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大喜村深挖“喜文化” 开发“三大喜”明星产品
-
大喜村风景如画。
福州晚报记者 林雅/文 通讯员 黄时杰/摄
生态游、研学游、永泰县首届乡村创新创业营、福州(永泰)李梅文化节……入夏以来,永泰嵩口镇大喜村就开启了忙碌模式。
近年来,大喜村以绿水青山为基础,以特色“喜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农旅经济,带动村民创业增收。
“世外桃源”里增长知识
大喜村处于福州市最高峰——东湖尖山脚下的深山腹地之中,这里气候宜人,是个避暑的好去处。
作为国家级森林乡村,这里森林覆盖率达到90%,青山绵绵,湖水清澈,竹林静谧,白鹇翩翩而至,还有原生的农耕文化……很多“驴友”提到大喜村,都喜欢用“世外桃源”来形容它。
据大喜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入夏后,大喜村就迎来了旅游业的旺季。其中,最火的是研学游和生态游。
14日,一场充满童趣的“乡村戏剧汇演”在大喜村的梅子树下上演。来自嵩口镇老体协的老年演员和参加研学活动的孩子们,为当地村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戏剧演出。
此外,两天一夜的“七夕”特别活动“大喜有琴声”也在大喜村举行,在悠扬的古琴声中,青山绿水间,一场诗书会与星月烂漫相逢。
7月以来,小海狸团队在大喜村开展了近10场研学活动。孩子们在山林中造物,以大喜村山水田林为造物课堂。小海狸团队的“大本营”原本在福州市区,从2020年“转战”大喜村,就是看中了大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
除了小海狸团队,中央美术学院在这里开设学生实践基地,专门研究乡村设计;福州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的师生也来此地研学……
据统计,这两年,来大喜村体验乡村深度游的游客每年可达6万人次。
-
孩子们在村里开展研学活动。
“喜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大喜村,“喜”从何来?
大喜村相关负责人说,这要从2000年说起,那时候大喜村实施了封山育林,并成立林业保护区。生态植被逐渐恢复后,让村子重焕生机。
冷清的陈坑自然村也恢复了“热闹”——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白鹇等上百种珍贵鸟类到此栖息,引得摄影爱好者纷纷来访。“鹇来谷”观鸟摄影基地落户此处,不仅每年给村民们带来7万余元收入,还吸引客流。不过,为确保“鸟类天堂”不被破坏,大喜村严格限制基地商业开发,不许乱挖乱建。
2014年,借助福州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大喜村的颜值不断升级。
水域面积达175亩的大喜水库、13400亩生态公益林、环村栈道、古寨堡、湿地……近年来,大喜村依托优质的自然资源,在生态游、研学游等方面不断开创乡村精品旅游新局面。
乡村游又带动了当地的“民宿潮”,大喜村通过盘活闲置的农宅、校舍,发展精品民宿产业。“我们现在不过于追求流量,希望多花一些心思打磨一些大喜精品。”上述负责人说。目前,大喜村两委依托规划设计部门,深挖、延伸大喜村“喜文化”,开发“三大喜”明星产品,涵盖了文化创意(大喜风物篇)、研学教育(藤山寻宝篇)和生态康养(溪涧叮咚篇),带给游客独特的大喜体验。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