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为抓手 ,园区标准化建设福州在行动
福州:园区聚变引来凤满枝
-
福州软件园。本报记者 池远摄
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林文婧 林瑞琪
浪急催潮涌。在全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行进图中,园区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节点”。“关键节点”如何突破?福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提出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加快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今年下半年以来,《福州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十位一体”工作实施方案》《福州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相继出台,我市针对扎实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有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其中,项目建设成为有力抓手。
近日,记者深入探访园区,在火热的建设图景中感受“聚变”的澎湃动能。
-
申马二期项目建设现场。(申远供图)
筑巢
增强集聚力
要让项目引得来、留得住,有效益、能发展,关键在于抓好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建设。
位于福清兴化湾北岸的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得益于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昔日农场滩涂摇身变为加速崛起的产业园区。
“本以为新厂房装修和相关手续办理要花一段时间,没想到直接‘拎包入驻’,整个过程高效便捷。”在产业园内的“蓝谷”产业综合体,首批入驻企业之一——精诚机械正开足马力生产,总经理王书霖为园区的高效服务和完善的配套设施点赞。
园区另一侧,中铝东南沿海铝精深加工基地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多亏了水、电、道路等配套设施的快速跟进,项目能够顺利推进。”中铝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高端电子和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智慧工厂已建成投产;汽车轻量化用铝合金板带材生产线厂房已建设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
“为让企业在这里放心安家、专注生产,我们加速完善基础设施,保障落地项目发展所需。”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内蓝色大道、江华大道及连接线基本建成,滨海大通道蓝园段全速推进,闽台大道、湖滨大道等陆续动建,“三纵三横”主干路网加速织密。与此同时,园区日供水量3.5万吨的供水管网项目基本建成;110千伏及220千伏变电站正开展前期工作,建成后将源源不断为落地项目输送能源。
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为企业、项目发展提速增效持续赋能。产业园内,中铝、蓝谷、鸿生等项目正加快建设投产。
火热的发展势头也出现在连江西北经济区。路网、水网、电网、防洪排涝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如火如荼,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补齐短板,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
连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叶万斌介绍,园区内产业大道、区间路、兰云路、沿溪大道等路网正加速推进,同时打造一座日供水量2.5万吨的水厂、6公里长的污水管网、一座220千伏变电站,整治建设7条河道溪流,以及平整7500亩土地等。
连江西北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南北端分别设有飞石互通、丹阳互通,南靠福州绕城高速、东靠沈海高速,新、旧104国道过境。黄金位置发挥“黄金”效应,园区已吸引正祥农产品现代物流园、普洛斯(连江)物流园等5个物流项目落地,福州物流城也有望落户,为连江布局现代物流产业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
中铝东南沿海铝精深加工基地项目。本报记者 池远摄
铸链
增强带动力
道路成网、厂房成片、绿树成林,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福州明确各地定位,发挥“链”式效应,打造园区“聚宝盆”。
在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申远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申远二期年产40万吨聚酰胺一体化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其中1条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生产线已顺利投产。
龙头舞,龙身动。申远的稳定生产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距离申远二期不远,申马环己酮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景象。该项目是延伸申远己内酰胺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亦是申远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申马二期今年6月正式动工,截至目前已完成桩基建设,进入土建施工阶段。生产己内酰胺下游产品聚酰胺的聚合装置已于今年四季度投产,绿色纺织产业园项目即将动工……一环紧扣一环,产业园内,整条产业链在加速奔跑。
通过大项目带动大产业,恒申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以商招商,吸引上下游多家企业落户园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日前,恒申集团代表15家全球重要合作伙伴与长乐区、连江县签订10个重点产业项目组团投资协议,总投资达160亿元。“这批项目落地后,我们将建成以申远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为中心,产业链上下游同步发展的综合生态园区。”恒申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将实现从单个产业链到产业生态圈建设,从单打独斗到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投资,从化工化纤到高端新材料发展的转变,助力福州市产业转型升级。
-
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本报记者 池远摄
海岸线的另一边,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也有新进展。一条聚焦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的产业链强势崛起:东方风电工厂下线10兆瓦大容量风机,创造亚太最大、世界第二的纪录;金风科技工厂6.7兆瓦、8兆瓦风机下线,福建省首批出口风力发电机组在此生产,并启程运往土耳其;LM叶片厂建设完成,具备投运条件,明年将下线全球最长107米叶片……
“作为三峡集团与福建省的战略合作项目,产业园自成立以来便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与重视,形成政府支持、三峡主导、市场化引领的创新发展模式。”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通过引进并集聚国际、国内知名的海上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打造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检测认证、建设安装、运行维护等全产业链,并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园区海上风电整机、电机、结构件、主要零部件均已批量化生产,并销往世界各地,实现立足福建、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目标。”该负责人说,未来将加快海上风电产业园建设,带动全产业链集聚协同发展。
-
国家地球空间信息福州产业化基地(一期)主楼封顶。(福州高新区供图)
练核
增强创新力
步步高、日日新,打造创新高地,园区勇当探路尖兵。
在福州高新区,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三创”热土蓄势待发。
探索园区标准化建设,高新区提出高质量、大规模、向天上要空间的“高大上”理念,将高标准厂房建设作为促进全产业链提升的重要抓手,力争“建一栋楼,出一个产业基地”。
目前,高新区创新园1期至6期分别定位为总部经济园、软件产业园、区块链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光电产业园、数字经济园。全区按照自建自持、国企投资、高校院所共建、社会资本投资四大模式,已建各类高标准厂房154.6万平方米、在建136.8万平方米、拟建173.3万平方米。
“作为创新类园区,更需要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高新区经发局负责人说,该区在创新上狠下功夫,高品质打造标准化园区。
高新区充分利用大学城区位优势,不断强化院地合作、校地共建、国企联合投资,推动与清华、北大、武大等高校战略合作成果项目落地。目前,国家地球空间信息福州产业化基地已主体封顶,紫光科技园已建成18.8万平方米,启迪科技城在建约9万平方米,将建成集聚一流大学资源的综合型标杆园区。
-
“蓝谷”产业综合体项目。本报记者 池远摄
走进另一个创新型试点园区——福州软件园,那里的重点是抓智慧化、智能化建设,通过5G、MEC、云、大数据等新基建手段加速打造智慧园区2.0版。
“我们将智慧园区扩展项目(2.0)建设纳入标准化建设,构建运转高效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园区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福州软件园管委会副主任朱向东介绍,智慧园区一期项目聚焦水、电、消防等物联网相关的基础设施,2.0版则重在提升产业服务和高端配套服务。
近日,中国电信福州分公司依托5G、大数据等技术,与集时通(福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在福州软件园打造福州首个5G融合交通智能接驳站;与福州软件园签订园区网络优化改造协议,参与软件园智慧安防、智慧停车、智慧水务、智慧电网、智慧物业等项目的开发实施。
面向园区管理服务机构,智慧园区2.0版还将开发园区“数字孪生”应用、企业“画像”大数据分析。目前,项目已完成总体设计和各接口的开发,按照梯次升级、迭代开发、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建设和应用,有望于明年上半年在福州软件园全面上线。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