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非遗大区的“修炼”之路
-
福州新闻网7月16日讯 (记者 苏怡莲/文 原浩/摄)7月16日至31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行。晋安区作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目前,晋安共有115处文物保护单位与文物点,其中82处为文物保护单位,36处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登记点。82处文物保护单位中,有国家级1处、省级8处、市级17处、区级56处…...
有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 、省级非遗项目2个、市级非遗项目1个 、区级非遗项目11个........
有各级非遗传承人60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5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5人、区级非遗传承人27人.......
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晋安区殷实的“非遗家底”;是晋安人保护非遗的决心;是晋安人久久为功的成果。
-
市民欣赏软木画展
保护,让文物放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可见,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是城市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店古城遗址重新修复,让两千多年的古城“活”了起来,再现千年的闽越文化;富家别墅修旧如旧,变成了中西文化教育交流中心,成为了又一网红地:邓拓、邓家骅“两邓”故居活化利用,打造成晋安文化记忆馆,重现明清那段历史……晋安区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高度重视文物保护、非遗保护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让历史文化深深印刻在城市肌理,让历史与现代交融,让城市焕发新的生机。
文物保护是一件永不落幕的工作。如今,晋安区文物保护机制逐步完善,辖区内的文物、非遗资源的核查、建档工作也稳步推进,古厝保护和利用已见成效。目前,晋安区已完成115处文保单位和文物登记点的核查工作,且所有文保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均已实现挂牌立碑,如连潘泗州佛亭、周宝庭故居、樟林刘氏大厝、邓拓祖居厅堂、邓家骅故居等8处文保单位均实现挂牌立碑。
-
新店古城遗址
传承,让非遗绽光彩
寿山石雕、软木画、象园木雕......在文化底蕴厚重的非遗大区晋安,始终注重非遗的传承、文化延续,使之非遗价值持续彰显。
非遗承载着灿烂的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非遗传承离不开非遗传承人的努力,如今传承人不再执着于“独传”技艺,他们的眼界更宽,理念更加先进了,愿意将自己所学传承发扬出去。在晋安区举办了不少活动上都能见到省工艺美术大师、寿山石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省劳模刘传斌以及省工艺美术大师、软木画市级传承人、福州西园软木画协会副会长吴芝生等人的身影。他们作为非遗传承人正身体力行做好传承这份事业,在晋安文化讲坛、“薄意”技艺宣讲展示等多场景教学,手把手传授指导,分享与非遗的故事,感受非遗的魅力。
-
新店古城遗址
作为省工艺美术大师、寿山石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省劳模刘传斌,积极传播非遗文化,开设寿山石雕劳模就业工坊,利用劳模传帮带的特点,以“劳模带就业”的方式,吸收徒弟和寿山石爱好者和社会青年带动寿山石文化产业发展,保护传承非遗项目。
此外,“晋安区郑世斌乡村非遗传习所”“福州西园软木画乡村非遗传习所”“晋安区石牌闽剧乡村传习所”是晋安区已有第一批乡村传习所,让非遗传承有了看得见、摸的着的保障,也让更多非遗传承人有了向大众传播非遗文化声音的机会。
-
弘扬,让非遗展风采
庆祝建党百年·喜迎世遗大会——晋安三宝精品展、喜迎世遗产大会·展现国遗魅力—寿山石雕作品展示活动、福州木雕(象园)省级非遗项目传承展...... 今年以来,全区举办多场非遗展示展览、技艺体验活动,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让非遗文化逐渐“落地生根”。
-
市民参观木雕展览
非遗文化虽然“古”,但弘扬非遗却在不断创新之中。在晋安弘扬非遗文化走出新路径,让非遗文化尝试“触网”,碰撞出新火花。为了让非遗传承融入大众生活,晋安区在线上为市民送上精彩活动。近年来,晋安区积极探索让非遗主动融入扶贫就业、新媒体、课堂等领域,利用互联网覆盖面广的优势,创新非遗文化社科宣讲形式,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和网站上开设“名家名作鉴赏”“晋安文化讲坛”“非遗云客堂”栏目。其中,晋安文化讲坛《王审知信俗历史与新时代传承》节目累计观看人数达到六千多人,在市民群众中反响热烈,非遗文化在云端大放异彩。
晋安区还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加强非遗传承人和小学的合作,打造“我是非遗小小传承人”品牌,培养了学生的非遗保护传承意识,唤起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截至目前,晋安区文体旅局已在开展寿山石雕、软木画、福州木雕(象园)相关培训30期。
“下一步将继续挖掘本土资源,推动非遗与旅游、文创相结合,为非遗传承发展播下更多希望的种子。”晋安区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