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峥嵘岁月|“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题:“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这是淮河上游石漫滩山谷水库工程鸟瞰(拼版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上中下游按不同情况实施蓄泄兼筹的方针。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的第一个大工程拉开了帷幕。
1950年七八月间,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河南、安徽两省共有1300多万人受灾,4000余万亩土地被淹。7月20日,毛泽东批示:“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
治理淮河的第二期工程中,民工在河南省泌阳县板桥水库工地施工(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治理淮河第一期工程于1950年11月底开工。数十万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奋战在治淮工程的工地上。1951年5月,中央治淮视察团把印有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四面锦旗,分送到了治淮委员会和三个治淮指挥部,极大地鼓舞了治淮大军的士气。到1951年7月下旬,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这期工程共完成了蓄洪、复堤、疏浚、沟洫等土方工程约19500万立方米(其中沟洫工程土工约1亿立方米),石漫滩山谷水库一座,板桥、白沙两处山谷水库的一部分,润河集蓄洪分水闸一座,其他大小涵闸62处,谷坊155座。
治淮一期工程的竣工,保证了1951年淮河流域的丰收。满怀喜悦的农民,纷纷给毛泽东写信报告丰收情形。
安徽省霍邱县在治理淮河第一期工程完成后,小麦获得丰收。这是当地农民在麦田里休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51年冬,淮河两岸人民又投入了治淮二期工程的战斗中。1952年7月,治淮二期工程结束;1953年的治淮工程又开始了紧张的筹备。
经过8个年头的不懈治理,到1957年冬,国家共投入资金12.4亿元,治理大小河道175条,修建水库9座,库容量316亿立方米,还修建堤防4600余公里,极大地提高了防洪泄洪能力。
民工在安徽润河集蓄洪分水闸工地施工(1951年摄)。新华社发
相关新闻
- 新中国峥嵘岁月|中华民族大家庭(2019-09-19 16:40:13)
- 新中国峥嵘岁月|根本政治制度确立(2019-09-18 17:20:37)
- 新中国峥嵘岁月|登上国际舞台(2019-09-18 16:57:29)
- 新中国峥嵘岁月|向工业国的目标迈进(2019-09-18 16:55:56)
- 新中国峥嵘岁月|蜀道之难大改观(2019-09-18 16:53:42)
- 新中国峥嵘岁月|共和国反腐第一案(2019-09-18 16:50:19)
- 新中国峥嵘岁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2019-09-14 16:45:07)
- 新中国峥嵘岁月丨婚姻自己当家(2019-09-04 15:45:04)
- 新中国峥嵘岁月丨新中国诞生(2019-09-04 15:41:23)
- 航拍浆声灯影秦淮河 领略南京“六朝烟月”(2016-08-30 14:16:00)
- 淮河王家坝站出现超警戒水位 安徽面临双线压力(2016-07-22 11:05:19)
- 未来一周降雨持续 安徽面临长江、淮河双线作战(2016-07-04 15: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