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
——众人在歌声中送别厦门六中音乐教师高至凡
-
这是7月21日拍摄的厦门六中音乐老师高至凡曾教过的厦门六中合唱团学生追念老师的留言。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新华社厦门7月21日电 题:“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众人在歌声中送别厦门六中音乐教师高至凡
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 付敏 魏培全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21日下午,动听的歌声在厦门福泽园安亲堂响起,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手持鲜花,满眼泪水,送英年早逝的厦门六中音乐教师高至凡最后一程。
正如他的名字,高至凡本来是一个许多人都不知道的平凡年轻人。作为合唱指挥的他,与同道一起,让厦门六中合唱团的《青花瓷》《夜空中最亮的星》等阿卡贝拉演唱传遍了中国。
两天前,许多人方才第一次知道高至凡,然而那却是这个青年人生命陨落的噩耗。
7月19日,刚过完28岁生日的高至凡因突犯重疾抢救无效,于当天18时30分不幸离世,永别了他深爱的音乐事业。就在当天上午,久未休息的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消息——“放假真是太爽了,做梦都会笑醒。”
一阵滂沱大雨过后,21日下午,高至凡追思会在厦门举行。他的亲人、师友、合唱团的同学们都赶来为他送行。现场没有哀乐,而是反复播放着高至凡生前为厦门六中合唱团改编的歌曲。
“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送‘老高’最后一程,”高至凡的同事兼室友、也是和他一起为厦门六中合唱团奔忙的伙伴徐聪眼含泪水地说。
在他眼里,“90后”的高至凡是个工作狂,身上也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不管周末还是小长假,总在忙合唱团的事儿。
2014年8月,高至凡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在40多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进入厦门六中从事音乐教学工作。而当时面试的场景,对厦门六中艺术团团长陈琦来说,仿佛昨日。
“一个毛头小伙子,扎着一个小辫子,提着他蓝色印花布的小袋子,简历就薄薄的两张纸,浑身上下都流露出一股青年艺术家特有的气质。”陈琦说。
除了日常教学工作,高至凡主动挑起了厦门六中合唱团的大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排练。
2017年底,厦门六中合唱团发布的一曲阿卡贝拉版《青花瓷》不胫而走,引发全国网民关注,而这首改编歌曲的创作者,正是高至凡。阿卡贝拉,也称无伴奏合唱,不使用任何乐器伴奏,演唱者需要用人声模仿乐器,以及通过多声部叠唱创造丰富的声音。
《凤凰花开的路口》《鱼戏莲叶间》《送别》……高至凡带领厦门六中合唱团演唱的每一首歌曲,都很快风靡全国,让人感动于青少年歌者的天籁之音。
在学生眼中,高至凡不仅是合唱团的指挥,更是一位知心大哥。
“‘老高’接手合唱团的时候其实大家的兴趣并不在合唱上,因为合唱团的巅峰期已经过去了,怎么让大家重燃对音乐的喜爱,成为‘老高’冥思苦想的一道题。”高至凡所带的第一届学生刘晓奇说。
他说,被学生们昵称为“老高”的高至凡善于发现每个团员的天赋,并且愿意花力气去做个性化的培养。
“如果乐队指挥是真正的‘指挥官’,那合唱指挥就更像是一个‘全职保姆’。”高至凡生前好友、彩虹室内合唱团团长金承志说。就在噩耗传来的前一天,他还收到了“老高”想要带领合唱团演唱辛弃疾套曲的合作请求。
金承志未曾想到,那次对话之后却是天人永隔,“我们会一起来帮助他完成未竟的事业,我们也相信他已经化作了夜空中的一颗星,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
-
7月21日,在厦门六中音乐老师高至凡的追思会现场,合唱团学生含泪送别自己的老师。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
7月21日,在厦门六中音乐老师高至凡的追思会现场,合唱团学生悼念自己的老师。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
7月21日,在厦门六中音乐老师高至凡的追思会现场,他的学生流泪送别自己的老师。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