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笑医生(左一)收到锦旗和感谢信。
福州新闻网12月4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 通讯员 余彬 黄辛卉 文/摄)“王医生总是面带笑容,循循善诱,用他最乐观、积极的态度,感染和鼓励病人。医者仁心这词,在王医生身上得到了最美的展现。”前不久,一封千字感谢信和一面锦旗被送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作业治疗部的王辉医生手中。
写信的是蒋先生。今年6月,他70多岁的父亲突发心梗,虽然命救回来了,但老人因此丧失了部分自理能力,转至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这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但王辉的做法却让这个故事温暖起来。
在蒋先生的感谢信中,他描述了4个月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介绍,父亲心梗发作后,右手受损较为严重,完全失去功能。负责接诊的王辉带领治疗小组来评估,并积极与家属沟通,科学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最重要的是,他总是阳光、积极,带着微笑,让蒋先生的父亲和家属都重振了对生活与康复的信心。
鉴于老人的特殊情况,王辉手把手地指导老人训练。在历时4个月的康复治疗下,如今老人已取得明显进步,转入手指精准动作康复训练阶段。同时,王辉还不厌其烦地向家属讲解康复理念及功能锻炼小技巧,希望家属一起参与,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老人早日康复。
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蒋先生的父亲一度出现了训练疲劳感与抵触情绪,王辉没有因此放弃。他主动向家属提出建议,帮助老人培养康复习惯,即从日常生活中完成康复训练动作,从而逐步减少老人对训练的排斥与疲劳感,缓解老人心里的压力和挫败感。
蒋先生说,整整4个月,他看到王辉日复一日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总面带笑容,用点点滴滴诠释着他的“快乐康复”理念,用微笑和耐心感染着周边的人。作为患者家属,蒋先生很受感动。
对于收到的感谢信和锦旗,今年37岁的王辉也特别开心,他指着作业治疗部过道上一幅幅康复患者的画作说,其实患者也给了他成就感、幸福感和快乐感。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