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看,这群挺身而出的凡人——来自福建山地救援队的报告

2020-09-28 09:55:13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陈永章

7月19日,救援队在马尾康坂溪救援一名骨折游客。 图片由福建山地救援队提供

  19年前,福建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因习近平同志的一声嘱托而成立。

  在《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中,福建登山协会会长、福建山地救援队队长朱韶明回忆:“有一次,我与习近平同志一起登山时,接到一个求助电话,来电称:‘在闽侯十八重溪发现有登山群众迷路遇险,需要一些登山友前去救援。’习近平同志当场表示,灾难面前,人民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建立一支专业的民间山地救援队伍刻不容缓。”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还是福建登山协会的名誉会长。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2001年元旦,福建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简称福建山地救援队)的前身山地救援中心正式成立。这是一支纯民间的组织,作为政府应急力量的重要补充,全天候开展公益山地救援。

  19年过去了,福建山地救援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嘱托,一次次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一次次救人危困、勇担大义。

  “求救声响,集结紧急。风雨雷电,翻山涉溪。悬崖峭壁,无所畏惧。寒暑昼夜,披荆斩棘。头盔的光束探寻生命的呼吸,攀岩的绳索拉起生命的升降机,手中的砍刀劈开前行的道路,肩上的担架链接生命的继续。”

  ——青藤作词《勇担大义——福建山地救援队之歌》

  他们热爱生命,因而在他人生命受困之时勇于担当,一次次挺身而出,用爱心与奉献给美好人间添暖,让那些受困生命春暖花开。从2001年元旦到昨天,福建山地救援队接警244次,救助989人。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19年,一群挺身而出的凡人用爱与坚持,创造了生命奇迹,写就一段岁月传奇。

  一、初心

  2020年5月24日19∶18,刚吃完晚饭没多久,福建山地救援队副队长天马(陈文)的手机就响了。他的心不由一下子揪紧。只要他的手机一响,就是又有人在山中被困,寻求救援。

  福建山地救援队是福州110指挥中心的联动社会公益组织,而在队里分管搜救工作的副队长天马的手机就成为110指挥中心的联系电话,110指挥中心接到山地救援的求救信息就会转到这部手机。朋友调侃天马:“你那手机哪是手机,简直就是手雷!”

  悠悠万事,救援为大。手机一天24小时都不能关机,手机一响,天马不管正在忙什么,都得先放下。5月,天马与小刀(邓挺)一起被任命为救援队副队长。此前,赵文建、林理锐、小廖(廖志文)、贵宾(陈贵斌)先后任执行副队长。这手雷一样的手机,小刀、小廖、贵宾、大山(郑晓春)都管过,去年传到了天马手上。

  刚才这个电话是十八重溪风景区管委会打来的,有一名游客在十八重溪七八重山脊被困。天马一边发动汽车赶往地处闽江滨世茂外滩的救援队活动中心,一边在车上与十八重溪风景区管委会和求救者进一步沟通核实情况。

  19∶31,天马手机又响了,福州110指挥中心转来信息,有一男一女在鼓岭山顶被困,请求救援。

  最近救援有点多,一场紧接一场。今年春节后因为全民防抗新冠肺炎疫情平静了2个月,但4月12日至5月24日,救援队在40多天的时间里就接到了10起请求救援的信息。

  经信息收集分析、初步判断,被困十八重溪的游客无法自行下山,救援队决定出勤救援。19∶32,天马一到救援队活动中心,马上发出指令:“对十八重溪地形熟悉且能迅速奔驰救援的,请报备!”

  救援队微信群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报备比的是手快,就跟抢红包一样。不过,队员们抢的不是钱,是参加夜间深山救援的名额。

  手机微信群页面上,不停跳出报备的字眼。流浪五天(刘明星)报备,月光(潘红玲)报备,眼底浮云(叶常青)报备,枫叶(郑小峰)报备,好年冬(杨峻超)报备,刘邓(潘建忠)报备,迷鹿(吴东)报备,云水谣(张晨)报备,海文(周海文)报备,遨游(杨立新)报备……队员报备了,就意味着必须在30分钟内到达救援队活动中心集合,再赶往指定地点参加救援。

  救援队决定前方指挥部设在十八重溪石风帆山庄,由尖尖(许必信)、狼牙(林起飞)担任前方指挥,斟酌(林增灼)、凯玲(胡燕玲)担任后方指挥。一场紧张的救援战斗打响了。

  天马、尖尖、斟酌已坚持公益山地救援19年。他们20多年前就是登山爱好者,也是资深的登山队领队。福建登山协会救援中心刚成立时,没有一支相对固定的救援队伍,主要依托他们招呼一群登山强驴组织搜救。

  天马、尖尖、斟酌和一拨拨的救援队员,牢记习近平同志“人民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指示,19年来以实际行动践行救援队“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队训,一次又一次出发,已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救援。

  二、集结

  5月24日19∶19,人在连江县城的迷鹿,看到救援群发出的十八重溪的救援信息通报后,马上开车往福州赶,等队部作出救援的决定时,人已快到马尾区了。

  身为连江县公务员的迷鹿,为了赶上市区队员的节奏参加救援,只能巧打时间差。在看到救援预警信息后,他马上就从连江县城往福州赶。福州与连江来回一趟近百公里,参加一次救援要贴路费上百元。与迷鹿情况相似的队员还有春风(林敏生)和篮子(许兰云),他们分别是闽侯县和长乐区的教师,每回参加救援不但要赶时间,也要贴路费。

  20∶08,迷鹿到救援队活动中心与骆驼(宋立泉)、尖尖、遨游、刘邓等队员会合后,赶往十八重溪。

  骆驼是擅长搜救的一员大将,体能好,技术强,心直口快,充满爱心。他与队里的天马、佛手(林志海)都是献血明星,已经无偿献血十多年。为了避免家人不必要的担心,骆驼参加义务献血和公益救援都是瞒着家人。但这些事还是被姐姐枫语(宋峰)知道了。姐姐与他感情深,不但帮他隐瞒,还受他影响也参加了救援队。

  当了奶奶的枫语与当了外婆的幸福(黄丽琴),活跃在救援一线,成为队里的美谈。在救援队里,除了枫语、骆驼这样的姐弟组合,还有林中(林忠东)和三马(林晓荧)的父子组合,还曾有过贵宾三兄弟(陈贵斌、陈贵华、陈贵文)组合、茶痴(罗红兵)若水(林芝)夫妻组合。

  在十八重溪救援队伍出发的前后,鼓岭鳝溪救援战斗也在紧张组织进行中。

  鼓岭鳝溪救援由月光任后方指挥,前方指挥天马、大山和佛手、不点(刘正泳)、眼底浮云、篮子、沉默之人(张家英)、海文、随缘(陈瑞建)、样子(傅滢)、云水谣先后从活动中心出发,赶往设立前指的鼓岭鳝溪烧烤园。在这些队员中,月光、眼底浮云、篮子、沉默之人、样子、云水谣等六人都是女中豪杰。

  女救援队员是一道亮丽风景线,救援队现有40多名一线队员中女队员就占了十多名。救援队员包括机关干部、退役军人、工商个体户、下岗职工、医务人员等。贵宾、小廖、浪漫军刀(黄占平)、狼牙、不点、军子(林秋宝)等,把军人乐于奉献、敢打硬仗的精神带进了救援队。随缘、老柯(柯清钦)虽是下岗职工,却积极参加救援活动,令人尊敬。

  福建山地救援队队员,全部是从社会招募的志愿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精神与信念走到了一起。

  三、迎难而上

  5月24日刚过21∶00,鼓岭鳝溪的救援队员就发现了被困者发出的光亮,向被困者靠近。

  而此时,在十八重溪,队员们刚离开景区的步道,从七重溪的陡峭山间小道上山。六叔(林西留)掏出手机,拍下队友们在山路上行进的身影。

  六叔是福建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也是救援队的一线队员。2017年,福州一家报纸对福建山地救援队的一篇救援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在登门采访时,请求救援队今后让他随队采访。

  六叔很快就参加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救援——2017年3月16日牛头寨救援。

  2017年3月16日,梵高(高举)、大山等救援队员在省登山协会培训基地为小廖布置婚礼场地,18日小廖的婚礼将在此举办。12∶56,救援队接到福州110指挥中心指令,有人在鼓岭牛头寨坠崖,要求救援队迅速救援。两天后就要当新郎的小廖马上与大山、浪漫军刀、天马、遨游、相信自己(罗叙凤)、刘邓、酷睿(颜睿)、六叔和梵高等10名队员在20分钟内集结完毕,赶往牛头寨。

  救援队了解到,一名外地男青年因失恋而轻生。这名青年独自骑着摩托车到鼓岭牛头寨,在一处悬崖跳崖自杀。为让人能找到他的遗体,跳崖前他把身份证与随身物品放在一块石头上,并给110打了个电话,告知了大概位置。福州110指挥中心对挂来的手机先进行了定位,通知消防队员迅即驰救。在鼓岭牛头寨悬崖边,消防队员找到了跳崖自杀的男子物件后,队长带着一名队员好不容易下到悬崖下,找到了伤痕累累一息尚存的跳崖小伙子,但面对那70多米的峭壁却无能为力,于是要求山地救援队前来支援。

  时间就是生命!小廖与大山不顾个人安危,在队员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迅速下到70多米深的悬崖底部,与两名消防队员会合。轻生的男青年已血肉模糊,大山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把脸别开去,对小廖说:“你快给包扎一下。”小廖对伤员进行清创、包扎和心理安抚,并把坠崖男子伤势情况传回了前指。

  鉴于现场地势险峻与救援难度大,在前方指挥贵宾与后方指挥月光的指挥下,救援队在半小时内又组织了由小刀、骆驼、大榕(廖志华)、海文、阿呆(龚泽明)、武哥(陈贵华)、佛手、狼牙、咖啡(王剑尘)、春风等人组成的第二梯队驰援前方。小廖、大山与消防队员一起把伤员装上担架。而贵宾和小刀,则率领队员在70多米悬崖上架设四个上升转移平台。救援队员齐心协力运用“双绳技术”把受伤的男青年转移到了崖顶。

  在崖顶,六叔一肩扛着摄像机拍摄,一手端着手机进行直播。

  牛头寨救援,是福建山地救援队成立以来,救援条件最为险恶、运用救援技能最齐全的一次,按队员的话说就是“把能用的技术和设备都用上了”。

  2017年3月18日,在福建登山协会培训基地举行的小廖婚礼上,大屏幕上播放着六叔拍摄的牛头寨救援的影像,当新郎官系着绳索下崖救人的形象出现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婚礼气氛达到了沸点。

  牛头寨救援让小廖终身难忘。而六叔一发不可收拾,从此踏上救援之路,成长为救援队的一线队员。

  其实,每个队员心底都有自己最难忘的救援。

  尖尖对2015年6月21日(父亲节)罗源县牛梅溪救援的感受,就一个“难”字。那天15名驴友在牛梅溪被困40多米高的悬崖下,请求救援。救援队22∶50接到求援信息,贵宾、尖尖、王医生(王惠宝)、茶痴、浪漫军刀、博腾(林毅)和女队员旋律(董燕平)等7名队员于23∶10出发,几经周折,到22日3∶45才找到受困者。最后用上了带去的4根百米长绳,到6∶50才把被困驴友全部转移到崖顶的安全处。尖尖感叹,这是他在救援队14年遇上的难度最大的一次救援。他没想到,这个“最难”很快就被牛头寨救援比下去了。

  林中和三马父子,携手参加的救援为数不少。他们不会忘记,2019年6月9日十八重溪燕巢山雨夜通宵救援。那天,四人从福清市一都镇穿越十八重溪,被困在知音瀑布山顶。救援队21∶15接到省公安厅转来的求救信息后,马上集结14名救援队员直奔十八重溪,林中、三马父子则从闽侯县尚干镇的家中赶去会合。没有亲历当晚救援的人,很难想像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艰难与危险。黑漆漆的夜,一阵大过一阵的豪雨,湿滑陡峭的山路,脚下草丛中出没窜动的毒蛇,难以逾越的悬崖峭壁。10日3∶30救援队才与被困者会合,而到了7∶00才安全地将被困人员带到景区步行道。差不多到了9∶00,林中、三马才一起回到家中。

  遨游永远都会记得,宝塔峰的一块滚石把救援的生死考验一下子推到了他与队友面前。2019年3月24日,救援队在十八重溪宝塔峰搜救被困的12名驴友,就在护送被困者下撤时,一块大石从上方突然被踩动滚下,擦过队员后背掉落,砸中遨游的脚背,“落石、落石”喊声和石头滚落的声音回荡在山林中。这场惊险是救援队建队以来险情最高的一次。

  事后有人问遨游,怕吗?遨游说,怕,真的后怕!但是,他救援的脚步却从未停下!其他队员也被这块滚石吓出了一身冷汗,但他们也没有停下救援的脚步。

  四、生命至上

  5月24日21∶29,担任鼓岭鳝溪救援前方指挥的天马,怎么也没想到,预想中相对容易的一场救援却异常艰难。最后几十米被一道悬崖拦住,搜救人员怎么也无法接近被困者。

  后方指挥月光接到前方要求绳索技术人员增援的请求后,马上组织咖啡、小刀、老柯、火焰(蔡成凯)携带设备于21∶51赶往鼓岭增援。

  月光在队里被大家尊为女神,她既可镇守后指调兵遣将,也可冲在一线参加搜救,还以保险从业者的精细做好队伍的考核管理。

  与此同时,十八重溪救援的后方指挥斟酌,根据前方传回的信息制作好搜救线路图后,传给前方队员参考。

  斟酌对福州周边的山地特别熟悉,队员称他是“走动的GPS”,脑中自带定位仪。搜救队员迷鹿、骆驼说,有斟酌哥制作的搜救图,心里就特别有底。

  十八重溪革猎山虽然陡峭险峻,夜深路滑,毒蛇挡道,但救援总体还算顺利。25日00∶25,搜救队员与被困者会合。

  一天两场救援都成了彻夜救援。这对福建山地救援队来说并不算稀奇事。灾难面前,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这一信念,让队员们对自己这份没有报酬且又难又累又危险的兼职无怨无悔。队员刘邓说:“救援与自己企业业务相比,救援永远排在第一,因为救援必须与时间赛跑。”

  生命至上。每一次搜救都是一场紧张的战斗,都必须与时间赛跑。

  为了一个走失的65岁农妇的生命,2015年9月4日至7日,福建山地救援队连续4天共投入上百人次人力,夜以继日在马尾真君堂周围的山里搜救。那是参加救援的队员们记忆中最振奋人心的一次救援。

  9月4日救援队就派出四个小组,连夜上山搜救。后面几天又陆续派出多个小组,参加搜救。连续几个昼夜连轴转,许多队员体力严重透支。救援队几乎全员接力参与搜救,搜救犬、无人机、卫星电话全都用上了。民警、消防队员和晴天、深呼吸等户外俱乐部也加入了搜救行动。

  经过72小时艰难搜救,救援成功的消息传出,身心无比疲惫的搜救人员眼里闪烁激动的泪光。当队员用担架抬出老人时,山间响起经久不息的欢呼声。

  骆驼、大山、大榕都说,2017年4月21日、22日晋安区寿山乡九峰村搜救走失的九旬老汉,是最幸运的一次救援。92岁老人在走失45个小时后,被坚持不懈在山上搜寻了一遍又一遍的队员们救了回来。不点说:“那个感觉才叫快乐!”

  每次救援成功,救援队员看到受困者在自己的帮助下安全地出来,心里就特别感动,搜救过程的艰难困苦都不算什么了。深夜升起在山头的一轮明月,黎明绽放在天边的彩霞,雨后烟雨蒙蒙的水墨山水,他们都视作对自己莫大的奖赏。

  若是救援无果,大家就会变得很沉默。无数次成功救援的喜悦,也无法磨灭少数几次无果搜救在队员们心底留下的痛苦与遗憾。

  队员流浪五天,爱踢足球爱登山,救援队的队友们喜欢叫他“大表哥”。对2019年7月30日至8月1日闽侯县大义村一场没有结果的救援,他把心底的遗憾化为笔下让人心痛的文字。“搜寻了一天,没有丝毫进展……心里却恨不得胁下长翅,一瞬间飞跃整个山林,找到老人。”“持续到第三天的搜救,即便希望渺茫,也要对生命的珍贵尽最后的绵薄之力,我们怀揣不弃精神又踏上搜救之路。近乎地毯式的搜索加上警方的无人机,仍一无所获,等来的即将是解除搜救的指令。虽然这个指令意味着我们不用再冒着高温酷暑进行高强度行动,但也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无望。那时,我甚至想,说不定一下山就会听到老人自行走回家的消息!”

  五、感动

  5月25日2∶12,鼓岭鳝溪搜救增援小组与被困者会合,但下撤缓慢。2∶57,在十八重溪救援队员已将被困者带至七重溪口景区步行道。

  两场救援通宵进行,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救援队的志愿者发哥(王发枝)与青藤(章慧萱),一直紧张地关注着救援进展。

  2014年和2015年,退休后的发哥和青藤先后成为福建山地救援队志愿者,参与救援队的管理工作。他们建立科学制度依法管理,强化保障,凝聚合力,外树形象,内立精神,给正处于转型期的救援队加了一把力,让救援队由外到里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发哥今年74岁,是从一家全国性经济大报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退休前是报社的秘书长。青藤2014年底退休前,是福建省直机关的公务员,在救援队大家都叫她萱姨。他们一次次被队员们无私奉献、勇担大义的精神感动。他们甚至不顾自己年岁大,好几次与救援队员一起出现在救援现场。

  因为感动,发哥和萱姨就特别想为救援队员们多做些事。他们认为从事高难度、高风险、高技术山地救援的队员们,必须有强大的后勤、技术保障。发哥甚至让自己的女儿给救援队捐款15万元。他们不辞辛苦奔走于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满腔热情宣传介绍救援队山地公益救援的义举善行,取得政府与企业的理解与支持。这些年,福州市政府、河仁基金会、华威集团、卡尔美、福昕软件等都对福建山地救援队给予大力支持。如今,救援队在救援保障、设备配置和培训基地建设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

  这一夜,过去活跃在救援一线的女队员旋律,在家中关注着两场救援。2019年底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不得不停止参加救援活动。在家看队友们的每一次救援,她都非常感动,都想早一点归队。她对月光说:“我不算退队啊,这只能算请产假。等我生下宝宝后,还要回来与大家一起参加救援。”

  这一夜,大山任鼓岭鳝溪救援的前方指挥,彻夜未归。他妻子阿瑾带着两个孩子在家,又是一夜睡不安宁。2016年,有一次阿瑾发烧,还要带两个孩子,大山扔下一句“有救援任务”就走了。事后,阿瑾这样说:“没有抱怨是假的,可当家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更多的是担心与期待,担心出行安全、救援是否顺利,期待救援成功安全归来。得知救援成功的消息,我也为他们感到自豪与欣慰。”

  在救援队员与家人之间,有一种关心爱护叫不说,救援队员怕家人担心,一般都不主动对他们说救援的事;有一种理解支持叫不问,家属怕问多了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影响救援,只是淡淡地交待一句“早点回来”。

  救援队一次次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感动自己、感动队友、感动家人,也感动了社会。

  福建山地救援队2014年成为福州110的联动单位。福州市110指挥中心的相关领导对他们给予高度评价:“省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快速行动,冲在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山地救援一线,不惧风雨、不畏艰辛、不计报酬,成为政府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为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福建山地救援队先后荣获2014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集体)、2015年“福建省十大最美面孔”、2017年“全国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中国登山协会2019年度“山地救援示范单位”。

  2015年“福建十大最美面孔”的颁奖词这样赞美福建山地救援队:“你们将雷锋精神铸进血魂,你们在黑暗中点亮希望的繁星,你们是陌生的面孔,却是每一个获救者重生的亲人。”

  六、再出发

  5月25日4∶12和6∶30,参加十八重溪和鼓岭鳝溪救援的所有搜救人员先后安全回到救援队活动中心,两场异常辛苦的通宵救援宣告成功。

  天亮了。看着眼前川流不息滔滔东去的闽江,身体疲乏至极的天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与满足。

  在2019年底举行的年会上,年过五十的天马表示,“要把救援当终身事业进行到底”。

  会后,有人问他:“天马,你也不想想自己几岁了,还能在救援一线冲几年?”天马回答:“你们看看萱姨、发哥多少岁了,他们能,我为什么不能?我到时候在救援一线跑不动了,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为救援队服务。”

  2020年9月26日21∶20,天马的手机又响了。福州市110指挥中心传来警情,有一位老人在鼓山迷路被困,请求救援。

  22∶35,在天马和小刀指挥下,十位救援队员分批到达鼓山冒雨展开搜救。23∶29,救援队员找到老人。

  27日00∶15分,救援队员将找到的78岁高龄老人护送到山下,交给老人家属。

  一场雨夜救援圆满结束。

  (作者:陈永章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