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建成村居文明实践站2000多个,拥有140多万名志愿者

福州新时代实践阵地“遍地开花”

2021-08-10 23:46:14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黄凌

福州新时代实践阵地“遍地开花”

志愿者指导老人矫正走姿。记者 黄凌 摄

  福州新闻网8月10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黄凌)记者10日从市委文明办获悉,近两年福州大力推进新时代实践阵地建设,形成了“多点开花”的格局。截至7月,全市各县(市)区基本建成街镇文明实践所173个、村居文明实践站2000多个,拥有140多万名志愿者,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7万场次,惠及群众700多万人。

  只要天气晴好,家住仓山区的倪细金阿姨每天上午都会约上好友,前往金山体育场练习健步操。“这个是健步拐杖,可以帮助老年人矫正走路姿势,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的大学生每周会来这里三次,帮助我们正确地操练。”倪细金说。

  倪阿姨口中的大学生就是仓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志愿者。该中心位于金山体育场看台背后,目前处于试运营阶段。10日上午,3名大学生志愿者在金山体育场空地上帮助老年人矫正走姿。在该中心二楼的宣讲教室,来自福建蓝豹救援队的专职讲师认真地给20多位老人讲解防灾防汛应急逃生知识。

  “蓝豹救援队有两个分部,一个位于仓山志愿者服务孵化基地,一个位于仓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两个分部常态化开展防灾救灾知识讲座,讲师们身经百战,讲课特别生动,受到老人家欢迎。”蓝豹救援队监事林卫东说,救援队大部分队员刚从河南救灾回来,目前处于疫情防控隔离期。未来,队员们将把河南救灾所见所闻分享给附近老人。

  如果说县(市)区一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指挥长”,那么位于基层的所(站)就是一线“战士”。它们更加近距离了解民生需求,为群众排忧解难。

  台江区茶亭街道洋头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五事工作法”,听群众说“事”、让群众议“事”、帮群众理“事”、向群众晒“事”、邀群众评“事”,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如果没有志愿者上门帮忙,我眼睛可能就不行了。”家住洋头口社区河口小区的75岁老人邵敏激动地对记者说。今年初,他突感眼睛不适,看东西总是模模糊糊,走路曾被绊倒几次。因为怕花钱,他一直没去医院检查。洋头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上门走访时,发现邵老伯的眼疾不能再耽搁了,于是立即上报社区,并向福建省仁德关爱慈善基金会申请救助基金,在眼科医院为他办理入院手续,并成功实施白内障手术。“我虽然孤寡,但我不孤独,感谢你们这一群可爱的志愿者。”这是邵老伯写给社区感谢信里的一句话。

  洋头口社区党委书记郑静介绍,社区里的独居和孤寡老人较多,社区专门成立了一支应急救援志愿队,随时为老人们服务。

  在福州,类似上述志愿服务可谓“遍地开花”。鼓楼区的“红色小广播”,一群青少年用稚嫩的声音传播红色文化;鼓楼区锦江社区新时代长者“食堂+学堂”,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提供用餐服务,还为老年人开设学习课程;连江县开展海洋生态保护行动,守护海洋生态环境;福清市160支“河小禹”青年志愿服务队和66支“红领巾小河长”少年先锋队,为护卫“母亲河”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林少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