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回到连江定海!
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2018海丝寻迹·定海行”采风活动
-
参观定海古城。
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文 通讯员 王锴煌/摄
24日,全国知名水下考古及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领域的3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定海,参加“2018海丝寻迹·定海行”系列活动。定海古城、琉球墓遗址、白礁沉船遗址、海潮寺、福斗寺郑和下西洋祭天遗址……看到熟悉的场景,专家学者们昔日的记忆被重新唤醒。
讲解员:阔别多年,昨日记忆依旧清晰
定海湾是我国最早的水下考古人员实践培训地。24日,参加1990年第一期水下考古人员实践培训的11名队员中,有6名回到了定海。故地重游,唤醒了脑海中的记忆,他们成为了历史最好的讲解员。
下午,“顺风相送定海湾——沉船文物展”在连江县文化馆开展,向公众展示定海湾沉船出水的珍贵文物及介绍中国水下考古的历程。第一期水下考古队员之一的林果接过话筒,成为第一位讲解人。
“上个世纪,定海渔民进行扒壳作业,不少文物分散在他们手中。当时定海小学组织了一场特别的爱国主义活动,发动少先队员,收集了不少文物,为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林果说。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徐海滨是当时的水下摄影师,昨日展示的旧照片大部分出自他手。徐海滨告诉记者,那是他第一次在水下拍摄,当时使用的是胶片,要在水下调整焦距、感光度,还要克服眩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好水况很好,能见度不错,我们潜到水下12米深的地方,每次下潜平均要待上25分钟~30分钟,最长时间能潜到40分钟。”
-
参观定海琉璃墓。
见证者:考古队员相互协作,克服困难
定海的边防哨所旁,是1990年第一期水下考古人员实践培训时的住所。来到这里,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齐欣迫不及待打开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画筒,小心翼翼地取出三张报纸,对应的日期分别是1990年5月24日、1990年5月25日、1990年5月26日。“这是我来之前特意找出来的三篇报道,组成名为《探海记》的系列报道。”从业30多年来,齐欣专注于文化遗产传播,他说这三篇报道是中国最早的水下考古现场报道,也是定海考古最早的现场报道。
“我从没有对一个采访地方投入这么大的热情。”齐欣告诉记者,之所以对定海有如此深刻的感情是因为亲身体会水下考古的艰难。“水下考古危险性很大,但是队员们相互协作,很讲义气,没有出过事故,还成了哥们。”
近期,齐欣计划再出一篇报道,以定海为源,描述一代水下考古人历经艰难,挖掘文化,向前辈致敬,“我希望这次的定海之行能成为一个文化事件,进而成为一种文化资源,源远流长”。
-
在定海古城穿行。
寻迹者:海潮寺内意外发现重要线索
在海潮寺内,供奉着一块摩尼教石,这在南方是很少见的,专家学者都不禁好奇它是如何来到这里的,便寻来寺内的僧人。“这是怎么来的?”“这是我捡来的啊。”话音一落,大家都惊讶得张开嘴巴。“是你捡来的?哪里捡的?远不远?可以带我去看看吗?”福建博物院研究员高健斌马上向僧人提出请求,随后立即动身,寻找教石的出处。
“就是在这附近了。”僧人带领高健斌来到一处废墟,很可惜,这里已经毫无往日印迹,但高健斌依然兴致高昂。他告诉记者,在海潮寺内除了摩尼教石,还有两块石雕“双翼天使”,他们都是古基督教和摩尼教的物品,是由海潮寺的僧人捡回安置在这里的,这证明从前附近曾有过一座独特的宗教建筑。“虽然这次只是看到了一个废墟,但是为日后考古发掘提供了一个重要位置,到时如能发现从前的生活用品,就能判断出建筑的时间和其他信息了。”
-
全体合影。
-
专家学者在福斗寺前留影。
-
重温旧报道。
-
与旧报纸合影。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