琼斯的箱子”,也就是电影《加勒比海盗》里代表水手死亡的“聚魂棺”了。可是中国帆船神奇的灵活性再次使他们避开一劫。
沃德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发现这艘船的日本船长竟然趴在船舷看热闹,而不采取行动。沃德当时毫不客气地冲他喊叫,告诉他们下次不要再这样了。
《1922 “厦门号”的故事》编译者 厦门市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 詹朝霞:到达维多利亚那一天是很巧合。为什么巧合呢?因为当时非常著名的一对明星夫妇,也就是道格拉斯·范朋克和玛丽·碧克馥,这对夫妻刚好在维多利亚度蜜月。
“厦门号”帆船史料收藏家 陈亚元:这张照片是他们一家到了维多利亚港,有演员来参观,跟他们一起拍照,而且岸上很多的外国友人也来参观。
照片中,站在C位的正是中国姑娘阿玉。
在西方历史上,第一位实现跨越太平洋航行的女性是珍妮·巴雷特,她曾在1766年伪装成男性参加法国探险队,但一度滞留在太平洋岛屿大溪地。
如今,阿玉已经成为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成功驾驶帆船跨越太平洋的女性。
据沃德介绍,阿玉被船上人尊称为“妈妈”,这个称呼据说来源于在鸦片战争中曾抗击过英军的中国女海盗郑一嫂。
而三名中国船员平时可以不服从沃德,但阿玉一发话,他们都服服帖帖。
《1922 “厦门号”的故事》编译者 厦门市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 詹朝霞: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航行中,其实好像阿玉是船长,然后沃德船长是大副的感觉。因为大家很难想象,当时的那个时代,一百年以前,一个中国女人,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她就仅仅是一个渔家女、一个疍民的女儿,她能够有如此独立的意志。这个后面最深的动力是什么?我觉得是爱和勇气。
“乘风破浪的中国姐姐”的故事,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西方媒体竞相以《中国妻子赢了》为题,报道这样一件事:一天,一对美国夫妇乘坐摆渡船上“厦门号”上参观,由于停靠不稳,沃德夫妇一起把女眷扶上了船,而男士由于重心不稳,自己栽倒在摆渡船尾,已上船的女子倚靠护栏对男子大喊:“你就不能自己走上船吗?”
在沃德看来,阿玉没有绫罗绸缎,但是在甲板上却是最得力的伙伴,展现出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美德。
《1922 “厦门号”的故事》编译者 厦门市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 詹朝霞:在后面他们到达纽约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时候,沃德船长也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如果没有他的妻子阿玉的话,就不可能有这么一次不远万里的这样的一个跨洋的航行。可以说阿玉是这次的航行的一个灵魂。
后来,“厦门号”沿美国西海岸南下,经由巴拿马运河进入大西洋,最后于1924年6月2日到达纽约,全程1.8万英里。
由于巴拿马运河在1915年才开通,“厦门号”又创造了一项纪录,那就是第一艘自西向东横跨太平洋并进入大西洋的中式帆船。
1924年6月3日,《华盛顿邮报》评价“厦门号”为“大西洋第一艘中式帆船”。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厦门号”启航不久,孙中山发表“建国方略”,提出建设全国性铁路以及现代化大港口的设想,独立自主、实现统一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中国则进入“百年大变局”的历史阶段。
百年后,我们不仅能造到美洲的小船,我们还能造到世界各地的超级巨轮。
2023年4月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订金额210多亿元人民币的协议,创下了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最大金额的纪录。
此前的2022年6月,江南造船厂的超级航母“福建舰”下水。
在福建沿海,传统的福船早已被能远航欧美的15万吨级以上的超级货轮所取代。
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金柱:中国的造船在总量上雄居世界首位,已经连续超过了十年以上的时间。造船总量基本上等于日本跟韩国造船的总和,也就意味着世界造船的90%以上都在中日韩三国之间,那中国造船在这期间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对于国家给予我们利好的政策,以及税务部门这种快速落实的出口退税,2022年落实到我们福建船政,给我们企业带来了真真实实的经济效益。现在国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广阔的平台,我想我们在秉持百年船政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下,我们将向世界展示更加强大的中国。
这也使得“厦门号”的百年航行承载了新的意义。
《1922 “厦门号”的故事》编译者 厦门市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 詹朝霞:时隔一百年,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个曾经叫Amoy的厦门已经成为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海上花园城市。而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之国已经是东方巨轮,乘风破浪,驶向更广阔的未来的海洋。
- 马尾海关创新监管模式 进口水果通关仅用半小时(2023-05-08 07:40:48)
- 多只中华白海豚现身福建厦门鼓浪屿(2023-05-07 18:54:19)
- 超期待!马尾将新增一个平价海鲜餐饮聚集地(2023-05-06 18:01:52)
- 喜报!厦门、泉州又添新荣誉(2023-05-06 13:11:01)
- 厦门发布一批人事消息(2023-05-05 20:50:34)
- 刚刚!厦门机场发布!(2023-05-05 14:48:27)
- 马尾青年人才研习基地揭牌 青年人才讲堂同时启动(2023-05-05 08:39:03)
- 马尾青年人才研习基地揭牌(2023-05-05 08:09:58)
- 马尾建设水产品餐饮集中地 青洲渔人广场拟年内开业(2023-05-05 08:02:46)
- 百年球场上,梦想在生长(2023-05-04 11: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