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村:新居新颜新风尚
-
晚霞下的湿地。郑新 摄
福州晚报记者 徐文宇 文/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在刚刚建成的长乐梅花镇梅新村码头公园,这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就印在公园的展墙上。村民林先生自豪地告诉记者,上述两个著名景点的景色,在梅新村都可以看到。
1月21日,梅新村党支部书记林少云带着记者,在村里走了一圈。在这个面积只有0.8平方公里的小村落,厚重的历史文化、整洁的村容村貌、沿江面海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该村连续多届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
明代古井。
明代古城见证岁月
梅花镇又称梅花城,有“钱堆山,银堆岭,三里花亭,七里梅花”之说,古代遍植梅花。梅新村在梅花镇北侧,记者在村里走了一圈,发现多个小公园串珠连线,房屋外立面都是统一的黄色,每条村道干净整洁。
林少云告诉记者,梅新村实行垃圾处理外包市场化运作,垃圾集中处理,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污染环境的问题。目前,该村建有垃圾分类亭、垃圾分类屋及智能垃圾房,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监督的长效机制。
-
村内的垃圾分类屋。
梅新村还编制了村庄规划,建设村卫生所、微菜园、码头公园、幸福院、爱心超市等,有效提升了村庄整体形象和村民幸福指数,巩固了乡村振兴工作的成果。“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目标基本实现。”林少云说。
梅新村里,最有特色的建筑就是梅花古城。记者看到,始建于明代的梅花古城城墙依然保存完好。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十年(1377年),福州右卫指挥李荣督建该城,以抵御倭寇,“城高一丈八尺,广六尺,周六百四十八丈,女墙一千二百二十个,战楼二十有四,窝铺二十,为花岗石砌,辟东西南三门,东门濒海,南门面山,西门是水门,潮至时船可直抵城下”。
现在村里古祠古庙林立,甚至多口建于明代的古井都保存完好。近年来,长乐区重视梅花古城的保护修复工作,多个保护点都在修复中。
-
码头公园内景。
“梅城弄笛”拨动心弦
在村口,占地两万平方米的古城广场大气磅礴。广场前面是闽江入海口和大海,后方是民国时期建筑中国长乐武术馆,馆内陈列着刀、枪、剑、戟等各种器械。
广场东侧,建有“梅城弄笛”石雕,“梅城弄笛”系吴航十二景之一,早已被海内外乡亲所熟知。《长乐县志》中“梅城弄笛图说”记载:长乐县东北五十里曰梅江,中有城,与定海对峙,邑镇也。岛屿错落,碟周遭,万顷鸿冥,渺不知其所际,遥望琉球,青烟几点。每值夜月晶莹,天水一色,数声风笛,如听龙吟。
清朝的长乐县令贺世骏有《梅城弄笛》诗一首:“梅花丛中斗城悬,傍水依山面面妍。长笛一声倚画阁,清音几曲入云天。兴来掩抑情何极,吹到悠扬怨亦捐。最喜月明风静候,楼中有句忆青莲。”
今天的梅花城旧貌换新颜,但每当夜幕临近,茫茫大海,水天一色,还是能拨动游客的心弦。
-
梅花镇俯瞰图。甘梅月 摄
风景这边独好
“白日依山尽,梅江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无须上层楼。”这是村民林先生改编的诗句,同样印在梅新村刚建成的码头公园内。
“鳝鱼滩湿地水禽众多,包括很多野鸭(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这里几乎天天可以见到。”林先生对村里的美景,十分自豪。
林少云告诉记者,码头公园旁边就是鳝鱼滩湿地,面积达3000多亩。湿地周围滩涂广阔,盛产多种鱼、虾、蟹、贝,为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每年在该地越冬和迁徙停歇的水禽达数万只,吸引了许多爱鸟人士来此观鸟。
旅游资源如此丰富,村里有人开设了民宿、咖啡厅等,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
村口彩绘。
移风易俗显成效
村庄美了,民风也日渐文明。林少云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村里共监督各类红白喜事130余场,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梅新村还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党员等评优评先活动,近三年共评出星级文明户682户,好婆婆、好媳妇96名,村民郑龙龙先后获评“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此外,企业、村民积极捐资创建关心关爱基金,每月为全村8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一定金额的日常生活用品补助。村民之间形成了平等友爱、良好和谐、团结进步的人际关系,树立起健康科学、崇高文明的生活观念。
同时村里推进天后宫、书斋、吴厝里等古民居古建筑保护工作,将古建筑纳入村庄规划保护范围,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性加固维修。
这些年,焕然一新的梅新村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无数,仅“全国文明村镇”就蝉联多届。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海边美丽乡村,正展现在人们面前。
交通小贴士
梅新村距福州市区约60公里,驾车从机场高速出口右转后,沿滨江滨海路南澳方向至网龙公司,再往梅花镇方向即达。滨江滨海路一路海景优美。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