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闽都历史文脉 彰显千年古城风貌——福州持续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引言:6月8日,人民日报重刊了习近平总书记17年前所作的《〈福州古厝〉序》,对于我们更好传承文明、增强文明自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7月12日,省委书记于伟国专程来到位于福州于山的戚公祠,实地了解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希望福州以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展示保护成果,启动一批紧急保护工程,以富有成效的保护成果向世界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向世界展示福建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这是对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盼。福州市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于伟国书记的讲话要求,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和利用工作,让千年古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福州新闻网7月27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黄戎杰 吴晖 覃作权/文 叶义斌/摄)三坊七巷,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被誉为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烟台山,散落着领事馆、洋行、医院、教堂等各式建筑,记录着福州百年沧桑与中西文化碰撞火花;鼓岭,宜夏别墅、万国公益社等老建筑,讲述百年“鼓岭故事”,延续中外友好佳话……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异彩纷呈。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福州古厝〉序》和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积极创新理念、探索实践,不断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全面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工作,让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熠熠光彩。7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2020年在福州举办。这是对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契机新起点。
大手笔大规模高站位 全力保护好文化遗产
近年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全面梳理老城历史记忆、古城符号和福州元素,突出闽都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统筹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修复
“近市鱼盐千舸集,凌空楼阁万山低。”每到周末,台江上下杭游人如织。徜徉在古朴的街巷里,人们既可领略福建商贾文化,又可一饱明清建筑眼福,充分感受现代商业繁荣和历史文化风韵的完美交融。
从曾经市区面积最大的旧屋区,到“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热闹景象再现,上下杭的华丽转身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全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746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建筑群)19处,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个、传统村落90个,历史建筑、特色建筑428处。
“要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完善机制体制,强化文物管理机构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文保立法,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福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宁对全市文物保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按照省委和市委的要求,近年来,我市坚持规划引领,多措并举,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全面梳理老城历史记忆、古城符号和福州元素,突出闽都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统筹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修复。
坚持规划先行,完善法规体系,做好顶层设计的理念,我市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先后公布实施了《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管理条例》《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福州市三坊七巷、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编制完成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两山两塔两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特区保护规划》,以及三坊七巷、上下杭、朱紫坊、烟台山、乌山等保护规划,初步建成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完整体系。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全面推进的理念,我市全力推动一批批文化遗产开展保护修复,更好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传承弘扬闽都文化,彰显古城风貌——打造三大历史文化街区,先后投入160多亿元,重点对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进行保护利用;
抓好重点文物修缮保护,完成福建船政建筑、华林寺大殿、陈太尉宫、灵济宫碑亭、宏琳厝、东关寨等数十处重点文物和涉台文物修复工程;守护历史文化风貌区,实施烟台山、乌山、于山、屏山、冶山、鼓岭等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群和明城墙遗址、新店古城遗址保护修复工程;
建设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启动首批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和城市中轴线主要街巷传统风貌整治,目前特色街区已全部建成开放;……“我市已初步建立从规划到建设、从管理到利用,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文化遗产修复保护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将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分门别类、建档造册,同时再启动一批紧急保护工程。”市文物局局长吴聿建表示。
既要建设发展城市 更要保护文化遗产
把好关口提前谋划,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千方百计解决难题积案,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漫步台屿河公园,花海、诗廊、林荫道等映入眼帘,十分惬意。特别是公园内古榕和红砖厝两个文化广场,既提供了休闲场地,又留住了乡韵乡愁。其中的故事,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台屿河原来是条断头河,2017年列入黑臭水体治理范围。制定治理方案时,相关部门将一份征求意见书送达市名城委、市文物局,请求确认台屿河沿岸是否涉及文保单位或历史建筑。经现场勘察,确认沿河有一座民国时期的红砖厝为历史建筑、有一株榕树为二级古树。于是,为了保护古树和历史建筑,分别建设了古榕广场和红砖厝广场,既增加了公园文化韵味,又让人们记住了乡愁。
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城市记忆的灵魂所在,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要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近年来,围绕水系治理、旧屋区改造等城市建设中心工作,市名城委、市文物部门对涉及的近千个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一一提出具体保护要求,协调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避免在征迁、建设过程中造成不可移动文物误拆或损坏。”市名城委调研员杨洪华说。
此外,市文物局配合地铁4、5、6号线、罗源昌西(曹垅)水库工程、省委党校闽侯新校区等3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开展文物调查、考古勘探工作,保护地面地下文物。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协同发展。
清水砖墙、红瓦屋顶、巴洛克风格……经过保护修复的烟台山亭下路,充满西洋风情,成为“网红”打卡点。“这是我市积极探索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古建筑保护修复以及后期利用,取得的积极成效。”吴聿建说。在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苍霞历史建筑群等保护修复中,市政府引进万科、融信、阳光城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利用。此外,被誉为“民间故宫”的宏琳厝2016年在台风中毁损严重,泰禾集团主动出资对其进行修缮;仓山台屿村古建筑保护修复与奥体中心建设相结合,这一新模式使台屿村一大批文物和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吴聿建表示,我市将进一步认真梳理盘点,深入研究分析,集中力量突破,坚持保护为主,千方百计解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难题积案,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协同发展。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让文化市场“火”起来
坚持合理利用与转化创新,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展示福州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当今,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方式。“我们要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坚持合理利用与转化创新,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千方百计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充分展示福州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让城市文脉更好传承下去。”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翁国平说。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内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筑,蕴含着深厚人文内涵,近年来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福州传统民俗展示、体验活动,吸引了脱胎漆器、软木画、油纸伞等民间艺术业态入驻,逐渐成为福州传统文化的展示中心、交流平合以及文创产业基地,延续了历史文化遗产原有的使用功能,又嵌入了现代生活。自2015年以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已连续4年每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00万人次,古老街区焕发出时代活力。
近年来,我市结合文化遗产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合理利用和开发模式。比如,林则徐纪念馆围绕宣传弘扬林则徐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精心策划了林则徐廉政事迹展、禁毒展、家风展等专题展览;仓山区将林森公馆打造成全公益绘本馆,成为周末亲子打卡好去处;长乐琴江村开辟琴江博物馆,成为当地重要文化旅游阵地。为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古厝旅游需求,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荐了四大经典福州古厝、8个福州古厝必去“打卡点”,打造古园林系列、古祠系列、老洋房系列等10条福州古厝主题旅游线路,展示了福州文物古建筑保护的积极成果。
此外,我市还组织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海丝文博游旅游月、两马同春闹元宵等民俗节庆活动,推动文化遗产融入市民生活,保持新鲜旺盛生命力;加强海丝遗产点保护及文化价值的挖掘,积极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申遗。吴聿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以承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为新契机,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持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适时启动《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调研论证,积极营造全社会爱护、珍惜、敬畏历史文化遗产的氛围,让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活力,让中外游客充分领略“有福之州”的文化魅力。
相关新闻
- 福建将提高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 探索历史建筑保护楼长制(2019-07-26 23:18:58)
- 闽侯“盘活”千年古渡口(2019-07-23 07:37:02)
- 中国这么多“宝藏”都和这场大会有关!快来看看名录吧……(2019-07-09 15:26:56)
- 福州鼓楼实验小学编排舞蹈《福州三宝韵》 弘扬闽都文化瑰宝(2019-06-21 08:47:03)
- 闽侯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工作(2019-06-18 07:50:24)
- 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2019-06-11 07:55:28)
- 《寻脉·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日首发(2019-06-08 07:26:22)
- 第五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津举行(2019-06-06 08:09:25)
-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6月1日起施行(2019-06-02 07:43:24)
- 万里茶道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9-03-25 10:53:00)
- 第八届闽都文化论坛——闽都文化与海峡两岸关系征稿函(2019-03-12 10:09:37)
- 闽都文化“读”出来(2018-12-27 08: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