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戚公祠 览戚公风范
“探访总书记牵挂的福州古厝”继续进行
-
夏令营小学员们了解于山戚公祠历史。
福州日报记者 李淑娟 谢薇 实习生 林黎茜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昨天,在激昂的岳飞《满江红》诵读声中,“探访总书记牵挂的福州古厝”夏令营的营员们心怀敬佩,走进戚公祠,感受福州古厝气宇轩昂的一面。
化身“戚家军” 体验“鸳鸯阵”
到底这位受世人敬仰的民族英雄、“战神”长什么样,有什么样的辉煌战绩?营员们走进戚公祠,只见戚将军戎装正坐,一身威然正气,两壁挂有“率兵援闽”“激战三捷”“平远庆功”等画卷。从老师的介绍中大家得知,在戚继光4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
“好重啊!”“哪个杀伤力最强?”大家对祠堂内两排造型奇特的仿制兵器非常感兴趣。其实,戚继光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还是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著名的戚氏军刀和狼筅就是他发明的。当年,福建多滩涂,行军作战极为不便,戚将军发明了可以在泥中滑行的泥橇。至今,滩涂泥橇仍是不少渔民讨小海的重要工具。
此外,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演练后,在与倭寇作战中,每战皆捷。看史料、听讲解、赏兵器,营员们试图寻找出这支500年前被誉为“东亚最强战队”的军队战无不胜的奥秘。“现在我们模拟一下戚家军的‘鸳鸯阵’阵形!”研学导师话音刚落,营员们纷纷化身英勇的“戚家军”。“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牌防卫,再二人为狼筅手,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最后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在导师的指挥下,营员们迅速形成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阵型,仿佛感觉到战场上的杀气,个个神情严肃而紧张。
“上战场需要很大的勇气!”“戚继光真是一名伟大的将军啊!”通过一上午的研学走访,营员们对这名出身贫寒、年少就立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民族英雄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杀得倭寇丢盔弃甲的战史,发出了由衷慨叹。
从点滴做起 让福州城更有福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当天下午,《福州之“福”在哪里?》研学课堂上传来阵阵悠扬的歌声。福州文史专家林山老师为营员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拓展课。
“福州名称来源于福山,福山又叫董奉山……”林山老师给营员们讲了董奉的故事,让大家了解到福州的福之一——助人为乐福。福州属亚热带地区,素称鱼米瓜果之乡,矿产、物产资源丰富。地下还有矿产,如胜过黄金的寿山石和如软黄金般的温泉。讲座上,林山老师围绕福州的市果、市花、市树展开讲述,带领营员们听闽剧、赏漆器、了解洗浴文化。
“生在福中要知福,更要‘惜福、添福、传福、造福’!”林山老师呼吁大家从点滴做起,身体力行,让福州城更有福。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