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浩荡过东峡
闽江下游入海处,高峡紧锁,古有“东峡”之称,因流经闽安镇,又称闽安峡谷。南宋淳熙《三山志》记述闽江东峡段,便有“出西峡门,合琅琦江,会鼓山之派,经石马、鸡屿洋,抵东峡,二十里入海”及“海潮涨卤至东峡,激淡潮而西”之语句。
金刚腿
螺厣井
闽江浩荡过东峡
峡纳三江
金刚腿横海潮涌
船行四海
琴屿岛耸江流旋
闽江东流经东峡前,古称鸡屿洋,今称马江。马江由乌龙江(西峡江)与白龙江(南台江)交汇而成,南纳上、下洞江,江面辽阔,形如壶腹,烟波浩渺。朱熹曾赞曰:“洋洋三江汇,迢迢众山横。”明代王应山《闽都记》曰:“马江,在江右里。南台、西峡,皆汇于此。江心有巨石如马头,潮平则没,潮退则现,故名。”古时,长乐上、下洞江水面辽阔,与琅琦江连成一片,称太平港,环绕一座大岛——浮峰山。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这里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驻泊地和开洋起点。明弘治版《长乐县志》载:“太平港在县治西半里许,旧名马江。本朝永乐中遣内臣郑和使西洋,海舟皆泊此,因改名。”郑和船队在太平港驻泊候风,等待冬季东北季风吹起,驶出闽安峡谷,进入闽江口,再扬帆出洋,是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长乐发现的郑和《天妃之神灵应记碑》,就有“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的记述。明代谢肇淛《渡马江》诗:“秋水净于拭,扁舟镜里行。月当山罅出,云近海门生。龙睡空江冷,潮归野渡横。棹歌中夜远,渔火不分明。”以及明林世璧《渡马江》诗:“横江渡头云水东,波回白马撼秋风。连山喷雪何如此,总似钱塘八月中。”这些为我们再现了古代马江潮汐涨落时的壮丽景色。
闽江过大屿岛后,便进入东峡,江流开始弯曲北向,略成S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破峡而出。东峡属深切峡谷,长约6.26公里,江面宽400米至600米,水深10米至32米,两岸为雄浑的花岗岩山体,层峦叠嶂,巍峨壮观。在北岸闽安镇临江的一块崖壁上,有“龙门”两个擘窠大字,是古人对东峡天险的传神写照。南宋淳祐辛亥(1251)三月,闽安镇官赵与滂来此赏景,忽然雷鸣海门,风涛骤起,山雨如帘,闽江口美若幻境。他不由感慨万千,欣然在“龙门”旁留刻:“凿出想经神禹手,先登岂待苍鹰知。粘天三级桃源浪,平地一声雷震时。骄阳化霖泽寰海,青云得路到天池……”东峡是闽江淡水与海水相遇处,南岸的闽江胜景——金刚腿是分界点的标志。金刚腿位于岸边峭壁上,花岗岩石条从山麓悬空一直伸到江面,从江中看,形如金刚天王的腿部,膝盖弯曲,脚穿皂靴,靴尖跷起。从岸上看,又像龙脚悬空斜踏江浒,全长26米,是闽江的天然航标。岩上有民国十年(1921)福建省长李厚基所书“金刚腿”,周围还有海军宿将萨镇冰所题“金刚濯足”等摩崖石刻。
东峡两岸近乎南北排列的高大山体,以及闽江口岛礁纵横的独特地形,阻挡了从东海来的狂风与巨浪,让宽阔的马江南部深澳——太平港成为优良的避风港。遥想当年,在飞翔的鸥鸟簇拥下,一支由数百艘船、数万人组成的庞大船队,航行其间,来此候风,是何等的壮观。东峡水道也是福州港与大海的唯一水路,自古船舶往来辐辏。清代林枫《榕城考古略》称其为“省会咽喉,海口第一门户”。《三山志》载,北宋天圣七年(1029),福建路转运司奏:“闽县界有闽安镇,枕居海门,为舟楫往来冲要之地,宜用使臣一员监纳商税,兼沿海县分巡检。”于是,朝廷在此设监镇衙。元为巡检司。明洪武二年(1369)后沿袭。清代更成为重要的军事与经贸关卡,设协台衙门。《闽县乡土志》记曰:“闽安镇设副将一、都司二、守备二、管水师。又厘金海关,为闽省大口,南北帮盐馆总卡亦在焉。”
琴江晨霁
鹤山日耀云门寺
石龙晚晴
螺井月笼白门庙
东峡南岸,石山高峻,横亘长乐航城、猴屿,顶峰称螃蜞山,又叫石龙山,有天池与金狮岩古寺。螃蜞山可俯瞰东峡整条江段,其两翼山势像巨螯面向闽江展开,簇拥着山腰的石龙村。江雾缭绕下的石龙村,如同处于古火山口中。石龙村盆谷里曾藏有重兵,设营寨,称石龙台寨,属闽县管辖,千总一员驻防,外委把总一员协防。清乾隆《福州府志》记载:“石龙台寨,四面环山,与闽安对峙。山下大江,船舶出入,为省会咽喉,有寨,康熙元年造,设烟墩了望,水汛属闽安,陆汛属长福营。”石龙村盆谷的中间有一山涧,劈开山崖,直泄数百米山下的闽江,叫坑口溪。在溪旁乌黑的高崖上,神奇地出现一方形的白色岩壁,从闽江往上看,显得十分耀眼,人称白门岩。白门岩顶有巨石覆其巅,底有扁形小洞隐其下,人需匍匐而进,有灵泉滴沥,洞旁又生一拱形洞,两者横向相通。洞内岩壁造型奇特,似神仙洞府,乡民在此建白门庙,供奉白仙姑与苏护将军。据传,白仙姑叫柏姬。《长乐六里志》记载:“神为元行省柏帖穆尔女。明兵下福州,柏帖穆尔引妻妾登楼,谕以大义,合家同时殉难者七人,女甫十岁,亦与焉。后人怜而祀之。俗称白鸡小姐,乃土音相沿之误。”登白门庙回望马江,气象万千。白门岩邻近的高安村磐石山,有一大片倾斜的崖壁,岩中突现一直径达4米的岩臼,据说为观音所辟,贮满了泉水,叫“螺井”或“螺厣井”。臼中浮起一石即“螺厣”。《长乐六里志》记载:“螺井,在江左里高安磬石窟。井为天然,其井深叵测,传久旱不涸。上有浮石,可指动。”
东峡南岸起始段,旧叫洋屿港,即下洞江与闽江交汇处,因其形状如琴,又叫琴江,江面上有琴屿(大屿)、剑屿。乡人唐以梁《琴江夜月》诗云:“一片清辉月满舟,水天相映夜光浮。耳边似觉琴音奏,韵出空江听水流。”洋屿一带钟灵毓秀,是宋代宰相郑昭先故里,其后山从石龙山蜿蜒而来,如仙鹤临江饮水,故称鹤山。南宋高僧大慧宗杲禅师,号云门,年轻时曾南游,结庵于鹤山,筑室修行。郑昭先之父郑珪舍园林为寺,为纠集云门法系,将院名定为“云门寺”。鹤山上因有美轮美奂的云门寺,又叫云门山。云门山怪石林立,形态各异,镌刻有不少摩崖诗刻,如郑昭先的《狮子岩》:“生出群毛长,英雄跨百尊,爪牙应大用,今且踞高冈。”传为其8岁时所作,足见其少怀壮志。现寺内摆放有郑珪墓的石翁仲。洋屿村前有大、小鲤冈,还有平地起堆的炮山,清初在此设立三江口水师旗营。《琴江志》记载:“雍正六年(1728),福州将军蔡(良)奏请设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三江者,闽江、琴江、乌龙江也。”另在“立营之原始”章节中,又记:“雍正六年,大将军阿(阿尔赛)入觐,钦承上谕:‘尔等旗人宜知水务。’奉命旋闽,乃与总督高(高其倬)会舟溯流,以洋屿去海不远,密迩省城,宜设水师。”嗣后,水师旗营每岁春秋于三江口演习,将军、副都统亲往阅操,以饬武备。乾隆年间,将军魁伦至水师旗营观操,登云门寺观景,心旷神怡,喜吟七律一首曰:“洋屿水操逢九日,云门古寺喜登临。天空海阔开生面,波碧山青惬赏心。大地晴秋明晓旭,满川清飒畅霜林。凭栏留恋怡情处,口号拈来马上吟。”
松门山盘
岸倚寨垒锁江口
闽安港回
山峙炮台镇海门
东峡北岸,属马尾区。山脉从鼓岭、宦溪奔涌而来。山间虬松遍布,奇石磊磊,处处流泉飞瀑,景色迷人。最让人惊叹的是山腰上的“娘娘髻”景观,从江面往上看,只见巨石凌空而立在一座钟形山峰顶部,状如古代仕女的发髻。从顶峰往江面看,“娘娘髻”又变成昂起的“龙头”,与山脊上的石丛串列在一起,如翻腾的石龙,正注目江心中的龙珠状小岛——大屿,有青龙探珠之趣,构成东峡北岸第一美景“龙探闽江戏龙珠”。从红安村开始,江面逐渐缩小,过松门村田螺湾时,山脊突出,两岸紧锁,石崖直插江中如螺尾,是东峡最狭处。在田螺湾下游,江中曾屹立一屿礁,其上雄踞闽江口内唯一水寨——员山水寨。
过员山水寨后,北岸突现一条巨大裂谷,一条清溪从天际而来,萦回在崇山峻岭之中,如银练飞舞,人称龙溪,在闽安镇处汇入闽江。龙溪下游因受潮水顶托,溪谷宽广,志书有“迴港”“迥港”“邢港”等多种称呼。据郑祖庚《闽县乡土志》记载:“廻港,闽安镇后,其源曰龙溪、出江右里、婴台山、天马峰,下过石桥(沈公桥),萦回于盘石山麓,成三十六曲港,纡甚,然亦闽江一支港也。”早在唐代,闽安镇便是水陆交通枢纽,来自闽江口的商旅,亦可从迴港乘船,随潮上溯龙溪,翻越鼓岭牛头寨,走捷径从旱道进入福州城。在迴港深处,有始建于唐景福二年(893)的衡山寺,坐落于虾山之麓,因寺前远山有钟鼓之形而知名,其右翼山峦连绵起伏,如众多钟甬横列并排;左翼山峦有岭相叠,如鼓高架于五限山之上。闽安镇是省城抵御外敌的重要军事屏障。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巡抚都御史刘焘,素有威名,善骑射,亲率死士千余,与数万倭寇决战于此。志载:“焘发三矢,中三酋,应弦而毙。贼大奔溃,赴水死者无算。”清初郑成功攻占闽安镇,清军出奇兵,从鼓山开路破袭郑军。顺治十五年(1658),清廷沿江岸构筑闽安石头城,设南、北岸炮台,以防止郑成功水军重来。康熙五十六年(1717),又在闽安镇两翼高山上造寨城,西有崇新寨,东有登高寨,由总督觉罗满保、巡抚陈瑸、布政使石沙木哈捐葺。
东峡北岸终段有盘石山,今称棋盘山。明正德《福州府志》记载:“盘石山,顶高十余丈。一石顿其上,如棋盘然。天欲雨则云出,迴港飞绕,其下港水出衡山麓溪,曲折三十六湾,合流于闽江。口有石桥,每风恬浪静,垂纶举网者旁舞其上。”棋盘山上不仅有棋盘,两侧还有两块巨石,如仙人吕洞宾与铁拐李在弈棋。还有石门岩,山道从中穿过,门柱如棒槌。棋盘山北边是乌猪岩景区,山脉从五限山蜿蜒而来,祖山之巅是牛项村著名的张真君殿与齐天崖洞,以及“鹦哥瞧玉瓶”石景。棋盘山有一条山脊,向闽安镇方向内旋兜住港道,形成郑爷鼻港,是泊船避风的良港。棋盘山顺江而去的另一条山脊,耸起一座山头,是登高寨旧址,可以极目闽江口,岛山交锁,水天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