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打通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污水变成内河生态补水,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海峡环保零距离融入大局 提质增效当好生态排头兵

2020-01-04 14:08:37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欧阳进权 林洪相 张人峰

  福州日报记者 欧阳进权 林洪相

  生态建设和内河治理是重要民生工程,群众关注,政府关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福州全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奋力向2020年底前城区生活垃圾“零填埋”的目标挺进;水网密布、河汊纵横的榕城还开展了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背后,我市上市国企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峡环保”)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一家环境综合治理企业,海峡环保强化省会排头兵意识,立足“生态兴业”的定位,充分利用上市平台和自身环保企业的优势,主动融入福州中心工作,加快生活垃圾处理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固废项目,以及水处理能力提升建设,不仅拓展自身发展空间,而且为有福之州的绿水青山作出更大贡献。


  解民生难题 上市国企显担当

  垃圾分类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

  作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先行先试重点城市之一,福州2019年5月起全面推行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根据计划,到2020年底前,福州将告别垃圾填埋。

  这就需要前端后端齐发力,后端建设尤为重要。为此,福州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后端处理“大本营”的红庙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市城管委以树立垃圾分类福州样本为目标,提出在2020年实现分类投放准确率8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回收利用率35%以上;在其余县(市)区城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在此背景下,红庙岭启动新一轮升级,快速实施10多个项目,涵盖垃圾焚烧、餐厨、危废、厨余、大件等所有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源头分得清是基础工作,后端用得好是根本目标。海峡环保既有环保企业的技术和运营优势,又可以借助上市平台的优势来推动融资,理应展现国有上市公司的责任担当,主动为政府分忧,服务民生解难题。”海峡环保党委书记陈秋平说。

  这也与海峡环保战略发展目标相符。2017年上市后,海峡环保规划了“四梁八柱”的业务版图,努力向污水处理上下游延伸和固废处理横向拓展。公司在红庙岭投资了多个项目,包括厨余垃圾处理、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大件垃圾(园林)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置等。

  “红庙岭新建项目将为打通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提供保障。”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说,目前福州城区每天产生4200吨生活垃圾,以焚烧处理为主、填埋为辅。2020年,升级后的福州市红庙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就将全面建成,所有垃圾处置项目投用后,福州城区生活垃圾将实现全处理、处置前零填埋,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告别垃圾填埋时代。


  迎难而上 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红庙岭产业园占地面积5371亩,眼下一场改革正在那里展开。

  入冬后的福州北郊红庙岭上,建筑机械塔吊林立、人员往来穿梭,那里正在打造福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内布局了一个个垃圾后端处置项目。

  “厨余类垃圾处理,存在收运困难、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审慎处理,一一攻克。”福州市红庙岭厨余垃圾处理厂PPP项目副总经理陈若其告诉记者,厨余项目位于整个红庙岭的最高处,建设之初没有路,于是海峡环保从自家参与、更早建设的福州市危险废物综合处置PPP项目,借道通往厨余项目,目前厨余项目按序时进度推进,建成后每天可处理800吨厨余垃圾。

  这个项目进展顺利,还得益于海峡环保与其他社会资本方的默契配合。其中,总部位于北京的首创环境拥有丰富的厨余项目运营经验,可以为每个建设节点难题提供最优解决方案,海峡环保则很好地起到了与部门沟通协调的作用,这也为福州类似的PPP项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厨余项目旁边,就是已经建好的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一期。该项目公司副总经理王福龙说,项目可满足医疗危废、工业危废及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等31大类危废品种进行专业收贮、转运和焚烧。二期建成后年处理量总共可达3.8万吨,规模为福建省之最。这个项目建设标准很高,危废暂存库和车间作业场所均安装废气收集处理系统,焚烧后产生的烟气经过多道工序处置,排放指标优于国标,达到欧盟标准。

  福州市大件垃圾(园林)处置厂也已经投产,每天可处理大件垃圾100吨、园林垃圾60吨。他们还开发了微信公众号“福州大件垃圾回收”,市民在家里就可以用手机预约上门收件。

  记者在大件垃圾(园林)处置厂里看到,处理车间里堆放着废旧家具床垫等大件垃圾,全自动行车设备伸出“大爪”,这些垃圾就被抓入进料口,破碎后通过磁选回收金属,没有利用价值的布料等垃圾用于焚烧发电。

  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也在推进,可对红庙岭园区其他项目产生的固渣等废弃物进行全处理,这是福州市垃圾分类处理中的“托底工程”,建成后每天可处理1200吨垃圾。


  变废为宝 为资源利用开“新篇”

  海峡环保不仅参与垃圾分类处理,而且通过“处理器+聚宝盆”的连接,让垃圾化身为一度度电、一块块透水砖、一滴滴生物柴油等“宝物”,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目标。比如红庙岭将实现“一进四出”,运上山的是各种分类好的垃圾,“第一出”是焚烧发电,“第二出”是炉渣制砖,“第三出”是沼气收集,“第四出”是餐厨垃圾油脂制成生物柴油。

  除此之外,海峡环保还在渣土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方面花了不少心思。在晋安区益凤项目和长乐区龙峰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一车车渣土及建筑垃圾被送进流水线,通过破碎处理后再进入压制砖车间,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透水砖。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仿石透水砖。”在益凤项目现场,项目公司生产部经理王宁用矿泉水瓶装了满满一瓶水,浇在砖上,只见水流迅速从仿石透水砖面层渗进砖里,并迅速从砖的底部渗滴出来。与常规透水砖本身不能透水、只能通过砖与砖之间的缝隙透水不同,海峡环保研发的仿石透水砖的砖体就可以吸附雨水,饱和后再渗入地下或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基层装配式透水连锁砌块的排水系统排入市政管网,可以更好地用于海绵城市建设。

  这是海峡环保益凤项目一期试生产的26款压制砖产品之一。高性能砖的原材料是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和建设渣土,以及河道淤泥等。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建设进入扫尾阶段,压制砖生产线已投产,预计每年可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100万吨。一期项目投产以来,已累计受纳重点项目建筑垃圾和政府类投资项目的干性渣土400万立方米,其中建筑废弃物砖渣99万立方米。

  该项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潘勇说,公司计划用3年到5年时间,建成我省最大的集地铁盾构土、建筑垃圾、淤泥、二次装修垃圾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品研发中心等全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的标杆。

  不忘初心 始终守护绿水青山

  除了上马固废项目,海峡环保的污水处理等传统优势项目也在加快建设,站在更高起点再出发。截至目前,海峡环保污水处理设计能力已超过每日150万吨。

  海峡环保在城区拥有祥坂、洋里、浮村等污水处理厂,近年来还在闽侯、福清、永泰、闽清、长乐、马尾等地的城区和北峰山区农村建厂,全面布局市政污水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乡镇污水处理等板块。

  如今福州城区早已告别污水直排,市区的污水通过地下管网送进污水处理厂,经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层层“拦截”,再经过生物反应池的降解,最后通过膜生物反应器的净化、紫外线消毒,污染物在厂内“消化”,成为内河生态补水,内河因此“喝”上优质水。

  去年10月28日,位于市区琴亭湖畔的浮村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式动工,建成后将成为福州首家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IV级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的高标准中水除了可用于内河生态补水,还可用于绿化浇灌、市政浇洒、洗车等公共服务领域。

  “海峡环保以‘守护一方山水’的使命与担当,贯彻‘节能减排、达标排放’发展理念,集中精力处置好城市产生的各类垃圾、污水,并变废为宝,从中寻求经济效益。”海峡环保副总裁杜朝丹介绍,海峡环保上市以来,公司规模和经营业绩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取得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和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的一级资质认证,获得福建省科技型企业、福建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福州市专家工作站、福州市综合型总部企业等荣誉称号。

  “绿水青山,美好生活”,这是幸福之城、有福之州的招牌,也是海环人的责任与担当。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海环人从未松懈,始终奔跑向前。

【责任编辑:柯美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