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德桥:白马河上第一桥
-
彬德桥位于台江区帮洲里中段,横卧白马河南端两岸,紧邻著名景点北江滨闽水园,被称为“白马河上第一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该桥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桥长28.7米,宽2.7米,为花岗石二墩三门拱桥。
-
桥侧有“彬社重造”、“光绪丙申”、“民国七年戊午”、“彬社三次重修”题刻,历史悠久,石雕精美,是古代石桥梁的重要实物。
-
据传,彬德桥由木帮商会“彬社”筹资重修,为表彰彬社修桥美德,故名“彬德桥”。
-
彬社由来
闽江上游的木材被扎成木排顺水而下,集结在台江义洲、帮洲的白马河两岸加工并转手销售,因此该桥也见证了福州曾是我国三大木材集散地之一的辉煌。
-
几十个商号的木材商人聚集在这里组成“木帮商会”, 他们将“ 杉”字和“木”字拼在一起,组成“彬”字,以“彬社”的名义救火、 义葬、做善事,彬德桥正是彬社从事公益活动留下的历史见证,“彬德”二字正是人们对彬社最好的褒扬。
-
彬德桥是福州目前保留下来少有的平梁与拱桥结合的桥梁,圆拱适合闽江上较大型的船只出入,两侧的平梁桥可以流水、通小船,这种“平拱结合”的桥式全国罕见。
-
此桥不大、不长、不规则,其三个门拱直径大小都不一样,桥面两端台阶不一,各走几层即上平坦路段,其平坦处用十五条石铺就。
-
然后再上八层台阶,中间就是拱形的桥顶。
-
桥两头左右都有石狮子,历经百年风雨,早已轮廓模糊。桥身石柱上的圆形柱头,还有彩绘,甚是亮眼。
-
该桥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桥上有庙”,在桥的东端北侧,建有“十八将军”小神龛,供奉“琉球国十八将军”塑像,附近居民和过往行人时有作揖祭拜。
-
1997年,当地民众集资盖了桥亭,并在桥的东端北侧有供奉“十八将军”的神龛。关于这“十八将军”,流传有两种说法。
-
一种说法是:这是明朝时镇守该桥“琉球国十八将军”塑像,这也表明福州该河港早年就与琉球等国有着密切的海上来往关系。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祭祀汉闽越王“郢”的三子“白马三郎”的十八位家将。相传,当年白马三郎在鳝溪射鳝除恶,鳝负痛甩尾反博,一时间浊浪排空、黑波激旋,白马三郎人马俱殁,随行十八家将全部殉难。后人在帮洲里现彬德桥建“十八将军庙”,在彬德桥边立碑祭祀。
-
值得一提的是,彬德桥旁,还有白马河公园中唯一一株古树名木古荔枝树,它有着上百年的树龄。
-
如今,彬德桥是周边居民的重要通道,上学、放学,茶余饭后闲来信步,怡然自得。
-
从桥上远眺,白马河两岸郁郁葱葱,景色宜人。
-
岁月悠悠而过,流过的,只是传说,留下的,就是生活。彬德桥,凝聚着世代帮洲人的情结,记录着一代代桥边人的幸福生活,更将延续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摄影:叶 诚)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