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话福州古厝 | 商魂发源双杭地
-
潮涌双杭出
双杭地区位处台江区中部偏南,其中部、西北部有3座,其中一座,原名惠泽山,相传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闽越王无诸接受汉王朝册封于此。
汉武帝时,东越王余善又曾在山上临闽江钓得“白龙”,此山遂有大庙山、钓龙台山、南台山、大雨山等名。
-
屋檐一隅
-
幽幽巷道
-
醉美上下杭 陈奇/摄
-
上下杭夜色
-
三通桥下巷
-
全闽第一江山
-
瞭望台
宋淳熙《三山志》载:“有江广三里,扬澜浩渺,涉者病之”。闽江潮水在大庙山南麓冲击成两个大沙痕,可供行走或供往来船只靠泊、装卸货物,成为天然的“码头”。
涨潮时,人们走上痕,称上航;退潮时,人们走下痕,称下航。“航”和“杭”古音相通,故又称上杭、下杭。
从元祐年间开始,两个大沙痕逐渐淤积,形成陆地。
-
三通桥
大庙山南部、西南部、西部遂从水域拓为洲地,出现南部之楞岩洲(一称楞严洲,今中亭街一带)和苍霞洲、西南部之帮洲、西部之义洲;与同时成为陆地的上杭、下杭连成一片。
商魂发源地
北宋以后,随着上杭、下杭一带居民逐渐增多,街市形成,称上杭街、下杭街,亦称上杭路、下杭路,简称上下杭路或双杭路。
明末清初,福州地区自然寄泊港逐渐由西部的洪塘南移,至台江(闽江)北岸,上、下杭因水陆交通便捷,遂成闽北物产集散枢纽,街市迅速发展。
-
昔日繁华跃于眼前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福州港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正式开埠。上杭街、下杭街一带商业、金融业日趋繁荣,商铺、钱庄林立,成为福建省内著名的商贸区域。
上下杭、双杭随之名闻海内外。
-
街巷空间脉络清晰,层级分明
-
1920年代,福州上下杭街景福州日报社翻拍资料图
会馆通谊亲
福州地处祖国东南沿海,又是福建省会所在地,因而明、清两代直至民国初年,闽省各府、州、县,乃至各兄弟省,都在福州建立一大批同乡会馆。
-
古田会馆 陈霖/摄
尤其在清代“五口通商”后,福州各地会馆纷纷设立。
值得注意的是,会馆成为福州地区颇具特色的重要人文景观,至今为福州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
-
建郡会馆
-
永德会馆 陈霖/摄
据文字和口碑资料统计,双杭一带历史上共有过14所会馆。
按馆属的级别可分为府州会馆4所,县会馆13所;按设馆的原籍分则有本省的12所,外省的2所。
-
福州商务总会
-
采峰别墅
-
德发京果行
-
高氏文昌阁
这些会馆的建筑大多堂皇精美,不少是继承祖籍地的传统特色,并吸取福州地区艺术风格,个别也有采用西洋欧美式的。
多数会馆面积较大,如兴安、建宁、寿宁、南郡、延郡、绥安等馆,均达到1500平方米以上。
-
黄培松故居
-
罗氏绸缎庄
-
咸康参号
许多会馆都有厅堂、戏台、酒楼,雕梁画栋,漆金涂丹,而且牌匾纷呈、楹联荟萃,其中不乏佳作。
有的会馆还兼书斋、花园、亭台楼阁,花木扶疏,环境清幽,宽敞阴凉。
-
俯瞰上下杭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