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看闽侯县变美“秘籍”!

2021-11-24 20:30:07来源:首邑文投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污水厂变身“林间小苑”,农场化作“美食花园”?

  就算住在城市,也能拥有专属菜地。在闽侯,这些想法正在成为现实!

  为加强校地融合,引导青年投入乡村振兴,中国青年报社与中共闽侯县委员会、闽侯县人民政府共同开展了首届福建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实践营活动,助力闽侯乡村振兴。

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看闽侯县变美“秘籍”!

  来自海南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与苏州大学联合组队的4支队伍,走进闽侯县著名的金鱼产地、革命老区村荆溪镇仁洲村,和历史悠久、“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白沙镇林柄村,通过七日的驻村实践,针对村中重点点位进行了实地测量、施工图设计、预算规划,完成了各自的乡村改造设计。

  因地制宜

  盘活当地软硬件“宝藏”

  来自福建农林大学与苏州大学联合组队的《可耕可读,趣归乡野》(下称《趣归乡野》)设计团队成员王欣介绍,本次驻村设计作品着力于使用“最小介入手法”打造富有特色的村庄景观节点,即充分利用乡土植被和废弃材料进行环境的设计,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转而选用木条、竹编、石子等本土材料,实现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

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看闽侯县变美“秘籍”!

  《红色仁洲,山水福寿》污水厂点位设计规划

  海南大学的《红色仁洲,山水福寿》(下称《红色仁洲》)团队在仁洲村开展驻村实践,经过系统调研和考察后,他们总结出了村庄的四大特色,分别是革命老区、绿色自然、美丽庭院以及“福禄寿喜”文化。

  仁洲村的旅游依托于附近的三叠井森林公园,但是由于缺乏景区的配套设施,现阶段无法很好地留住客流。

  团队在设计中力求串联仁洲村四大特点,进一步锁住客流,并利用仁洲村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进行创作,既有高雅、长寿、幸福的美好寓意,又可以增加体现仁洲村的文化体验感。

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看闽侯县变美“秘籍”!

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看闽侯县变美“秘籍”!

  《红色仁洲,山水福寿》部分设计效果图及场地原貌对比

  同样驻扎在仁洲村的厦门大学《鸭吼·仁洲村》团队对此也有共鸣,“仁洲村不是个荒村,而是已有基础设施投入的在规划布局建设中的生态村。”团队成员唐琳介绍,“按我们的理解,硬件已经初具规模,我们设计更应该介入‘软件盘活’的部分,即为村民串联这些硬件资源和游客。”

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看闽侯县变美“秘籍”!

  《鸭吼·仁洲村》游客中心点位设计方案

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看闽侯县变美“秘籍”!

  《鸭吼·仁洲村》生态观光路线规划

  倾听村民声音

  注重实际民生需求

  村庄是村民的村庄,村民是村庄规划的主体,设计不能浮于表面,在实际落地时村民的体验感至关重要。驻村后,几个团队通过走访调研村民需求,将旅游需求同村民需求相结合,真正让村民加入到村庄的建设工作中。

  林柄村的村民经常在党建活动室前的空地晒稻谷。“在我们优化设计的过程中,村民一度以为我们要把这个地方全部打通重建,导致他们没有过多的空间晒谷子。”《归园居》团队成员李婼妍介绍,“我们团队在设计中考虑到了村民的想法。在景观规划上,我们不仅设计了整体空间的小品装置,而且预留了一些公共空间给村民们。”

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看闽侯县变美“秘籍”!

  在空地上晒稻谷的村民们

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看闽侯县变美“秘籍”!

  《归园居》党建水吧点位设计效果展示

  基于林柄村的资源现状,《趣归乡野》团队则围绕“产业发展”和“赋能村民”两方面构建城乡互动模式,通过菜地认领的方式在城乡居民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平日菜地交由村民代为打理,假期城市居民前往设计场地进行采摘和自然体验活动,带动林柄村村民收入,提升村民本土文化自豪感。

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看闽侯县变美“秘籍”!

  《可耕可读,趣归乡野》“时光小院”城乡互动模式设计

  筑巢引凤

  为返乡青年打造平台

  据林柄村佳美农场魏长场长介绍,林柄村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不足5人,这深深触动了王欣和她的团队。

  “当我们走在村里的时候,很少碰到年轻人,田间地头多是六七十岁仍在辛勤劳作的老年人。在实地探勘之后,我们开始思考原本的设计除了提高场地的景观品质外,能否对村庄产生一些其他的效益?”

  因此,在深化设计时,《趣归乡野》团队加强了对产业的考虑,希望使佳美农场成为一个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触发点,通过产业升级创造就业岗位,通过赋予农产品文化、教育等附加价值提高村民收入,进而带动青年返乡。

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看闽侯县变美“秘籍”!

  《可耕可读,趣归乡野》佳美农场点位设计平面图

  本次四个驻村团队中有两个来自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指导老师李珂在跟随驻村时发现,仁洲村部分年轻人活跃于直播领域,为闽侯金鱼产业作出很大贡献。

  “乡村振兴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耐心打磨的系统工作,”李珂表示,“年轻人有知识,有见识,能顺应时代,如何依托当地产业,把本地乃至外来地年轻人留下来、吸引来安家立业,让他们有存在感、获得感,并能将自身潜能注入乡村建设,是一个比较急迫的问题。”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现在,像参赛的四个驻村团队这样有志于“改变乡村”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首届福建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实践营为这些年轻人搭建了一个实现抱负的平台,不仅促进了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鲜活的青春“血液”。

  本次活动特邀专家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刘东峰老师在谈到空间设计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时表示:“空间设计是提升乡村环境品质的重要内容,对促进乡村自然及人文环境的改善、激发乡村内生发展活力以及促进乡村产业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作为在校学生来说,深受学院派的影响,有些想法和作品会存在一些理想化的地方。因此通过这一次亲身经历开阔自己的视野,接收更多不一样的东西。”《红色仁洲》团队的吴嘉琪认为这次参赛很好地锻炼了自己,提升了把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的能力。

  李婼妍表示,借助这次活动未来要将目标放到更大的地方,“实施地点前期选在林柄村进行试点试验,等技术成熟后可进一步推广至整个白沙镇,实现白沙镇全域旅游提质升级。”

  厦门大学的唐琳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尽我们所能投入这项伟大的工作,让美丽的村庄焕发生机与活力。”

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看闽侯县变美“秘籍”!

  驻村团队现场调研照片

  目前,空间赋能赛道已完成全部评审,根据专家评委认定,海南大学《归园居》、厦门大学《鸭吼·仁洲村》获一类作品,福建农林大学、苏州大学《可耕可读,趣归乡野》、海南大学《红色仁洲,山水福寿》获二类作品。(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李琳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