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 福建展成果亮特色
-
现场的消防器材展示,也很吸引人。
福州新闻网5月13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郑瑞洋 见习记者 蓝秀楠/文 记者 叶诚/摄)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12日上午,福建省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台江区上下杭·金银里广场举行。
有成果
51个社区上榜全国名单
据悉,此次活动由福建省减灾委员会、福州市减灾委员会主办,台江区政府等承办,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旨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推动防灾减灾工作走进千家万户。
启动仪式上,公布了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名单,并为到场的示范社区代表授牌。据悉,我省共有51个社区获此殊荣。
近年来,我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统筹落实疫情防控和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目前,全省建成71个救灾物资储备库、18970个自然灾害避灾点、1231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2020年有效防御了4场致灾性暴雨和1个登陆、7个影响台风,实现人员“零伤亡”。
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防灾减灾工作将聚焦三个方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能力体系;精准精细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摸清我省灾害风险隐患,将灾害的源头隐患从萌芽处消除;贴近百姓、贴近基层,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
活动现场,市民与搜救犬零距离。
有亮点
设置4大打卡展区
为推动防灾减灾宣传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此次活动以“防灾减灾应急知识集市”的形式呈现,由省市两级减灾委成员单位及救援队伍共同打造了4大打卡展区。市民不仅可以现场参观体验,还能通过积分形式兑换礼品。
记者看到,防灾减灾物资装备展区和应急救援设备展区仿若“大观园”,陈列了无人机、机器人、高楼逃生缓降器、水上救援装备等各式设备。
公众自救互救技能演练展区,市民可学习CPR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包扎固定、绳索技巧等。“学一学,或许哪天就用上了!”董依伯现场体验了心肺复苏后说道,“原来急救没那么容易,救援人员果然给力。”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消防带来了憨态可掬的吉祥物“福吉”,成了现场的“宣传网红”。
神秘声音墙互动展区融入了与应急救援有关的历史典故,实现古今对话。只要戴上耳机,“司马迁”“大禹”等人物会给市民介绍防灾减灾知识。
此外,现场还设置了典型地质灾害防治VR及地质遗迹景观演化VR,让市民身临其境。
-
相关人员介绍如何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
有特色
8支“民间飞虎队”亮相
我省除积极打造消防等救援主力军外,还积极发展社会应急救援队伍这一生力军。
当天,福建省蓝天救援队、福建省红十字水上救援队、福建省星光救灾救援服务中心、厦门市曙光救援队、福建省蓝豹救援服务中心、福建省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福建省麒麟减防灾救援服务中心、福建省阳光救灾救援服务中心等8支民间救援队,纷纷亮相。
“不是医生,却救死扶伤;不是军人,却随时待命。”福建省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有着“深山里的飞虎队”的称号,20多年来救助山地遇险被困群众1000多人。
由退伍军人和爱心人士组成的福建省星光救灾救援服务中心,带来两只搜救犬,十分吸引眼球。
-
福建消防带来的“福吉”,吸引眼球。
有故事
5月12日的“三个纪念”
5月12日,是一个纪念日。
它是汶川地震13周年纪念日。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举国悲痛。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便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它也是国际护士节。汶川地震发生后,一批福建医疗界精英火速集结出发。26天内,532名医疗卫生人员先后从福建奔赴四川灾区。这群白衣天使值得纪念。
它还是“闽川情”的开始。汶川地震发生后,福州晚报牵头的“福州爱心食堂”开在了废墟上,升起震后的第一缕炊烟,当地群众吃上了饱含着福州人爱心的绿豆稀饭,热泪盈眶。此后,福建援建四川彭州市,全力支持当地灾后重建。
13载的涅槃重生,汶川、彭州已是锦绣芳华,闽川两省人民也越走越亲。从汶川地震废墟中走出来的女孩徐澄钰,在福州绽放青春,荣获福建青年五四奖章。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