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古村下和洋:连风都飘着书香
-
高由禧院士纪念馆。
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 翁宇民/文 陈暖/摄
上周二,我们第一次走进龙高半岛这个像画一样美的小村庄,第一个感觉是:这里不像许多富起来的村庄一样,古厝或破败或被拆了起新楼,或新盖的洋楼杂乱无章地把古厝挤成“一线天”。这里连绵的古厝完整地保存着且修复一新,而新起的幢幢洋楼有序地立在外围,无言地讲述着古村发展的历史。问为何有这种保护古厝意识,被太阳晒得黝黑的乡贤高建达说:“因为我们都读过书,村里百年无文盲。”
百米古街与5座老学堂
下和洋村古厝,都是百多年前下和洋男丁沿着海上丝路下南洋经商有成后,寄钱回家盖的。有的建筑还夹杂着些许南洋建筑元素。村中古厝连片区有条百米长的古街,完整保存着5座百岁上下的老学堂。
生于下和洋的高正,是福清文化名家,退休后居于村中,为保护古厝出谋划策。站在小学堂内,高正很自豪地讲起学堂的前世:“当年在南洋牧海有成者寄来大笔钱盖新厝,房子建好后还剩一笔钱,大家准备建座小宗祠。当时我爷爷高居德是族长,我外公是融美中学校长,爷爷去问外公是否要建祠堂,外公说我看还是先建学堂。”于是,下和洋村办起了一所完小,既有初级小学又有高级小学,这在全福清的自然村中属头一个。
下和洋村这所小学堂,先后走出了200多位大学生,还走出了院士、教授、研究员等一批科学家,涌现了名医世家、教师世家和科技世家。
如今,下和洋村小学已与他校合并。现在小学堂的一楼做了村中书院,村里常请名师在此为村中子弟授课;二楼则开辟成革命斗争史纪念馆。
祖太婆与名医厝
下和洋村的文化,还体现在他们根据每一座古厝的历史文化,为每座古厝命名。南边厝,又叫医学之家,当地人称名医厝。这家因为百年前一位祖太婆的深谋远虑,从此科技英才不断,尤其盛产名医,成为名医世家。
百年前,祖太婆当家,当时各家各户只送男孩进学堂。对此,祖太婆手叉腰,厉声道:“女儿也是人,我家女儿统统要进学堂。”从此,这家女儿代代都读书,能读到高中绝不做初中生,能读到博士绝不做硕士生。如今这家走出的名医高统明的女儿、女婿都拿到了美国医学博士学位。
高统明是福建省肺科医院主任医师,哥哥高统珠曾是将乐县医院主任医师、院长。
-
女教师施丹贞和4名学生的铜像。
施丹贞与女教师铜像
古街上保存的最小的学堂不足20平方米,这是1927年开设的一所村中夜校。女教师施丹贞毕业于福清毓贞女中(今福清二中),她白天忙他事,晚上来夜校义务教学,寒暑无间,寝馈胥忘,把不少学生送进了大学。感念施丹贞的无私奉献,近年人们在当年的学堂里为她立了一尊铜像,村民高鹏说:“下和洋人会永远感恩她。”据悉,在全国为一位普通小学女教师立铜像的并不多。
这个小学堂还为第一届4名学生立了铜像。这4名学生中,除了一名女生读到高中毕业,其他都上了大学。高建达说,这名女孩因为文化高,后来被一位南洋知名华侨娶回当儿媳妇。那位华侨说:“有文化的媳妇才能旺家,因为她会教子。”村里的几位老人说,因村中女孩自小读书,知书达理,气质又好,远近闻名。
院士纪念馆与别样宗祠
高由禧(1920—2001年),中国著名气象学家,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高由禧的至亲多不住在村里,但下和洋村人像保护自家眼珠一样保护着高由禧的故居。院士故去,村里派出代表远赴兰州,背回了院士的手稿和一批院士用品。全村人出资数十万元,在院士故居建起了“高由禧院士纪念馆”,还花大价钱为高由禧铸了一尊铜像。高正说:“村里每个孩子高考、中考前都要来这里加油,立志科教兴国,争当院士。”当地村民说,有些附近的村民子女不爱读书,家长就把他们带到下和洋村,到步云学堂温课,到高由禧故居走走,摸摸铜像,励志一番。
村中古厝,不少都悬挂着介绍先贤事迹的功牌匾和展板。高建达说:“宗祠是用列祖列宗功绩激励后人,我们则用古厝走出的先贤教育后代。”
高正还拿出自家一楼的一间房,作为家族先贤事迹展示馆。记者去时,他已完成装修,正准备布展。
走在下和洋村,你会有种冲动:下次来时带本书,这里的风都飘着书香,很适合静心读书;还想带着孩子来,来这里励志、养心。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