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新闻

福建组建高校学科联盟 筑成学科高地

2022-07-05 09:04:21来源:福建日报

近日,福建省高校学科联盟成立大会在福州举行。11个学科联盟在会上获得授牌。

这11个学科联盟,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育种)、基础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等7个高校基础学科联盟和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等4个高校应用学科联盟,分别由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牵头组建。

此举得到国家“双一流”高校、学科评议组、专业教指委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专家们认为,真正实现高水平学科的协同构建,打造出学科高地,助力做大做强做优“四大经济”,福建重点要在建立长效机制、实现联盟建设可持续发展上做到“联”“实”“新”。

开创先河,基于坚实之基

我省组建高校学科联盟,进一步打破校际壁垒,强化高校间人才、教学、科研等要素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被专家们赞为“开创了省级合作建设学科联盟的先河”。但开创先河并非“无中生有”,它有着坚实的基础。

以数字经济学科联盟为例。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3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约47%。福建数字经济领域现有3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3个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8个企业技术中心、18个物联网技术创新中心、11个物联网实验室、27个大数据创新平台。福建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发展指数和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应用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这背后离不开院校之间、校企之间深度互联的共同支撑。

比如牵头单位福州大学,多年来与参与高校在数字经济学科相关领域已经形成较好的学科支撑和特色优势,在大数据智能分析与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已具有较强的研究基础和竞争力。

该校也与福建数字经济相关企业保持着深度合作,形成紧密型产学研合作体制,长期服务福建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这样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学科联盟成立后,将迅速扩至联盟内几十个院校及企业。联盟成员“组队”挖掘福建在区位、资金、政策、人才、机构、机制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开展数字经济“双一流”学科和学科群建设,培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社会计算、遥感科学与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并探索高校间合建人工智能工程、数据技术与工程、机器人等复合型专业。

“2023年内,联盟高校将建成数字经济学科群,跨校合建一批复合型学科;组建一批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中心,初步建立学科建设、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对接机制。”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国龙说。

勇于创新,期待机制“破壁”

“林学院学生和医学院学生有什么交集?一个森林康养专业就能让他们联结。”在当日大会现场,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向记者举了这么一个例子,2018年开始,该校组织林学、医学、心理学等方面师资联合培养森林康养专业的本科学生。“但这只局限于少量学科和少数高校之间。绿色经济学科联盟成立后,我们就能在更大范围内有组织、系统化地培养出更多服务福建绿色经济发展的人才。”他说。

这恰是福建学科联盟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新机制。

几所牵头高校主要领导均表示,今年内就将建立联盟内教师互聘、互用、互育制度,推进产教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工作。

厦门大学副校长周大旺说,高校学科联盟的成立对于推动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厦门大学作为数学学科、物理学学科、海洋经济学科联盟牵头高校,将全力支持联盟发展,协同打造学科高地,加快产出有影响、可示范的标志性成果,把服务福建、贡献福建融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努力为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新的更高水平的厦大力量。

福建医科大学校长林旭透露,基础医学学科联盟将组建跨院校、跨一级学科的“肿瘤微生物学”虚拟教研室与“基础医学+X”虚拟教研室,在新医科模式下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实行基于导师制与学分制的本硕博连贯式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潘玉腾介绍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联盟将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联盟单位的学科传统优势、地缘优势和人才优势,协同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的孕育和实践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华人华侨与“一带一路”建设等特色研究方向,着力构建具有福建鲜明特色的“红、绿、蓝”研究体系,共同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有组织地推进学科建设,组建高校学科联盟,既是构建学科发展共同体、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新模式,更是加快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组团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在机制运行上做到‘联’,在任务建设上做到‘实’,在推进措施上做到‘新’,深入探索长效运行机制,实现联盟可持续发展,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支撑。”省教育厅厅长林和平表示。(记者 储白珊)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