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福州|观风亭观的是什么风?
建议佩戴耳机,获得更佳收听体验
“梁开平二年,王审知初建南北夹城,谓之南月城、北月城。”这是南宋时期的《三山志》中对于王审知在福州修建南月城、北月城的记载。
在2001年屏东河考古发掘时曾挖到一段城墙,据推断正是当时闽王修建的北月城东城墙。
而流淌在城墙边的屏东河,被认为是当时福州城的护城河。
如今的屏东河,很大一部分已经隐藏于地下;而我们所能看到的屏东河,主要集中在红墙巷至营迹支路段。
在这段河道旁有座古朴的亭子显得尤为特别,它就是观风亭。
据传,古时候有一座木桥横跨屏东河,桥上有座三四米高的木亭,那是最原始的观风亭,如今早已不复存在。
现今,这座依偎在屏东河边的亭子,则是新中国成立后重新修建的。修葺一新的亭子上方,是“观风亭”三个潇洒飘逸的草书大字。两旁有对联:“观瞻大厦佳如画,风过凉亭畅有诗”。
关于观风亭名称的由来,坊间有两个传说,一种说法是,这座亭子曾被用来观风听雨,相当于现代的气象站,所以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说的是古时这条路是官员进入古福州城必经之路,福州官员在此迎候上级官员,故取名“观望亭”,后改为“观风亭”。这两种说法都暂无可考,只能算是观风亭名称来源的传说。
观风亭旁有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榕树,也与亭子一同成为观风亭街上的地标。
这棵大榕树长出的气根,不断支撑着它往外扩张自己的“领地”。
日益强壮的气根,“霸道”地撑在了观风亭亭盖上。暮去朝来,观风亭和榕树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相融。
远处看去,是亭盖上长出了大树?还是大树下挂了个亭子?一时半会儿难以分辨,景观颇为有趣。
迎来送往,往来皆客。如今的观风亭道路完成改造,路段沿河景观也得到提升,设置了石栏杆,增种大量花木。
每到花开的时节,河水、绿榕、鲜花与古亭交相辉映,观风亭似乎也经过岁月的洗礼迎来新生,默默迎接着来往的行人、陪伴路过歇息的过客,继续完成它的使命。
这一次,我们在观风亭,城市寻秘,期待下一次,继续在福州的街头巷尾中相遇。
❖资料来源:鼓楼旅游、遇见福州、海峡都市报等
❖ 摄影:林鸿杰
❖ 后期:林羽晗
❖ 设计:马沄钦
❖ 编辑:陈雨晨
❖ 监制:刘梦霆 申哲
❖ 制片人:刘必泳
❖ 总策划: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