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爱明(右一)在村里新修建的公园与村民交谈。记者 池远 摄
福州日报记者 钱嘉宜 通讯员 马宣
“在我们村,老人就是宝啊!”正月里,马尾区琅岐镇星辉村村主任江敬云逢人便夸。而在这些“宝”中,不得不提村老人协会会长江爱明。
2005年,江爱明从镇政府退休后,婉拒了儿子们出国的邀请,只身留在家乡,牵头成立星辉村老人协会,致力于调解村民矛盾、关爱老人、移风易俗、美化乡村。“乡村里,老年人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能把这种影响力转化为正能量。”江爱明说。
三件大事
暖了留守老人心
星辉村常住人口只有千余人,其中有430位留守老人。“做好一个老人的工作,就可以带动七八个人。”江爱明对老人协会发挥作用有自己的心得:老人协会先要暖了老年人的心,才能发挥老年人的作用。为此,每年星辉村老人会都有三件大事要做:拗九节带孩子们给村里的老人送甜粥;重阳节请老人们一起聚餐;春节前,挨家挨户给老人们送年货,给百岁老人送太平面。
“这些活动听着简单,但办起来难。江爱明年纪大了,又没有酬劳,办一场活动从采购到布置安排,他事无巨细,村里人都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村民江典庆说。
目前,星辉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只要象征性地缴纳100元会费,就能享受到老人协会提供的各种福利。老人协会的运转资金除了镇村的补助和会费,剩下的缺口完全由华侨、企业家们捐赠填补。
移风易俗
担当新风宣讲员
2017年,星辉村获评市移风易俗示范村,并在去年入选区级文明村。这与村老人协会致力于树立村规民约,推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不无关系。
去年,在外拼搏多年的华侨江林姆回家操办父亲的身后事,提出让老人风光大葬的想法。江爱明闻讯,第一个赶来,做起了江林姆的思想工作。江爱明说:“曾经大操大办是有面子,现在则不然,乡亲们挣点辛苦钱不容易,要花在刀刃上,而不是用来搞攀比、争面子。”江林姆听了这番话,削减了酒席,将省下的20多万元,捐出一部分用于老人协会的发展。
随着移风易俗活动深入开展,老人协会主动承担起宣传倡导的任务,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出移风易俗村规民约。江爱明不顾年迈,主动请缨,担当起新风宣讲员。现在,村里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已经绝迹,宴席发放红包的金额和范围也大幅缩减。
如今,老人协会被江爱明打造成为乡村建设的前沿阵地,成为村干部征求意见、商讨村级事务的“参谋部”。“我要继续推进老人协会的建设,让村里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江爱明说。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