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证初心 奋斗再前行
福州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项目建设巡礼
福州新闻网9月26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实习生 苏怡莲)一路笃行,岁月的脚步走过70个年头。70年来,一个个项目在榕城大地拔节生长,犹如一滴滴水珠折射着社会的进步,它们汇聚在一起,镌刻出一部不停歇的奋进史。
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以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开展“百日攻坚”“攻坚2017”“抓项目促发展”“项目落地百日冲刺”“项目年”等专项行动。通过项目带动,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高质量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一座创新、开放、绿色、幸福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强势崛起。
从2012年到201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3266.5亿元增加到5823亿元,总量持续位居全省首位。与此同时,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由2012年的1574.1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2923.1亿元。2018年,我市民间投资增长30.1%,高全省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首位。
1、全力建设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城
两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成功举办印证了“数字”与福州这座创新活力之城之间最紧密的关系。放眼榕城,一个个数字经济项目的落地实施成为点燃创新引擎的“火种”,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
在滨海新城,5批265个重点项目陆续启动实施,总投资超3148亿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清华数据研究院等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接连落户,大数据集聚发展的态势已然形成。
在马尾,中国·福州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中心今年启用,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二期即将投用,在这些平台的支撑下,马尾已经成为全省物联网产业最具竞争力的发展高地。
在鼓楼,福州软件园园区面貌不断刷新,现已建成1至5期,为企业提供近130万平方米的发展载体,培育了行业应用软件、互联网服务、大数据、IC设计和智能控制、文化创意等五大产业集群。
在福清,围绕京东方、捷联电子等龙头,“延链、补链、壮链”行动全力推进,加快引进显示材料、模组制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上下游项目,推动千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早日建成。
在高新区,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星网锐捷、中星电子、兆元光电等超450个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项目实现投产,创业创新创造高度集聚的生态体系正在构建。
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新旧动能转换也在加快步伐。晨光熹微,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海峡金融商务区鳞次栉比的高楼绘出一道闪烁着金色光芒的天际线;旭日初升,罗源湾南北岸的冶金建材产业基地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桩基铿锵,机械轰鸣,奏响了一曲高质量发展的交响乐章;霓灯初上,东街口、东二环泰禾等热门商圈人潮涌动,蓬勃发展的夜色经济点亮了榕城的夜空……昼夜轮回,福州城内场景不断切换,这正是我市以项目为抓手,围绕“142”产业培育计划,促进传统产业技改,推动新兴产业提升、助力第三产业跃升的重大成果。
眼下,以“数字福州”“海上福州”“平台福州”为主攻方向,我市持续推动项目攻坚,构建具有福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建设一座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城。
2、全力建设海纳百川的开放之城
大道如虹腾飞起,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基础设施的建设翻天覆地。每一次的通车、通航都点燃了福州加快对外开放的助推器。
1959年,外福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福州不通铁路的历史;如今,福平铁路、福厦客专等一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福州已形成“五干三支”的铁路网布局,已建成、在建总规模达599.3公里,衔接合肥、杭州、厦门、平潭(台湾)、上饶(横峰)等方向,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
1997年6月,福州机场正式通航,结束了义序机场军民两用的时代;如今,机场第二轮扩能全面完成,新增26个停机位,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将由原来的1300万人次提升至2500万人次,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福州机场第二跑道的建设提上日程,海丝门户机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2017年1月,地铁1号线一期北段继南段开通后,正式通车试运营;今年4月,地铁2号线通车试运营,我市成为全省首个迈入地铁换乘时代的城市。眼下,获批的4、5、6号线以及机场快线等如火如荼建设,今后每年都会有一条地铁线路开通,到2023年,福州整个地铁网络将基本形成。
从前,福州港不过是一个河口港;如今,福州港已成为一个深水海港,现建有马尾港区、江阴港区、松下港区、罗源湾港区等,建成沿海码头泊位193个,形成了“南北两翼”齐发展格局。
今年国庆,福州绕城高速东南段连江浦口至闽侯青口段将建成通车,总长近160公里的“四环”将正式闭合,串联起连江、琅岐、长乐、闽侯等地。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两纵两横五联”的公路骨架网,而长平高速等一批项目的持续推进将继续织密我市公路网络。
70年来,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日益成形,串联起福州的老城新城,推动了闽东北协作区一体化的发展,加强了有福之州与世界的连通,福州发展的基础正在不断夯实。
3、全力建设山水共融的绿色之城
70多年,发生在福州的无数个细微变化都彰显着这座城对绿色生态的不懈探索和实践。
身边,一抹抹新绿,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福道、南公园、花海公园……福州舍得拿出大量的黄金地块奉献给市民作为公共休闲空间。3年来,福州共建成休闲步道12条,总长达108公里;建成生态公园15个,总面积将近8000亩;开挖扩挖7个城区调蓄、景观湖,总面积将近4000亩;沿城区内河水系建成串珠公园200多个,滨河绿道450公里,新增公园绿地3000多亩。如今的福州,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行路有荫,“生态绿色”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
位于北峰深山,有一座森林式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占地5371亩,累计投资42亿元,每天可“吃掉”约4200吨城市垃圾,这里是福州市红庙岭循环经济产业园。2017年起,红庙岭开始新一轮升级,启动实施15个项目,涵盖垃圾焚烧、餐厨、危废、厨余、大件等所有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其中6个为改扩建项目、9个为新建项目,为打通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提供了保障。
江阴湾畔,我国首个专业的海上风电产业园——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这是我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打造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的重要举措,将通过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产能,打造一个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集团,带动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水平和创新能力跃上新台阶。截至9月1日,福清核电1~4号机组累计商运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化石能源相比,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309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8080万吨,相当于造林22.5万公顷。2021年项目全面建成之时,福清核电年发电量可达500亿千瓦时。
4、全力建设令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恪守发展为民导向,福州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幅70年发展的壮丽画卷写满了获得感与幸福感。
8月31日,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动工,滨海新城的融侨赛德伯学校等五所学校集中举行开学仪式。这些学校的投用,将进一步完善新城公共服务配套,提升新城功能品质,加快新城高质量发展步伐。几天后,福州三中晋安校区启用,改变了晋安东区仅有两所市属中学的局面,有助于推进福州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布局。
2015年5月10日,省立医院南院(省立金山医院)开业,各类门诊以及11个临床病区开始为患者服务。“金山也有三甲医院啦”“看病环境好很多”……这些是群众普遍的感受。
2018年10月10日,福州城市文化新地标——海峡文化艺术中心迎来首演。“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品牌项目,让人们感受到‘城市发展为人民’的诚意。”这是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福州专场新闻发布会的香港大文集团福建站记者苏榕蓉的客观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个民生项目的实施、投用见证了福州市委、市政府改善人民生活的决心。数据显示,学校数量从建国初期的800所增至2018年的2528所;医疗卫生机构从1950年的633个增加至2018年的4172个;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州一个县(市)仅有一个文化馆,现在全市拥有博物馆、图书馆、艺术中心等大型文化建筑设施70多个,拥有海峡奥体中心等体育场馆17个……这一系列民生巨变的背后,刻印着一代代奋斗者的足印。
岁月如梭,始终不变的是奋进者的身姿;时光如潮,执着坚守的是初心和使命。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市发改委(市重点办)将一如既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滨海新城建设、重大基础设施、民生补短板、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为重点,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为建设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总投资53亿元!闽清县第四季度15个重大项目开工(2024-10-30 14:45:11)
- 总投资63.31亿元!鼓楼区第四季度12个重大项目开工(2024-10-29 14:35:09)
- 假期不停工,福建重大项目发挥“加速器”效应(2024-10-07 10:01:35)
- 福建省284个重大项目新增用地指标全部由国家保障(2024-10-03 09:40:46)
- 福清:“稳”有支撑“进”有动力(2024-08-26 07:42:19)
- 宁德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掀热潮(2024-08-18 21:45:00)
- 福州: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加速跑”(2024-08-12 08:32:12)
- 总投资超38亿元!高新区第三季度10个重大项目开工(2024-08-05 21:44:54)
- 总投资105亿元!仓山区第三季度开工15个重大项目(2024-08-05 21:36:18)
- 福州第三季度开工189个重大项目 总投资1230亿元(2024-08-05 20:43:54)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