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迈向“2.0时代”的福建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新推出54项创新举措,其中首创15项,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118.04平方公里的福建自贸试验区,已经是深化改革“试验田”和制度创新“苗圃地”。对标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动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他们献计如何“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提升创新系统集成
自贸试验区从来就不是地方的“自留地”,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而是制度创新的高地。
挂牌三年多来,福建自贸试验区已推出实施300多项创新举措,包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照一码等重大举措,6批136项创新成果由省政府发文在全省复制推广。
列席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认为,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新时代,最核心的任务还是制度创新。
这其中,不能忽视的是创新的系统集成。“从我们的调研来看,有些创新举措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实效,政策间、地区间、部门间壁垒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黄茂兴坦言,这方面要结合福建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企业诉求进一步进行探索。
省政协委员、福建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伍长南也指出,目前自贸试验区一些改革措施不配套、不协调,碎片化问题比较突出。
以行政审批领域改革为例。他建议,要推动关联、相近类别审批事项全链取消、下放或委托,在并联审批系统基础上,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改革,完善投资体制“四个一”改革和“多评一表”“多图一表”服务体系。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被视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省政协委员、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杨展鹏建议,在单一窗口建设中,可将系统接入主体拓宽至银行及人行、外管等监管机构,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为企业提供涵盖海关、检验检疫、账户开立、跨境结算、结售汇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动“互联网+外贸+金融”深度融合。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