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
北海银滩:旅游+生态 解码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
北海银滩游人如织,环卫工人穿行其间,景区井然有序,鲜见垃圾。
福州新闻网10月9日讯(记者 邱陵)素有“天下第一滩”美誉的北海银滩,在粗放型旅游经济风潮带动下,曾一度陷入各色建筑围困海岸的尴尬,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造提升,正日益显露出魅力无穷的妆容,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明路径。
北海银滩是广西的一面金字招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片东西延绵24公里,海滩宽度300—7000米不等的海滩,以“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气清新”六大特点著称,1992年就被列入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
银滩魅力何在?北海银滩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秀海说,这里的沙滩全部由高品位纯净的石英砂历经千万淘洗堆积而成的,其沙子里的二氧化硅量高达98.3%,沙质特别洁白细腻,如珍珠粉一般的细滑,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如银。
记者看到,由于景区免费开放,尽管游人如织,却井然有序,沙滩上鲜见果皮纸屑等垃圾。“海水年平均温度在23.7℃,一年内可以下海游泳的时间长达9个月,空气里面负氧离子含量达5000个/立方厘米,有‘天然氧吧’之称。”赵秀海告诉记者。
不过,景区运营初期也面临发展阵痛。由于国内兴起旅游开发热潮,大批投资商发现商机后纷纷涌入,破坏了生态环境,变得“沙灰黑、水浑浊、有污染”。美丽的北海银滩该何去何从,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亟待破解。
-
游客在刻着“天下第一滩”红字的石头前合影。
2002年,广西自治区政府批准实施银滩改造和建设新规划,同年斥资3亿元对银滩进行一期改造工程,拆除原建在潮间带、影响沙滩自然发育的39栋建筑物,以及围墙、混凝土防浪墙等64处构筑物,恢复银滩中区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改造完善服务设施,绿化、美化景观景点。
在赵秀海看来,这项改造工程是一项功在千秋的民生工程,“银滩在数年间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及沙滩的正常发育,自然生态日益好转。”2009年度中国人居范例奖揭晓,北海银滩改造及生态保护项目榜上有名,成为34个获奖项目之一。
生态保护不是一阵风,必须再接再厉,久久为功。2014年10月1日,自治区政府正式开始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银滩保护条例》,加强了对银滩资源保护的规范化;2016年以来,市政府启动了银滩中区整治工作,拆除了景区周边乱搭乱建的临时建筑,规划设立了小广场,修建了大型停车场,增加了绿化补种,设置了生态围栏。
“我们划定距沙滩300米红线,红线内禁止填海侵占沙滩和红树林,禁止建设非公益性永久建筑。”北海市委书记王乃学表示,该市正在做滨海旅游文章,以银滩改造提升为重点,引进建设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和星级酒店群,延伸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产业层次,争取把旅游打造成北海新的千亿元产业。
目前,作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北海银滩已经启动创5A规划,正进行核心区规划的国际招标,一个激情银滩、活力银滩、时尚银滩、欢乐银滩呼之欲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