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袂飘飘 畲舞畲服扮靓畲乡
-
上水村第八代畲服传承人兰昌玉进行手工刺绣。福建日报记者庄严 通讯员 颜晨曦 摄
东南网6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颜晨曦 文/图)每到周末夜晚,霞浦的畲舞爱好者就可以通过直播平台,观看溪南镇半月里村一位畲族少女直播跳畲舞。随着乐曲的旋律,少女时而扇动双臂“振翅欲飞”,时而捏起“白鹤手”模仿白鹤梳理羽毛。畲服飘飘、身姿翩翩,畲舞的魅力,透过方寸的屏幕流光溢彩。
作为畲族的主要聚居县之一,霞浦荟萃了明清以来畲族文化的精华,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畲族民俗风情。每当畲乡迎来节庆日,富裕起来的畲族群众总要精心打扮一番,穿上畲服,跳起畲舞,表达他们安居幸福的好心情。
畲舞翩跹自飞扬
曾经,由于畲族民俗活动的禁忌,畲族舞蹈长期以来不为外人熟知。
“畲族传统舞蹈历史悠久,大部分蕴藏在祭祀活动中,会跳的多是男性巫师。畲族人生活中的舞蹈,则源于畲族群众在山地农耕和狩猎过程中,将所见所思加以艺术化所形成的动作韵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霞浦畲族舞蹈市级非遗传承人雷秀莲告诉记者,现有畲族舞蹈可分为节俗舞蹈、劳动舞蹈、体育舞蹈,而霞浦畲舞多以劳动舞蹈流传于民间,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有挑水舞、白鹤舞、婚礼舞和凤凰舞。
挑水舞,顾名思义,源自畲族人民根据挑水劳动时的姿态创造出的舞蹈;白鹤舞,模拟白鹤行走、飞翔的形态;凤凰舞,是未婚的畲家姑娘在喜庆日子里为迎接宾客、吸引爱慕男子而跳的;婚礼舞,则是畲族舞蹈中最热闹喜庆的一种——拜堂礼结束后,宾客们两两自由组合,与新郎新娘一块跳起婚礼舞,两人一个向前一个后退,男子双手四指闭拢重叠,大拇指竖直朝上,女子张开双臂上下轻轻舞动,以此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霞浦畲舞摹其形,传其神,形神兼备,2015年被列入宁德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秀莲介绍说,霞浦畲舞以模仿式和庆祝式为主,动作较为简洁,身体姿势多呈半蹲式、斜肩式、五指张开拌手式,手势主要以四指闭拢曲张式为主,舞步有前进、后退、交叉、旋转、踮脚等基本步伐。她将其命名为“鹤步”“踮步”“对跳步”“跨步”“扭弯步”等。
-
畲舞传承人雷秀莲在展示畲舞。福建日报记者庄严 通讯员 颜晨曦 摄
畲服悠然逐风流
在灵动的畲舞表演中,畲族服饰的美也得到呈现,尤其是畲族女子的传统服饰,代表了畲服的惊艳。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凤凰装”,其以黑、蓝为主调,上衣为右开襟,衣领、袖口、右襟多绣有彩色花边,下身为平头九分裤,外系一尺多宽的围裙。女子腰间还束有一条宽四厘米、长一米余的花腰带,亦叫合手巾带。未婚女性的是粉色花纹,已婚的多为白布条,年长的则是蓝黑色花纹,别有风采又便于区分身份。
霞浦畲族研究会副会长雷翰琳说,霞浦畲族凤凰装分为福宁本州西路装和福宁本州东路装。尤以西路装别具一格,可两面翻穿,逢年过节或外出做客时穿正面,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
其中,崇儒畲族乡上水村的畲服,以精细的绣工、细致的剪裁、夺目的花纹成为西路装代表。上水村第八代畲服传承人兰昌玉说,制作一件畲服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量体、备料、剪裁和缝制等,每个环节都有讲究。
首先为穿衣人量身,记录其袖长、腰围、衣长;然后用图饼在自织的苎麻布上画出需要剪裁的线条,沿着线条分别剪出衣襟连袖、衣领布片、内外襟领口片、垫肩、衣边内衬、绣花片垫布等衣裳的各个部分,再将它们一一拼接缝合备用。
刺绣是畲服制作的“重头戏”,制作者以扣针法在衬布上绣出各种图案,再捻线勾边,凸显图案立体感。其中,捻线是一种古老的技艺,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却十分考验手上功夫。制作者要有多年的经验,才能熟练掌握各种技巧,制作出来的服装才地道。
技艺传承在路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快速变迁,畲族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以前,日常穿畲服的人不多,只在三月三、九月九等大的节日里零星出现,会跳畲舞的就更少了。”雷翰琳说。
近些年来,随着对畲族文化的挖掘和弘扬,畲族群众也越来越重视对传统的传承和发展。只要有空,雷秀莲便会教村里的小朋友和妇女跳畲舞,并根据舞步特色进行命名,便于大家记忆学习。她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宣传推广畲舞。
为了更好地传承畲舞,雷秀莲所在的半月里村正在积极建设畲舞非遗馆,她自己也正着手总结整理关于畲舞的文字资料,探索畲舞的理论化。雷秀莲说,一定要让更多人认识畲舞,把它传承下去。
畲服让畲舞更美。为传承技艺,上水村打破畲族服装制作技艺“传男不传女”的老规矩,拓展传承门路,兰昌玉由此也成为村里的畲服制作传承人。她制作的畲服,条纹图案层次分明、排列有序,花纹既精细又鲜艳。遇上节日表演,常有畲族姑娘慕名前来向她定制畲服。“一整套纯手工畲服,可以卖3000元。”兰昌玉说。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