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观北京皇帝殿 先看青圃灵济碑
-
灵济宫碑。
福州日报记者 林晗 通讯员 林若野
“欲观北京皇帝殿,先看青圃灵济碑”,这段在闽侯地区流传甚广,讲的是闽侯县青口镇灵济宫里的一件宝贝——明永乐《御制洪恩灵济宫之碑》。石碑的外围是一个木结构的碑亭,它没有用一颗铁钉,顶上采用了二重檐的结构。在我国古代,一般只有皇家的殿堂和园林才能采用这种独特的建筑结构,因此才有闽侯人想要看故宫,可以先看看灵济碑的说法。
发现档案
位于闽侯县青口镇青圃村灵济宫内的灵济宫碑,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当年青圃青草医曾神孙为永乐皇帝治好疑难重症“背袱毒疮”,推言医术妙方为南唐徐知证、徐知谔“两王”神授拨请,永乐帝痊愈后,为表彰“二王”救命之功,在青圃择地建灵济宫,特御制灵济宫碑。该御碑坐落于灵济宫内进门南侧,坐东朝西,具有明代官式风格。作为福建省保存至今最大的古碑之一,灵济宫碑2006年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灵济宫外貌。
历史溯源:精神家园和建筑瑰宝
始建于五代的灵济宫建筑壮观,规模宏大,初名大王庙,是一座道教宫观。永乐十五年,明成祖为感谢神恩,下诏大规模重修灵济宫。重建后的灵济宫自金鳌山下沿山势建至山顶,计有三重门,六座宫殿,大小建筑两百余间,内中建筑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灵济宫是当地村民朝圣的精神家园,宫内供奉的是带领大军荡平鳌峰山草寇的徐知证和徐知谔。至今,闽侯青圃附近的9个行政村,有两万多名村民是灵济宫的信徒。
灵济宫前有一座隽秀的石碑坊,坊正中额题“升平人瑞”,上雕精美人物花草图案,古朴而沉静,如阅尽世间万象的老者看香客往来百年。
灵济宫庙堂大门外左侧为木构建筑样式“御碑亭”,高7.2米,由20多根大木柱立地支架。全木结构的御碑亭为明代文物,经600多年风雨仍保存完好,令人称奇。
亭子里的石碑是永乐皇帝朱棣所赐的《御制洪恩灵济宫之碑》,该碑坐东朝西,通高6.2米,宽2.06米,具有明代官式风格。
碑座雄卧石雕龟趺,背驮高大“御碑”仰首而伏,雕刻精美,造型栩栩如生。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这块石碑是三宝太监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前,奉旨送来的。
“修建灵济宫的能工巧匠,都是参与过故宫设计和建造的大师,建筑技术采取了榫卯结构,通体建筑没用一颗钉子,可谓是中国建筑史的瑰宝。”灵济宫管委会主任林香江介绍,灵济宫是研究我国古代宫廷建筑、南北方明代建筑异同及宗教建筑等,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
碑亭顶部采用工艺复杂的斗拱结构。
传承保护:历经磨难 迎来当代的复兴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认为:御碑乃为福建之最,为全国罕见之文物。
随着时间的更迭,再宏伟的古建筑都无法经受住时间和灾害的考验,相继化为废墟,传说中巍峨宏伟、气派辉煌的灵济宫,终也难逃衰败的命运,雕梁画栋尽数被掩埋于历史的尘埃中,让人唏嘘不已。
“灵济宫属于明皇室‘家庙’,到了清代,随着江山易主,没有了皇室的支持,灵济宫逐渐没落,仅在康熙十年在御碑亭外围重修了十二根木柱,分担明朝时期十六根柱子的承重,以求延长御碑亭的寿命。”林香江说。民国年间,当地政府曾组织对灵济宫前殿进行修复,但也只是小规模修补,无法重现昔年风采,只留存下一座明代建筑——御碑亭,让游人遥想往昔的盛况。
1949年后,灵济宫被政府征用为粮食仓库,一直使用到上世纪80年代初。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灵济宫由此重获新生。
灵济宫连同御碑亭,在1989年与1991年先后被列为闽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青圃村重修灵济宫,现占地约2000平方米,大殿前建有戏台,左右两侧为双层廊式看台,总共可容纳观众千余人。
如今,修葺一新的灵济宫建筑面积约有2460平方米。从它的外形我们可以想象灵济宫当年可比肩皇宫的盛状。
专家点评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甘满堂
灵济宫碑的独特之处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说,它是明代保留下来的,明朝永乐帝御赐的,具有辽金风格,且保存仍较完好。
从建筑价值的角度来说,石碑的外围是一个完全木质结构的碑亭,它没有用一颗铁钉,顶上采用了二重檐的结构,在我国古代,一般只有皇家的殿堂和园林才能采用这种独特的建筑结构,明朝紫禁城中的大部分宫殿建筑都是如此。
从信仰的角度来说,明清时期,被皇帝奉为“帝后”的神明,在福建只有两个,一个是莆田的妈祖,另一个就是灵济宫的二徐真人,这在我国古代的南方地区,也是非常少见的。
(本文图片由闽侯县委宣传部提供)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