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报小记者探访严复故居、二梅书屋
这些文化瑰宝 值得久久珍藏
-
小记者认真听黄老师讲严复的故事。
福州日报记者 李淑娟 谢薇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15日,福州日报小记者继续开展福州古厝研学活动,他们跟随着金牌导游黄玉麟徜徉在黛瓦白墙青石路的坊巷中,“邂逅”众多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寻找其中的文化瑰宝。
在郎官巷“邂逅”严复
上午8时30分许,坊巷内已是游人如织。黄老师带着40多名小记者避开南后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潮,转入有些僻静的郎官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占地600多平方米的标准的清式院落——严复故居。
“严复原名宗光,是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黄老师介绍,说到严复,不得不提到他翻译的《天演论》,以及他译介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时代必进,后胜于今”的理论。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这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严复出生在我们福州南台阳岐村的一个中医世家,他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于是开始了艰苦的求学之路。当时船政学堂开始招收第一届学员,出考题《大孝终生慕父母》,他的文章感情真挚,感动了亲人也刚去世的沈葆桢,因此考了第一名。”黄老师说,小记者们也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所作为。
观看着陈列馆中的严复书信、书法作品和《天演论》的书稿,了解严复从马江求学到投身船政、掌教北洋、主政四校的经历,小记者们为严复的非凡见识和勇气所折服。
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到底对后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黄老师说,严复主张多办学校“开民智”,现行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可以被认作是严复的首创。“北大是很多人心中向往的最高学府,而严复就是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如果没有严复写下《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直呈当局,并向社会吁请支持北京大学办学,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北大。”
黄老师解释说,严复学贯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同时又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他用天演论的火种,让国人得到新生。
最具气质的古老书屋
“二梅书屋占地2437平方米,始建于明末,是清代凤池书院山长林星章旧居,这座书屋可是大到‘一屋跨两巷’,我们一般从郎官巷进,从塔巷出。”听到黄老师的介绍,小记者们一边感叹,一边着急进去一探究竟。
“大家注意到大厅正中的插屏门了吗,从插屏上的漆色就可以判断出古厝的朝代。比如二梅书屋的主座大厅插屏为朱红色,可知这是清代建筑风格。而水榭戏台的插屏门为黑色,是因为明朝皇帝姓朱,禁止民间使用朱红色,所以明朝建筑使用的插屏,多为黑色。”随着黄老师的讲解,小记者们还了解了墙壁、门扇、房梁上绘画和雕刻的吉祥寓意:柿子象征着万事如意,佛手瓜象征着福寿延绵,石榴象征着多子多福……这些彩雕和木刻,都寄寓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后大家走进整座宅院的中心部分——二梅书屋所在地。“大家看,这里冬暖夏凉,堪比我们的空调房。”天气炎热,小记者们听到有空调房就跃跃欲试走进洞内,“你们摸摸石壁是不是冰冰的?古时候没有水泥,雪洞是用糯米、红糖、生石灰等材料筑成的。这个雪洞因其顶部有北斗七星状的七个采光孔,故名七星洞。”
“哇,真的凉爽!”“冰冰的,古人真聪明。”“试想,待梅花盛开的时节,打开窗户,让花香盈满整个书房,沏上一杯清茶,捧上一本书细细研读,是多么惬意啊。”
“我来了多次,但从来没有深入巷子当中,也不知道坊巷间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小记者们一边走,一边感叹着,坊巷中这一座座古厝中,竟蕴藏着如此多的神奇瑰宝。他们立誓要传承保护好古厝文化,让这一座座古厝如瑰宝一般散发光芒。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