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秋你“摆塔”吗
-
福州大饭店大堂重现摆塔习俗。
福州新闻网9月18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文 石美祥/摄)“摆塔”是福州特有的中秋习俗。1999年以来,每年中秋,福州大饭店的大堂都会重现这一习俗。今年,这塔又摆起来了。
昨日,记者在福州大饭店看到,大堂内搭着三层桌,最高层摆着陶瓷、泥塑的宝塔;第二层两侧放着白塔、乌塔,中间是七仙女和福禄寿;底层则摆放形态各异的百余种泥人或陶瓷人,涉及历史、戏剧人物等。整个场景看着特别热闹和喜庆。
福州大饭店之所以会在中秋“摆塔”,源于已逝的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据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这一习俗逐渐变淡,甚至一度消失。1999年,在方炳桂的提议和协助下,福州大饭店再现中秋“摆塔”习俗,并一直延续下来,每年农历八月初开始“摆塔”,八月底收起来。
“方老在世时,店里的塔都是他亲自摆的。”福州大饭店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塔”,大多是方老带着饭店员工去旧货市场淘来的,这些泥人、陶瓷人各有各的典故。
“每年摆放后,这些小玩意总有磕碰、损坏,比如这八仙过海的泥塑,只剩下4个人。现在这些小玩意越来越难淘到了。”该负责人说,为此,有的东西他们只能自己动手做,比如桌面两侧白塔和乌塔,是饭店的美工用泡沫制作的。今年,为了体现福州特色,他们还把茉莉花摆上了桌。
相关链接:摆塔
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奉命来闽抗倭,连打几场大胜仗,其中一场正逢中秋节。百姓们为庆祝胜利,把家里珍藏的古玩等在厅堂摆成古塔的造型,故称“摆塔”。
富裕人家除了会摆出铜、瓷以及珍珠宝塔外,还会拿出古玩、珍藏来摆。一般百姓会在洋头口的土人囝(小泥人)店买一些小玩意,摆成各种各样的套路或微型景观,供人观赏。穷人家的孩子则会把平时的玻璃瓶等收集起来,一旦听到小贩“瓶囝换人囝”的叫喊声,便用那些物品换得摆塔的小玩意。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