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传统村落之晋江梧林:闽南古建筑讲述南洋华侨史
-
行走在梧林的石板路上,经过的每幢闽南古厝、番仔楼、洋楼都有一个华侨的故事。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8月28日讯(记者 谢玉妹 林婕 文/图)如果不是听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喧嚣的晋江市区,还隐藏着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传统村落——梧林。
沿着晋江新塘街道的东西三路拐进梧林大道就到达了梧林社区。和许多沿海的村庄一样,梧林村落入口平平无奇,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个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地方。从入口再走几百米便来到梧林中区,瞬间,大半个村落映入眼帘,犹如一位姑娘被撩起遮挡的秀发,令人惊艳的容颜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
不久的将来,梧林将被打造成一个闽南侨文化的窗口、闽台两岸文化的交流地、东南亚华侨的汇集地。北京清华同衡设计院海西规划室 供图
活态传承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在一个多世纪的风雨中,这些老建筑也跟随时代不断变迁,有的无人看管,有的渐渐破败,多数老屋缺乏维护,坍塌损毁严重。
为保护好古建筑和文物,晋江市于2017年初启动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这也是福建省重点项目。项目总范围1900亩,投资规模初步概算为10亿元,分为一期核心保护区、二期坑仔堀片区和三期闽台田园风光区进行建设。其中,现存的明朝百福墙、清朝官式红砖大厝、近现代哥特式和罗马式洋楼、番仔楼等136幢各式古建筑都属于一期核心保护区,占地176亩,将打造为高品质的城市文化休闲空间。而占地358亩的仔堀片区,则规划成游客服务中心、酒店、大师工作室、停车场等。
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的规划设计坚持“原汁原味、原貌重现”原则,采用传统工艺保护修缮。目前,核心区已完成古建筑修缮及保留现状83幢,正在抓紧修缮30幢。在一幢闽南古厝前,记者看到一颗大榕树从中长出,因常年无人照看,榕树压垮了房顶,古厝的房间变成了庭院。一旁与之相连的古厝中也有一颗长在屋顶的榕树,树干沿着柱子向下生长,形成一个“榕门”,别有一番特色。如今,这两间古厝都将被改造成咖啡厅。
秉承“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的理念,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在传统建筑中注入全新的生活方式,重点引入文创、非遗、文化行馆等高端文旅业态,让传统建筑鲜活时尚、焕发生机,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神留乡愁”。建于1938年的侨批馆在战争中被迫中断装修,后被屋主捐献给村里做学校。如今,梧林正准备恢复它原本的功能,将侨批馆一楼建成邮局,将二楼建成侨批展览厅,将民国时期华侨与家乡来往的书信展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那个年代的华侨故事。
同时,梧林也正在整理更多人文历史,并结合泉州当地戏剧、建筑、非遗、伴手礼等文化,开发相关特色文创产品、艺文课程及浸没式戏剧演出点,围绕“家国情、醉闽南、意南洋”三条主线打造闽南侨乡文化展示点。
目前,朝东楼及花海片区已对外开放。今年国庆期间,梧林将以青普行馆、德鑨楼群、侨批馆为重点,打造全新文旅体验业态,预计2021年下半年基本建成并整体运营。
不久的将来,梧林将被打造成一个闽南侨文化的窗口、闽台两岸文化的交流地、东南亚华侨的汇集地。而梧林,终将成为闽南的梧林,中国的梧林,世界的梧林。
-
不久的将来,梧林将被打造成一个闽南侨文化的窗口、闽台两岸文化的交流地、东南亚华侨的汇集地。北京清华同衡设计院海西规划室 供图
活态传承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在一个多世纪的风雨中,这些老建筑也跟随时代不断变迁,有的无人看管,有的渐渐破败,多数老屋缺乏维护,坍塌损毁严重。
为保护好古建筑和文物,晋江市于2017年初启动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这也是福建省重点项目。项目总范围1900亩,投资规模初步概算为10亿元,分为一期核心保护区、二期坑仔堀片区和三期闽台田园风光区进行建设。其中,现存的明朝百福墙、清朝官式红砖大厝、近现代哥特式和罗马式洋楼、番仔楼等136幢各式古建筑都属于一期核心保护区,占地176亩,将打造为高品质的城市文化休闲空间。而占地358亩的仔堀片区,则规划成游客服务中心、酒店、大师工作室、停车场等。
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的规划设计坚持“原汁原味、原貌重现”原则,采用传统工艺保护修缮。目前,核心区已完成古建筑修缮及保留现状83幢,正在抓紧修缮30幢。在一幢闽南古厝前,记者看到一颗大榕树从中长出,因常年无人照看,榕树压垮了房顶,古厝的房间变成了庭院。一旁与之相连的古厝中也有一颗长在屋顶的榕树,树干沿着柱子向下生长,形成一个“榕门”,别有一番特色。如今,这两间古厝都将被改造成咖啡厅。
秉承“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的理念,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在传统建筑中注入全新的生活方式,重点引入文创、非遗、文化行馆等高端文旅业态,让传统建筑鲜活时尚、焕发生机,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神留乡愁”。建于1938年的侨批馆在战争中被迫中断装修,后被屋主捐献给村里做学校。如今,梧林正准备恢复它原本的功能,将侨批馆一楼建成邮局,将二楼建成侨批展览厅,将民国时期华侨与家乡来往的书信展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那个年代的华侨故事。
同时,梧林也正在整理更多人文历史,并结合泉州当地戏剧、建筑、非遗、伴手礼等文化,开发相关特色文创产品、艺文课程及浸没式戏剧演出点,围绕“家国情、醉闽南、意南洋”三条主线打造闽南侨乡文化展示点。
目前,朝东楼及花海片区已对外开放。今年国庆期间,梧林将以青普行馆、德鑨楼群、侨批馆为重点,打造全新文旅体验业态,预计2021年下半年基本建成并整体运营。
不久的将来,梧林将被打造成一个闽南侨文化的窗口、闽台两岸文化的交流地、东南亚华侨的汇集地。而梧林,终将成为闽南的梧林,中国的梧林,世界的梧林。
-
朝东楼为梧林最早的洋楼。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
蓝天、白云、湖泊、花海、草坪……在一片田园风光中,静静矗立着出砖入石的闽南古大厝、浓浓南洋风的番仔楼,以及近现代哥特式和罗马式的老洋楼,闽南特色与异域风情结合得如此自然。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
图为梦菜家声楼,融合了闽式民居和菲律宾建筑风格。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
图为胸怀祖国楼。该楼是旅菲华侨蔡怀番和蔡怀紫合建宅邸,是梧林华侨建筑群中的精品。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
透过梧林的古建筑,马路对面是新建安置房小区。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
朝东楼内特别的窗花。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
德鑨楼是旅菲华侨蔡德鑨宅邸,建于1932年。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
目前,朝东楼及花海片区已对外开放。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
推开朝东楼的大门,感受岁月的遗存。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
位于旅菲华侨蔡德卫宅邸内有一棵巨榕。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
梧林古村落内的风景别有一番滋味。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
远处的高楼为枪楼。据介绍,该楼为旅菲华侨蔡顺意与宗亲出资合建,又名“修养楼”,建于1934年,罗马式洋楼。该楼既是海外归侨与乡贤名流聚会之所,也是旧时梧林村民保卫村落的要塞。面积虽小,但构造精巧,集中展示了罗马式建筑雕花工艺和借柱造廊技术。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