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临床“黑科技”:3D打印技术让手术更轻松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文明(左三)正在为患者做手术。新华网 肖和勇 摄
新华网福州5月11日电(肖和勇)4月29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大楼手术室,无影灯亮起,一台关节翻修手术正在进行。对主任医师张文明来说,这是个不算太难的手术。
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一名78岁的女性患者。13年前,她在外地医院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近来常感觉关节疼痛。张文明和他的医疗团队诊断后发现,患者的人工关节已松动,伴有严重骨缺损,考虑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这台手术有十来个步骤,张文明和他的团队有过多次临床实践,早已熟稔于心。
但这又是一台颇有技术含量的手术。这名患者的髋骨将被植入一种3D打印的定制垫块以填充骨缺损。这是手术中最关键的步骤,张文明团队为此在术前做足了准备。
这是3D打印技术与临床医学深度融合取得的应用成果。以全髋关节松动伴骨缺损为例,以往医生看诊时,大多是结合CT扫描、经验和想象力来判断患处缺损情况,难度较大。即便是到了手术台上,也常常遇到用于修复的非定制垫块与实际缺损情况不匹配的状况。张文明说,这些客观上的“短板”,常使患者、医生面临“下不了台”的两难境地。
-
“三维重建”后打印出来的髋关节立体模型,可以清晰看出关节缺损情况。缺损部位与3D修复垫块严丝合缝,匹配度很高。新华网 肖和勇 摄
3D打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诊疗方案。据介绍,这项技术可依据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直接打印出患处关节的模型。通过立体模型,医生可直观看出关节内骨缺损的情况。有了这个明朗的诊断,接下来制定诊疗方案就变得高效:医生与工程师只要数次沟通、推演,很快就能确定针对患处的修复垫块——这个修复垫块,最终还需3D打印出来。
3D打印技术实现了“私人定制”,这大大提高了这类手术中所需的垫块的匹配度,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病痛。对医生而言,这项“黑科技”也给他们减负,可以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质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4年开始引入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通过这项技术已成功做了数十例手术。该医院骨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在福建的分中心之一。如今,这种技术已在该医院临床中得到推广应用。
近年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大数据开发、VR应用为重点,在疾病画像、诊疗分析、病例搜索提取等方面不断探索,推动智慧诊疗平台建设取得进步。
-
这是3D打印设备打印出来的微缩版人体骨骼模型。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这是根据3D打印模型做成的钛合金垫块,将植入患者体内。新华网 肖和勇 摄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