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在香港高一年级全面推行 逐步取代通识科
本学年开始推行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简称“公民科”)6日在香港高一年级全面铺开。课程以香港问题的由来作为开首,让学生了解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一实事,着重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积极态度和国民身份认同。
2020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宣布,特区政府决定根据通识教育科课程宗旨和目标,精简课程内容,巩固知识基础,优化教材和考试安排,并冠以新的科目名称。今年4月,教育局公布高中4个核心科目的优化内容,其中通识科改名为公民科。
9月2日,位于香港小西湾的汉华中学的一个教室内,30多名身着整齐校服的高一学生在专心听课。新华社记者 张雅诗 摄
公民科课程由“‘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和“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3个主题组成,让学生通过学习香港、国家和当代世界的议题,建立坚实和广阔的知识基础,培养慎思明辨、理性分析和解难的能力,并认同国民身份和发展国际视野。
任教通识科约十年的汉华中学老师黎国诏表示,公民科课程内容比较集中,并且更深入讨论国家发展的步伐,带给学生积极正面的信息。教育局早前已将相关教材上载到互联网,供老师采用。
香港回归祖国前,通识教育只是选修课,2009年开始列入必修课,2012年开始列入香港高考必考科目。然而自推行以来,其课程内容、评核方式及存废等问题一直备受质疑。例如一些学校的通识教材会出现攻击“一国两制”、美化非法“占中”、激化香港与内地矛盾等内容。
香港教联会副主席、将军澳香岛中学校长邓飞认为,公民科的设计对症下药,一方面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另一方面对港情国情世情都做了全面、客观、专业的知识界定和教学设计。这是对通识教育科的纠偏课程。
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课程发展是一个持续改进与优化的过程,希望大家支持公民科顺利推行,共同培育学生成为与时俱进,具备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为国家和香港作贡献。
据介绍,公民科维持必修必考,但不设独立专题探究,并将为学生提供前往内地学习机会。
汉华中学高中生陈健诺说,他希望通过公民科学到更多关于香港社会的运作,以及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国家政策给香港带来的机遇等,相信这将有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
公民科于本学年在高一开始推行,并将逐步取代通识科。本届高二和高三的学生继续修读原来的通识科,直至高中毕业。
相关新闻
- 香港中联办:前海扩区又扩容 香港舞台更宽广(2021-09-06 21:02:31)
- 香港取消原定于十月一日举行的国庆烟花汇演(2021-08-27 15:56:02)
- 香港特区《高等法院规则》和《区域法院规则》修订刊宪(2021-08-20 13:17:28)
- 香港特区立法会审议《2021年国旗及国徽(修订)条例草案》(2021-08-19 09:38:21)
- 香港警方重新拘捕10名涉嫌参与非法示威人士(2021-08-10 10:43:25)
- 外交部驻港公署正告美方:反中乱港绝对没有出路(2021-08-06 11:07:01)
- 香港高院裁定首名被控违反香港国安法男子罪成(2021-07-27 15:59:02)
- 香港特区政府:修订个人资料(私隐)条例旨在打击“起底”行为(2021-07-15 07:55:46)
- 驻欧盟使团:欧洲议会涉港决议颠倒黑白 中方坚决反对(2021-07-09 08:07:50)
- 香港特区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成立,李家超任主席(2021-07-06 18:39:47)
- 香港首宗流入社区变异病毒案:印度裔男子隐瞒行程被判监3个月(2021-07-05 13:22:49)
- 外交部驻港公署正告美方:立即停止恶意诋毁香港国安法(2021-07-04 09: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