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绿水青山 推动高质量发展
开栏的话
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和重大改革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得好、用得好,敢于动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问题不放松,成为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
啃最硬的“骨头”,解最难的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2015年建立实行以来,动真碰硬、攻坚克难,坚决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本报今起开设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展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央肯定、百姓点赞、各方支持、解决问题”的显著效果,以期进一步凝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共建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倒逼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一批违法违规项目被依法处置,一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批绿色生态产业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走上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宝钢股份——
长江边17万平方米固废堆场变身生态绿地
绿草茵茵,月季盛放,江风拂面。在距离长江约1公里、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宝钢原固废堆场,不少宝钢员工拍婚纱照时特地来此取景。
前些年,这里还是钢渣、脱水泥饼等工业固体废物及建筑垃圾的堆场,堆积高度达9米,堆存量约150万吨。2019年7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上海期间,现场检查发现堆场区域及周边已受到污染……
正视存在的问题,中国宝武宝钢股份成立专门工作组,落实责任、立行立改。专家组为整改工程制定了“两步走”方案,以最大限度和最快速度防范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消除污染隐患。
宝钢股份能源环保部固废综合利用技术首席工程师刘剑平介绍,第一步是“截污”,阻断堆场固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队先将6处高风险区域内的固废清挖移走,围着堆场用水泥浇筑了一圈长2197米、深16米的止水帷幕,并配备了长期环境监测井,“好比把固废兜进了脸盆里”。
工程第二步就是“清场”,彻底清挖场地内的固废,回收利用。2020年7月,300多名施工人员、70台大型工程机械进场,24小时不间断连续施工。3个月后,近167万吨固废全部清挖转运,再用干净的土壤回填,种上植被。
耗时18个月,投资8.6亿元,昔日的固废堆场变身生态绿地,完成全部环境整治目标要求,各项指标达到工业二类用地标准。
在全封闭的原料大棚内,这些固废经分选后被合规化处置:一般固废被送去水泥厂协同处置;钢渣粉煤灰外销后综合利用;含金属固废返回宝钢冶炼工序加以利用。近年来,宝钢累计投资超10亿元建设固废循环利用设施,实现一般工业固废100%产品化。“我们的目标是把钢厂建成无废工厂。”宝钢股份副总经理傅建国说。
福建宁德——
推进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盛夏时节,走进福建宁德福鼎市白琳镇金山工业园区,康达石业有限公司1.1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忙着切割、打磨石材,却不见粉尘飞扬……
白琳镇是“玄武岩之乡”、中国十大石材出口基地之一。从事石材行业20多年的康达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初峰说:“以前由于利润高、门槛低,镇里的大小石材厂最多时达400多家,长期高能耗、高污染地粗放式发展,粉尘满天,污染严重。”
2017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福建省开展督察,直指石材行业污染问题。
面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环保压力的双重考验,宁德选择以产业转型升级破题。
2017年以来,宁德各级政府层层签订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落细落实任务,强力推进整改;生态环境、工信、国土、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开展拉网式排查;关停退出重点生态区域、环保不达标的石材加工企业共671家。
白琳镇破旧立新、重整园区:430家石材企业整合重组为28家标准化企业和2家精深加工企业;政府投入3亿元建设相关配套工程,打造标准化的石材产业园。目前园区已有26家企业投入生产,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30亿元。
“生产废水经污水沉淀罐、清水回用罐等流程处理,再回到生产车间循环使用,污泥可制成建筑材料。”吴初峰介绍。
“从小、散、乱整合为规模化现代企业,引导企业从粗放式增长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白琳镇党委副书记张林说,白琳镇正在谋划将石材生产基地打造成为石材加工交易中心。
“宁德细化分解两轮督察整改任务41项,列出184条具体整改措施清单,倒排计划、挂牌整治、销号管理。”宁德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宁德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9.98%,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占比达99.9%,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河北石钢——
退城搬迁迎来绿色蝶变
青山环抱,绿意盎然。7月,记者来到位于河北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的河钢集团石钢公司新厂区,这里综合绿化率达到51%。
石钢始建于1957年,老厂区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尽管创造过辉煌,但“钢铁围城”成为城市发展、转型升级需要破解的难题。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大气污染问题专项督察明确指出:“石家庄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进展迟缓。”
“在收到督察反馈意见后,石家庄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整改工作。”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协调督导科科长王俊生说。
石钢新厂区规划占地2348亩,投资102亿元,搬迁规模大、任务重。“为推动搬迁,市区两级分别建立项目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压减审批时限,并组织银企专项对接,专题协调项目资金短缺、融资难问题。”石家庄市发改委产业发展科科长李士章说,市区两级指派专人连续280多天驻场,帮助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00多项。
石钢顺利完成退城搬迁,老厂区2020年10月25日关停到位,新厂区2020年10月29日顺利投产。石钢发展建设部部长杨进航表示,搬迁是企业实现蝶变的一次契机,“新厂区采用了国家大力倡导的电炉短流程炼钢,以电和天然气为主要能源,实现零煤、零焦清洁生产。”
据测算,石钢搬迁后,比老厂区节省62%的能源,减排86%的废气和72%的废渣,减少物流量70%以上,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71%、96%、76%。
今年初,石钢被工信部等四部委列入国家绿色短流程特钢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
“实施石钢退城搬迁,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具体行动,对优化城市布局、防治大气污染、建设幸福宜居城市有重要意义。”石家庄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石钢公司落户井陉矿区,也拉开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井陉矿区转型升级的序幕。现阶段,井陉矿区已在上游布局废钢再生资源项目,为石钢生产提供原材料保障;在下游布局棒材加工等项目,打造以石钢特钢产品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矿区高质量发展。(记者 寇江泽 田 泓 钟自炜 史自强)
《人民日报》(2022年07月27日第06版)
- 人民网|“上云端”“走天下” 数字化发展展现农业农村无限可能(2022-07-27 16:20:23)
- 福建省上半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2022-07-27 16:20:23)
- 福建:擦亮全域生态底色 绘就文旅崭新画卷(2022-07-27 13:35:55)
- 福清市梨洞村村支书卢丽丽:“95后”女支书的三板斧(2022-07-27 07:49:25)
- “青年领客数字峰会行”收官(2022-07-27 07:23:57)
- 十届马尾区政协举办委员论坛,助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2022-07-26 23:11:31)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河南:抓机遇崛起开新局 埋头干发展更出彩(2022-07-26 17:34:57)
- 两岸妇女福州“云聚首”:同心逐梦促情融(2022-07-26 17:11:03)
- 一图读懂《福州市“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2-07-26 16:57:46)
- 央广网|马尾加强物联网产业集聚 打造数字福建示范区(2022-07-26 16: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