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北港村靠海“吃海” 大力发展旅游观光等产业
金秋九月,风高气爽,正是出游好时节。
刚过去不久的中秋小长假,平潭国际旅游岛火爆异常,各个景点游人如织。坐落于山海之间的君山片区北港村,更是游客竞逐的网红打卡地。
北港村原是一个传统的小渔村。1956年出生的村支书陈松柏清楚记得儿时家乡的样子:村上祖祖辈辈以打鱼为生,村里到处泥泞不堪,贫穷是家家户户希望迈过的一道坎。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指出,平潭面临的机遇,不是百年一遇而是千年一遇。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把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软环境搞好,吸引更多企业和人员来平潭干事创业。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近年来,北港村借助平潭“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三区叠加优势,广纳两岸文创团队入驻,大力发展观光旅游等产业。去年,北港村共接待游客42万人次,旅游收入3300多万元。
那山,石头竟然“会唱歌”
北港村位于平潭君山东麓,背山面海,总户籍人口1306人,是一座有着300余年历史的小村落。
从城关出发,沿着蜿蜒的环岛路一路向北,凭海临风,很快来到北港村。这里村容村貌保存完好,其中的石头厝多以花岗岩为主要材料,尽显岁月的沧桑厚重。知名民宿“石头会唱歌”便坐落在村口不远处。这座石屋前,依次摆放着7块原生态石头,敲击时,竟发出“Do、Re、Mi、Fa……”声响。
“你知道吗?北港的石头会唱歌。”来自台湾嘉义的“80后”创业者林智远,2015年偶然来到这里,得知君山深处有一种石头叫“石锣石鼓”,击之有声,兴奋极了。
据悉,石锣石鼓主要由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熔岩等组成,密度较大,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因此在敲打时会发出有韵律的声音。
次年,林智远决定扎根北港。这一回,他带来一支由两岸青年组成的创业团队,租下一批石厝,准备打造集民宿、文创、料理等为一体的艺术聚落。
“会唱歌”的石头,就是艺术聚落的最大卖点。“我从山上搬来一大堆石头,将它们编号,在家中反复试音,最终奏成歌曲,以供游客体验。”林智远说,没想到竟引爆了市场。
得益于游客的良好体验及口耳相传,“会唱歌”的石头成了北港村的金字招牌,不仅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后来还被搬上“华侨华人春节联欢晚会”,一时名声大噪。
“这样的热闹,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陈松柏感叹道。
2016年,平潭环岛路流水段通车。新建的这条沥青路被称为“醉美沿海路”,左拥君山,右傍大海,沿途可见斑斓的古石厝,集交通枢纽和旅游通道两大功能。北港就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山海之间。
偏安一隅的小村落,从此开辟出一番新天地。
此后,北港村巧做石头文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村容村貌,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民宿、文创、观光等产业,实现美丽蜕变。
那人,纷纷吃上“旅游饭”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北港深厚的渔家文化底蕴,一代又一代的讨海人在此繁衍生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从事捕捞业的渔具主要是小机帆船,后来又换成大机帆船,实现近海捕捞向远海捕捞作业方式的转变。
到了新世纪,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海洋渔业资源锐减,渔民转产转业已是大势所趋。2002年,国家出台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扶持政策,在全国推开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
勇于冒险的北港人坐不住了,开始试水海上运输业,部分村民自发集资,合伙购置一艘运力达1000吨的运输船,承揽海上运输生意,运送沙石、钢材与粮食等物资。
不承想,浅尝初试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于是,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要求入股。在村干部的引导下,村里逐渐形成了以自愿组合、合伙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同享为主要模式的海运联合体。
“2000年开始,仅购置运输船这一块,村民就陆续投入了1.2亿元。”陈松柏说,鼎盛时,北港村海运业就业率达82%,总产值超6000万元,人均收入近2万元。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航运市场急转直下,部分村民被迫卖掉船只。
经此一事,北港人意识到,依靠单一的海上运输业,难以维系整村发展。提升乡村经济活力、调整产业结构迫在眉睫。
转机发生在2013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团队到北港拍摄,一幅幅依山傍海、风景迤逦的照片,将世外桃源般的海岛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平潭古厝:谜一样的彩色城堡》一文在网络迅速发酵。
也是在这一年,北港村成为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回家篇》之《过门的忐忑》拍摄地点。2014年,央视春晚片头《春晚是什么》再次取景北港。
知名度不断提升的同时,北港人嗅到了新的商机。
有人气就不怕没生意,为何不把闲置石厝盘活?“很快,村内闲置石厝按每平方米3元的价格,统一租赁给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由其统一运作,不仅解决了开发财力不足问题,还规范了市场秩序。”陈松柏说。
就这样,按照“政府引领+市场主导+示范带动+两岸融合+全员参与”的发展运营模式,北港村打造集文创、民宿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主题村,旅游业风生水起。
2016年,北港村首家民宿“望乡人半坡民宿”正式开业;紧接着,首个两岸民宿运营团队正式入驻北港;与此同时,平潭立足对台区位优势,将北港定位为文创村……
海依旧是那片海,变的是“吃海”的方式。越来越多的村民从渔业、运输业转行旅游服务业,农家乐、小卖部、海鲜楼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村民纷纷吃上了“旅游饭”。
那村,一跃成了文创村
出身渔民世家的方华,18岁起就跟着父亲出海捕鱼。2017年,在北港村“两委”的帮助下,他负债投资70万元开办“方记海鲜楼”,叫回在酒店当厨师的儿子,搞起了渔家乐。
由于经营有道,短短几年间,方华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在城关购置了新房,日子越过越滋润。
目前,北港村已开办民宿100余家。“全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从事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每个经营户年均增收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陈松柏说。
此举不仅破解了经济空壳、人口空巢等困境,也让北港一跃成为繁华的文创村。数据统计,去年北港村全村总产值1.7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3.98万元,人均旅游纯收入达1.2万元。
蝶变后的北港村,让林木生的生活发生巨变。
68岁的林木生,曾是北港村最后的牧羊人。“渔民转产转业后,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我心脏不好,选择在家里养羊,日子过得很艰难。”林木生说。
而今,告别了20多年风吹日晒的牧羊生涯,林木生成了村里的专职保洁员,负责村里两条主干道的清扫工作。“每个月2000元,旺季时加300元。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家中90多岁的父亲,感觉很幸福。”林木生说。
村子兴旺了,就业岗位自然多了。在北港村,像林木生这样的保洁员就有10名,村子还聘请了多名保安,均是当地村民。
与此同时,一批批在外的“游子”纷纷返乡创业。
张功爱今年51岁,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讨海的苦,让他不胜唏嘘,他也是村里首批转产转业渔民之一。
外出打拼多年,2015年张功爱回到北港,低价租下两艘运输船,发力商务租赁运输。一年后,航运业市场转好,收入水涨船高。“到了2019年,我一共拥有6艘海运船,一年可以分红200万元左右。”
“船老大”张功爱,自此成为北港的致富带头人,他不断吸纳赋闲在家的村民当船员,带动大家增收。去年,在北港村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张功爱高票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
类似张功爱的例子还有很多。温州姑娘高利妹嫁到北港后,热衷村务,时常组织志愿者维护村容村貌,为新来的民宿业者提供暖心服务……
临近傍晚,村口的两块金字招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在夕阳下熠熠生辉。(记者 程枝文 张哲昊)
- 长乐:用活用好资源 助力乡村振兴(2022-09-23 21:16:57)
- 罗源县鉴江镇井水村:文旅融合 唱响井水蝶变之歌(2022-09-23 16:50:56)
- “穿越”1933年——走进福建邵武红色旅游名村金坑乡(2022-09-23 11:47:53)
- 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1.95亿人次 福建旅游入账2112亿元(2022-09-23 11:37:01)
- 福建:不断擦亮“苏维埃血脉”红色品牌(2022-09-23 11:13:31)
- 福建省基本形成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2022-09-23 07:51:31)
- 福建坚持为民惠民 发展文旅经济(2022-09-22 16:22:11)
- 长假将至,景区免门票后,“二次消费”如何跟上(2022-09-22 08:57:56)
- 福州:百姓钱包鼓得快 日子过得更畅快(2022-09-22 08:47:18)
- 世界最长公铁两用大桥在这里建成(2022-09-20 09: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