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如何引领生态建设?数字峰会解密绿水青山背后这朵“云”
央广网福州5月6日消息(记者陈锐海 张子亚 吕红桥)如何利用大数据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5月6日下午,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分论坛”上,各界人士以“大数据引领生态环境管理转型,助力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进行讨论。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于5月6日至8日在福建福州举行(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会上,福建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张志南表示,要进一步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数字+生态”模式,努力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据张志南介绍,2018年福建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5.95%,连续40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12条主要河流优良水质比例达95.8%,九市一区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97.6%。
他总结了福建“高颜值”发展的经验——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数字福建的融合发展,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环境监管、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深度融合,加快数字生态建设。“特别是我们整合21个部门、126类海量数据,建成全国首个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生态云平台,共享实时全监测,为推进精准治理、精准监管提供坚强支撑。”
据记者了解,早在2016年,我国就印发《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便民化三大目标,为全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规划了路线。
其中,2016年-2018年为基础建设年,主要完成生态环境大数据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和试点示范建设,基本形成大数据采集、管理和应用格局。
“2018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信息化工作在机构建设、资金专用、数据管理和领导机制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通过集中数据、集中人力、集中资金、集中技术、集中管理,聚力打造一张网、一朵云、一套数、一扇门,推进信息技术整合共享。”据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介绍,目前,全国各地正结合当地情况进行数字生态的探索与实践,多省区正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生态环境信息化的基础依然薄弱,各地在数字应用和共享方面做得还不全面、不充分,与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庄国泰强调,要持续推进数字生态这项重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就。
为此,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钦敏提出三点建议。他认为,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数据的汇聚和挖掘,做到心中有数,心里不慌;其次,要有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空间监测数据、网络举报信息等,持续提升环境监测管理信息化水平;第三,要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角度深推环境保护,再通过技术研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
王钦敏说:“在生态文明负重前行、压力巨大的关键期,我们还有不少的难关要过,有不少骨头要啃,所以必须借助新技术开启新动能,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用大数据引领生态环境管理的转型。”
相关新闻
- 【新闻联播】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市开幕(2019-05-06 19:54:28)
-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榕城开幕 百胜中国展示数字力量(2019-05-06 18:42:51)
- 国家网信办发布2018年《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9-05-06 17:19:58)
-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呈现三大特点 较首届规模质量整体提升(2019-05-06 17:19:21)
- 数字福清 开启城市新篇章(2019-05-06 16:58:00)
- 删繁就简、化难为易——数字金融科技何以纾解小微企业融资之困(2019-05-06 16:40:30)
- 探秘数字中国建设新成果:走近前沿科技 感受未来生活(2019-05-06 16:32:07)
- 2019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总决赛7日举行 18支赛队将展开角逐(2019-05-06 16:30:19)
- 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人气爆棚(2019-05-06 16:18:06)
- 长乐着力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区(2019-05-06 16:11:35)
- 5G技术与救援医疗等领域深度融合(2019-05-06 16:05:21)
- 记者观察:峰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2019-05-06 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